一种清洗机喷淋臂的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9041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洗机喷淋臂的安装方法,装配时:(1)将喷淋臂的进水口朝上放置,将第二连接件套置在进水套的外周并自由下落;(2)将第一连接件套置在进水套外周并向下移动利用第一限位组件将第一连接件与进水套锁紧连接;(3)将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喷淋臂组合成的整体置于水泵上方,进水口朝下,转动第二连接件利用第二限位组件将其锁紧在水泵上;装配完毕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端面与第二连接件的内顶壁之间构成所述的配合面,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端面对应出水套的顶部布置。由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采用上下方向上相互抵压转动配合的配合面,相较于现有的卡环配合方式,力的配合面大而平稳,有利于提高喷淋臂的转动稳定性。转动稳定性。转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洗机喷淋臂的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洗碗机
,具体指一种清洗机喷淋臂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应用开放式水流系统的洗碗机中,喷臂一般与导流座卡接配合固定在水槽的底部。由于喷淋臂的进水口处需要跟导流座顶部转动配合,配合处存在缝隙,并且喷淋臂进水口内侧区域在汲水过程中会产生正压力,容易在喷淋臂与导流座顶部的配合缝隙处发生泄水,而影响洗碗机的能效及水效。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的在先申请CN202221176060.5《开放式水泵喷淋臂的安装结构及清洗机》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包括导流座、喷淋臂及叶轮,所述导流座具有竖向布置的导流套,所述喷淋臂能转动地约束在导流座顶部且底壁上开有对应导流套上端口的进水口,所述喷淋臂的底壁上设置有沿进水口向下延伸的引流套,该引流套能转动地插置在所述导流套的上部中;所述叶轮上部为能转动地位于喷淋臂中的离心叶轮、下部为能转动地位于导流套中的轴流叶轮,所述离心叶轮与轴流叶轮的衔接处对应进水口边缘布置。
[0004]将装配间隙下移至对应轴流叶轮的下部布置,由于在汲水过程中,离心叶轮处为高压区、轴流叶轮特别是轴流叶轮下部处为低压区,从而可以避免高水压使水流经装配间隙而外泄,同时由于装配间隙位于水位之下,也避免了经装配间隙吸入气体的问题,进而提高了清洗机能效、确保水流系统稳定运行。但是,由于对喷淋臂进行上下及周向限位的卡环仍旧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卡环结构,其与喷淋臂之间通过简单的卡扣配合,转动配合面小,存在喷淋臂转动不稳定的问题;同时,装配间隙虽然下移,但当水压较大时,仍旧会存在部分泄水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提高喷淋臂的转动稳定性、减少泄流流量的清洗机喷淋臂的安装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清洗机喷淋臂的安装方法,包括设于清洗机中的水泵及喷淋臂,所以水泵的顶壁上开有出水口及围绕该出水口向上延伸的出水套,所述喷淋臂的底壁开有进水口及围绕该进水口向下延伸并插置在出水套中的进水套,所述喷淋臂通过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能转动地约束在水泵上;所述第一连接件套置在进水套的外周且二者同步转动,所述第二连接件套置在第一连接件的外周且二者形成上下抵压并能转动配合的配合面,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的锁紧在水泵上;
[0008]装配时:
[0009](1)将喷淋臂的进水口朝上放置,将第二连接件套置在进水套的外周并自由下落;
[0010](2)将第一连接件套置在进水套外周并向下移动利用第一限位组件将第一连接件
与进水套锁紧连接;
[0011](3)将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喷淋臂组合成的整体置于水泵上方,进水口朝下,转动第二连接件利用第二限位组件将其锁紧在水泵上;
[0012]装配完毕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端面与第二连接件的内顶壁之间构成所述的配合面,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端面对应出水套的顶部布置。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顶壁及自该顶壁边缘向下延伸的环壁,所述的第二限位组件设于环壁内侧与水泵顶壁之间,装配完毕状态下,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顶壁、环壁与水泵顶壁之间共同围合出将出水套、进水套包围其中的包围腔。利用第二连接件形成将喷淋臂的转动配合结构包围其中的包围腔,一方面避免残渣滞留在装配间隙中而影响喷淋臂的转动稳定性,另一方面,将喷淋臂泄流约束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腔体中,该腔体中压力相对稳定,受洗涤腔影响小,有利于减小泄流流量,降低水流能量损失,维持较高的喷射扬程及水压。
[0014]优选地,所述进水套与出水套之间形成能转动配合的装配间隙,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表面对应出水套的顶部边缘布置且构成装配间隙的泄流封堵面。采用这样的结构,在泄流出口处对齐进行动态封堵,有利于与上述包围腔共同作用,进一步减小泄流流量,实际上,采用上述双重泄流保护之后,能实现装配间隙处在充满水的情况下,基本不发生泄流,而装配间隙中充满的水一方面起到密封作用,另一方面,起到转动润滑作用,以在满足小流量损失的基础上,提高喷淋臂的转动稳定性。
[0015]优选地,所述进水套的外周壁上突出有能与出水套的内壁转动配合的第一支撑筋。该结构能减小进水套与出水套之间的转动配合面积,减小摩擦,提高喷淋臂转动顺畅性。
[0016]优选地,所述出水套内侧的喷淋臂顶壁构成用于对进水套的下行动作进行约束的台阶。
