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地废旧滴灌管带捡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8676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地废旧滴灌管带捡拾器,该捡拾器包括机架,该机架包括前端的推手把柄、后端的从动套筒,所述机架中部固定在主动轴上,主动轴两端安装行驶轮,该主动轴上套设主动套筒,该主动套筒焊接在一行驶轮轴心处,且该主动套筒上固定有一主动齿轮;从动套筒内套入从动轴,从动轴两端安装缠绕轮,且从动轴上固定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缠绕轮上均布缠绕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轻便灵活、价格低廉、捡拾废旧滴灌管带效率高,可由人工进行驱动操作,低碳环保,环境友好。境友好。境友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地废旧滴灌管带捡拾器


[0001]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地废旧滴灌管带捡拾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节水农业的发展,滴管技术在西北地区农地广泛应用。首先,滴管可大幅提高作物产量,滴灌技术可以为作物规律生长提供适量的供水和供肥,把最好的水分、养料、通气环境传输到土壤根处,促进作物的良性生长,而且,使用滴灌时一般处于湿度最小的时候,可以将作物受到病虫害的影响降到最低;其次,滴管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滴灌技术的节水能力一般能达到节水的60%以上;滴灌技术水分吸收如此之高是由于在输水过程中避免了水的损失和渗漏,在地表的部分始终保持湿润,也减少了地表水分的蒸发;最后,滴管有效提升了供肥利用率,不需要复杂的操作就可以达到节约肥料和多次施肥的目的,而且施肥过程基本能保证直接到达作物的根部,使土壤的养分均衡覆盖到作物上。
[0003]然而,随着滴管技术的普及应用范围逐年扩大,废旧滴灌带的回收也成为农田整地的一个繁重任务。以往农民群众多用手捡拾废旧滴灌带,费时费力费工,增加了农田作业的劳动力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提高废旧滴灌带捡拾的速度,减轻劳动强度,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地废旧滴灌管带捡拾器。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农地废旧滴灌管带捡拾器,该捡拾器包括机架,该机架包括前端的推手把柄、后端的从动套筒,所述机架中部固定在主动轴上,主动轴两端安装行驶轮,该主动轴上套设主动套筒,该主动套筒焊接在一行驶轮轴心处,且该主动套筒上固定有一主动齿轮;/>[0006]所述从动套筒内套入从动轴,从动轴两端安装缠绕轮,且从动轴上固定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所述缠绕轮上均布缠绕架。
[0007]优选地,所述机架包括推架、三角架,三角架的三个顶点分别焊接在推架、主动轴以及从动套筒上,所述推架前端焊接在主动轴上、后端设为所述推手把柄。
[0008]优选地,所述缠绕架包括滑动套筒、支撑杆与缠绕杆;其中,所述缠绕杆两端分别铰接支撑杆一端、缠绕轮上,所述支撑杆另一端铰接在滑动套筒上,所述滑动套筒套设在从动轴上。
[0009]优选地,所述缠绕轮上均布若干稳定架,其中,所述缠绕架、稳定架以间隔方式分布。
[0010]优选地,所述稳定架两端分别固定在缠绕轮、从动轴端部,其中,所述滑动套筒位于缠绕轮中心、从动轴端部之间,以沿从动轴的该部分轴体滑动。
[0011]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具有轻便灵活,价格低廉的特点,可提高废旧滴灌带的捡拾效率;
[0013](2)跟已有机器驱动废旧滴灌带捡拾器相比,本装置由纯人力驱动,可最大程度降低对农田的扰动,减少灰尘污染,低碳环保,环境友好;
[0014](3)本技术行走轮、机架、缠绕器等可从废旧自行车上直接取材,实现了废物再利用的目标,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农地废旧滴灌管带捡拾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所示农地废旧滴灌管带捡拾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1所示农地废旧滴灌管带捡拾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如图1~3所示,其中,图1是本技术农地废旧滴灌管带捡拾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农地废旧滴灌管带捡拾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农地废旧滴灌管带捡拾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0]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农地废旧滴灌管带捡拾器,该捡拾器包括机架,该机架包括前端的推手把柄1、后端的从动套筒2,所述机架中部固定在主动轴3上,主动轴3两端安装行驶轮4,该主动轴3上套设主动套筒5,该主动套筒5焊接在一行驶轮4轴心处,且该主动套筒5上固定有一主动齿轮6;所述从动套筒2内套入从动轴7,从动轴7两端安装缠绕轮8,且从动轴7上固定从动齿轮9;所述主动齿轮6、从动齿轮9之间通过链条10传动;所述缠绕轮8上均布缠绕架11。
[002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机架包括推架12、三角架13,三角架13的三个顶点分别焊接在推架12、主动轴3以及从动套筒2上,所述推架12前端焊接在主动轴3上、后端设为所述推手把柄1。容易理解的是,三角架13所形成的平面应当垂直主动轴3、从动轴7,主动轴3、从动轴7呈平行关系。该支架结构简约、牢固,更重要的是,该支架以及主动齿轮6、从动齿轮9链条10、行驶轮4均可以直接从废弃自行车上取材即可,不需要额外的改造,有效的节省了本技术装置的制作成本。
[002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两行驶轮4应当位于两缠绕轮8之间以利于缠绕轮8对废旧滴灌管带的捡拾回收操作,此外,容易理解的是,行驶轮4在行驶过程中,缠绕轮8应当处于悬空的状态,从结构上来说,可以通过下压推手把柄1、以行驶轮4为支点,以达到缠绕轮8悬空的目的,因此,三角架13应当呈倒三角方式设置。
[0023]缠绕架11的作用在于将废旧滴灌管带进行缠绕,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缠绕架11包括滑动套筒11

