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片式服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8875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刀片式服务器,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包括:背板模组设置在机箱的容置空间中间,背板模组上设置有背板连接器;风扇模组设置在容置空间的后端;刀片组设置在容置空间的前端,刀片组设置有刀片连接器,背板连接器与刀片连接器互插,CPU刀片为多个竖向堆叠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的中部,电源刀片为多个横向堆叠排列设置在所述CPU刀片一侧,网密刀片设置在CPU刀片的另一侧,采用正交布局的排列方式。解决刀片式服务器内部设置空间利用率低,且对于用户服务器配置更换需求的适应度差的问题,达到紧凑密集空间内实现可插拔,灵活部署和检修的刀片式服务器架构,可实际使用需求更改服务器配置,灵活度高的效果。灵活度高的效果。灵活度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刀片式服务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服务器
,尤其涉及一种刀片式服务器。

技术介绍

[0002]刀片服务器是在标准高度的机架式机箱内可插装多个卡式的服务器单元,是一种实现HAHD(High Availability High Density,高可用高密度)的低成本服务器平台,为特殊应用行业和高密度计算环境专门设计,刀片服务器就像“刀片”一样,每一块“刀片”实际上就是一块系统主板。现有的刀片式服务器将各个刀片并排堆叠设置在机箱中,造成了空间利用率低,机箱为了应和多刀片的尺寸要求外观体积大,同时内部配置通常进行固定连接,若进行配置更换时,拆卸麻烦,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0003]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下以下问题:刀片式服务器内部设置空间利用率低;对于用户服务器配置更换需求的适应度差;密集堆叠下的服务器散热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刀片式服务器,用以解决刀片式服务器内部设置空间利用率低,且对于用户服务器配置更换需求的适应度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紧凑密集空间内实现可插拔,灵活部署和检修的刀片式服务器架构,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更改服务器配置,灵活度高的技术效果。
[0005]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刀片式服务器,机箱,所述机箱具有一容置空间;背板模组,所述背板模组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的中间,所述背板模组上设置有背板连接器;风扇模组,所述风扇模组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的后端;刀片组,所述刀片组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的前端,所述刀片组设置有刀片连接器,所述背板连接器与所述刀片连接器互插,其中,所述刀片组包括CPU刀片、电源刀片、网密刀片,所述CPU刀片为多个竖向堆叠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的中部,所述电源刀片为多个横向堆叠排列设置在所述CPU刀片一侧,所述网密刀片设置在所述CPU刀片的另一侧,采用正交布局的排列方式。
[0006]优选的,所述背板模组包括:系统背板;电源背板,所述系统背板与所述电源背板连接;背板支架,所述系统背板、所述电源背板分别固定于所述背板支架上;其中,所述背板模组为一个独立模块插入所述机箱的中间。
[0007]优选的,所述刀片式服务器还包括:风扇模组插槽,所述风扇模组插槽设置在所述机箱的后端,其中,所述风扇模组插槽为多个,每个风扇模组插槽之间通过系统风扇隔板分开。
[0008]优选的,所述风扇模组插槽为三个,与三个系统风扇模组相匹配,其中,所述三个系统风扇模组与CPU刀片、电源刀片、网密刀片一一对应。
[0009]优选的,所述风扇模组包括:系统风扇;第二系统风扇连接器,所述第二系统风扇连接器与所述系统风扇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系统风扇连接器与所述系统背板上设置的第一风扇连接器对准;风扇笼子,所述风扇笼子包括第一风扇笼子、第二风扇笼子,所述系统
风扇连接器固定于所述第一风扇笼子外表面;风扇拉钉,所述风扇模组通过所述风扇拉钉与所述第一风扇笼子、第二风扇笼子固定;把手,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风扇模组的出风口一面,所述把手与所述第二风扇笼子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刀片组还包括:刀片助拔器,所述刀片助拔器设置在所述刀片组中每个刀片的前部。
[0011]优选的,所述CPU刀片为融合/智算刀片,包括融合刀片、智算刀片两种规格,其中,所述融合/智算刀片底层空间为主板、主板上部剩余空间包括前部硬件扩展区和后部主板散热器,所述硬件扩展区具有一扩展硬件插槽。
[0012]优选的,所述扩展硬件插槽与AI卡模块、U.2硬盘相匹配。
[0013]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4]通过刀片的十字正交排列架构和风扇模组、背板模组的模块化设计,达到了紧凑密集空间内实现可插拔,灵活部署和检修的刀片式服务器架构,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更改服务器配置,灵活度高的技术效果。
[0015]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刀片式服务器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刀片式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机箱后端示意图;
[0020]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机箱正面示意图;
[0021]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机箱侧面示意图;
[0022]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机箱结构俯视图;
[0023]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背板模组的拆分示意图;
[0024]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刀片插拔原理的剖面示意图;
[0025]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刀片插拔原理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风扇模组的拆分示意图;
[0027]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风扇模组关闭状态示意图;
[0028]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风扇模组打开状态示意图;
[0029]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风扇模组的示意图;
[0030]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风扇模组的侧视图;
[0031]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融合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融合刀片的分解示意图;
[0033]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智算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智算刀片分解示意图;
[0035]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源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源刀片的剖面示意图;
[0037]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网密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网密刀片剖面示意图;
[0039]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整机散热布局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整机散热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硬件系统堆叠的前视图;
[0042]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硬件系统堆叠的后视图。
[0043]附图标记:机箱1,CPU刀片2,电源刀片3,网密刀片4,背板模组5,风扇模组6,机箱左侧板111,机箱右侧板112,机箱底板113,机箱左隔板114,机箱右隔板115,机箱前上盖116,机箱后上盖117,机箱把手118,融合/智算刀片插槽121,电源刀片插槽122,网密刀片插槽123,融合/智算刀片供电连接器124,融合/智算刀片信号连接器125,电源刀片连接器126,导向PIN127,导向座128,机箱卡槽129,电源背板51,系统背板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刀片式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式服务器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具有一容置空间;背板模组,所述背板模组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的中间,所述背板模组上设置有背板连接器;风扇模组,所述风扇模组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的后端;刀片组,所述刀片组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的前端,所述刀片组设置有刀片连接器,所述背板连接器与所述刀片连接器互插,其中,所述刀片组包括CPU刀片、电源刀片、网密刀片,所述CPU刀片为多个竖向堆叠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的中部,所述电源刀片为多个横向堆叠排列设置在所述CPU刀片一侧,所述网密刀片设置在所述CPU刀片的另一侧,采用正交布局的排列方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片式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模组包括:系统背板;电源背板,所述系统背板与所述电源背板连接;背板支架,所述系统背板、所述电源背板分别固定于所述背板支架上;其中,所述背板模组为一个独立模块插入所述机箱的中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片式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式服务器还包括:风扇模组插槽,所述风扇模组插槽设置在所述机箱的后端,其中,所述风扇模组插槽为多个,每个风扇模组插槽之间通过系统风扇隔板分开。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刀片式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模组插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晓岩谢元睿迟晓博李林科杨明盛陈伟窦科鳞叶剑文彭修春万斌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长风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