[0017]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顶壁的中央部位开有供进水套穿过的装配口,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顶壁设置有自该装配口边缘向下延伸的装配圈,该装配圈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端面转动配合形成所述的配合面。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形成大面积转动配合面的基础上,消除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之间可能发生的转动干涉,以确保二者相对转动顺畅。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周壁上设置有竖向向上延伸的第二支撑筋,该第二支撑筋的外侧贴近装配圈的内壁布置、内侧与进水套的外壁间隔布置。该结构可对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进行径向限位,提高二者之间的转动稳定性。
[0019]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上下衔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直径小于第二部分的直径,所述第一部分的上表面靠近喷淋臂的下表面布置,所述第一部分的上表面凸设有沿进水套外围布置的环形筋。由于清洗过程中,喷淋臂在水的冲击力下可能会发生上下浮动,上述结构可在喷淋臂下浮而与第二连接件接触时,为喷淋臂提供支撑而减小二者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摩擦,提高喷淋臂的转动顺畅性,且环形筋的结构,在周向上给予喷淋臂以平衡力,有利于喷淋臂及时调整转动轨迹、保持平稳。
[0020]优选地,所述进水套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呈L状结构的限位筋,相应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侧壁上开有供该限位筋自上而下卡置其中并随进水套周向转动而形成限位的限位
槽。所述限位筋的竖向部分在径向上的宽度小于横向部分在径向上的宽度,所述限位槽也为L形结构,该L形结构的竖向部分在周向上的宽度能供限位筋自上而下卡入其中,该L形结构的横向部分沿第一连接件径向贯穿而供限位筋的横向部分卡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壁上在对应L形结构的横向部分端部处形成有凹陷的用于卡置限位筋竖向部分的缺口。采用上述结构,在装配时,进水套自上而下插入第一连接件中,限位筋对齐L形结构的竖向部分进入限位槽中,然后转动第一连接件,将限位筋的横向部分滑入限位槽的横向部分中,限位筋的竖向部分卡入缺口中即可,该锁紧方向与喷淋臂的转动方向保持一致,从而保持在喷淋臂转动中不会发生松脱,提高进水套与第一连接件之间的锁紧可靠性。
[002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摩擦系数小于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耐磨性能大于第一连接件。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采用PP

TD20材料制作,所述第二连接件采用POM材料制作。采用上述方式,可保持大的、低摩擦系数的配合面,从而提高喷淋臂的转动稳定性及顺畅性。
[0022]与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洗机喷淋臂的安装方法,包括设于清洗机中的水泵(1)及喷淋臂(2),所以水泵(1)的顶壁(41)上开有出水口(11)及围绕该出水口(11)向上延伸的出水套(12),所述喷淋臂(2)的底壁开有进水口(21)及围绕该进水口(21)向下延伸并插置在出水套(12)中的进水套(22),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臂(2)通过第一连接件(3)及第二连接件(4)能转动地约束在水泵(1)上;所述第一连接件(3)套置在进水套(22)的外周且二者同步转动,所述第二连接件(4)套置在第一连接件(3)的外周且二者形成上下抵压并能转动配合的配合面(100),所述第二连接件(4)可拆卸的锁紧在水泵(1)上;装配时:(1)将喷淋臂(2)的进水口(21)朝上放置,将第二连接件(4)套置在进水套(22)的外周并自由下落;(2)将第一连接件(3)套置在进水套(22)外周并向下移动利用第一限位组件将第一连接件(3)与进水套(22)锁紧连接;(3)将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4)、喷淋臂(2)组合成的整体置于水泵(1)上方,进水口(21)朝下,转动第二连接件(4)利用第二限位组件将其锁紧在水泵(1)上;装配完毕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上端面与第二连接件(4)的内顶壁(41)之间构成所述的配合面(100),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下端面对应出水套(12)的顶部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机喷淋臂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4)包括顶壁(41)及自该顶壁(41)边缘向下延伸的环壁(42),所述的第二限位组件设于环壁(42)内侧与水泵(1)顶壁之间,装配完毕状态下,所述第二连接件(4)的顶壁(41)、环壁(42)与水泵(1)顶壁之间共同围合出将出水套(12)、进水套(22)包围其中的包围腔(2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机喷淋臂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套(22)与出水套(12)之间形成能转动配合的装配间隙(300),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下表面对应出水套(12)的顶部边缘布置且构成装配间隙(300)的泄流封堵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洗机喷淋臂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套(22)的外周壁上突出有能与出水套(12)的内壁转动配合的第一支撑筋(22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洗机喷淋臂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套(12)内侧的喷淋臂(2)顶壁(41)构成用于对进水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昌海韩健健施郑赞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