1、支撑杆11

2与缠绕杆11

3;其中,所述缠绕杆两端分别铰接支撑杆一端、缠绕轮8上,所述支撑杆另一端铰接在滑动套筒上,所述滑动套筒套设在从动轴7上。其中,滑动套筒在从动轴7端部附件可以滑动,滑动套筒在移动最靠近从动轴7端部位置时,支撑杆呈竖直状态、缠绕杆呈水平且与从动轴7平行的状态,此时可用于废旧滴灌管的缠绕操作;在滑动套筒在远离从动轴7端部方向移动后,支撑杆、缠绕杆均呈
倾斜状态,此时可用于废旧滴灌管的取下操作。
[002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为避免缠绕轮8受力过重后出现不稳定的情况,所述缠绕轮8上均布若干稳定架14,其中,所述缠绕架11、稳定架14以间隔方式分布。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稳定架14两端分别固定在缠绕轮8、从动轴7端部,更具体的,稳定架1414包括横杆和竖杆,横杆平行从动轴7且一端固定在缠绕轮8上,竖杆垂直从动轴7且一端固定在从动轴7端部。其中,所述滑动套筒位于缠绕轮8中心、从动轴7端部之间,以沿从动轴7的该部分轴体滑动。此外,滑动套筒在移动最靠近从动轴7端部位置时,缠绕杆应当与稳定架14横杆平行,且缠绕杆的行走圆半径不小于或略大于稳定架14横杆的行走圆半径。
[0025]在本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操作员将捡拾器的行走轮置于土垄上,将滑动套筒移动最靠近从动轴7端部位置,以使支撑杆呈竖直状态、缠绕杆呈水平且与从动轴7平行的状态,将土垄两侧的废旧滴灌管端部按正确时针方向手动缠绕在缠绕架11上,下压推手把柄1使缠绕轮8悬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地废旧滴灌管带捡拾器,其特征在于,该捡拾器包括机架,该机架包括前端的推手把柄、后端的从动套筒,所述机架中部固定在主动轴上,主动轴两端安装行驶轮,该主动轴上套设主动套筒,该主动套筒焊接在一行驶轮轴心处,且该主动套筒上固定有一主动齿轮;所述从动套筒内套入从动轴,从动轴两端安装缠绕轮,且从动轴上固定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所述缠绕轮上均布缠绕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地废旧滴灌管带捡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推架、三角架,三角架的三个顶点分别焊接在推架、主动轴以及从动套筒上,所述推架前端焊接在主动轴上、后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高兴赵鹏徐先英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