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R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846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VR设备,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部的光学模组,眼动模组及显示模组;光学模组包括镜筒以及位于镜筒内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眼动模组位于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眼动模组设置有出光单元和接收单元,出光单元出射检测光线至人眼后发生反射,反射后的检测光线穿过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像侧面后,在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发生反射后入射至接收单元;显示模组位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一侧,显示模组用于显示图像。保证VR设备的整体结构美观度,降低制备成本,同时提高成像质量,保证用户使用的体验感。用户使用的体验感。用户使用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R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虚拟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VR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虚拟现实设备(Virtuai reaiity,VR)被广大用户使用,一些游戏、观影等领域,都使用虚拟现实设备进行真实场景模拟,带来很好的体验效果。
[0003]为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通常在虚拟现实设备中设置眼动追踪模组,眼动追踪是当人类的眼球移动时,可以对其进行跟踪,了解它的移动轨迹,让计算机设备了解操作者正在看向哪里。其在虚拟现实设备中的自动对焦技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0004]但现有的虚拟现实设备中眼动追踪模组通常设置在虚拟显示设备的壳体外侧,使得整体结构局部突出,使得整体结构不对称,影响眼球追踪的精度,同时增加制造成本和产品整体的美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VR设备,保证VR设备的整体结构美观度,降低制备成本,同时提高成像质量,保证用户使用的体验感。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VR设备,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光学模组,眼动模组及显示模组;
[0007]所述光学模组包括镜筒以及位于所述镜筒内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
[0008]所述眼动模组位于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所述眼动模组设置有出光单元和接收单元,所述出光单元出射检测光线至人眼后发生反射,反射后的所述检测光线穿过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像侧面后,在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发生反射后入射至所述接收单元;
[0009]所述显示模组位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一侧,所述显示模组用于显示图像。
[0010]可选的,所述VR设备还包括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并与所述镜筒连接,所述调节单元用于带动镜筒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间距。
[0011]可选的,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L2,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L4,其中,FL2>0,FL4<0。
[0012]可选的,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2,其中,157.5≤R2≤318.5。
[0013]可选的,所述第四透镜的折射率为Nd,阿贝数为Vd,其中,Nd>1.6,Vd<30。
[0014]可选的,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设置有红外光反射膜和可见光抗反射膜,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设置有半透半反膜。
[0015]可选的,所述光学模组中还包括光学偏光转换膜,所述光学偏光转换膜设置在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之间。
[0016]可选的,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光轴中心至像面的距离为TTL,其中,19mm≤TTL≤32mm。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L1,所述光学模组的有效焦距为EFL,其中,43.5mm≤FL1≤81.2mm,0.37<EFL/FL1<0.41。
[0018]可选的,所述光学模组的视场角为FOV,其中,FOV≥90
°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VR设备,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部的光学模组,眼动模组及显示模组;光学模组包括镜筒以及位于镜筒内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眼动模组位于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眼动模组设置有出光单元和接收单元,出光单元出射检测光线至人眼后发生反射,反射后的检测光线穿过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像侧面后,在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发生反射后入射至接收单元;显示模组位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一侧,显示模组用于显示图像。改变眼动模组的设置位置,保证VR设备的整体结构美观度,降低制备成本,同时通过眼动模组采集人眼的变化,配合光学模组中各透镜的参数性能,提高成像质量,保证用户使用的体验感。
[0020]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R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R设备的光路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眼动模组的光路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R设备的垂轴色差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R设备的场曲畸变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R设备在屈光度为0D时的MTF vs Field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R设备在屈光度为0D时的MTF图;
[0029]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R设备在屈光度为

3D时的MTF图;
[0030]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R设备在屈光度为

6D时的MTF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
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3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R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R设备的光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眼动模组的光路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VR设备100包括:壳体101,以及位于壳体101内部的光学模组102,眼动模组103及显示模组104;光学模组102包括镜筒105以及位于镜筒105内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106、第二透镜107、第三透镜108和第四透镜109;眼动模组103位于第一透镜106与第二透镜107之间;眼动模组103设置有出光单元110和接收单元111,出光单元110出射检测光线至人眼10后发生反射,反射后的检测光线穿过第一透镜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R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光学模组,眼动模组及显示模组;所述光学模组包括镜筒以及位于所述镜筒内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所述眼动模组位于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所述眼动模组设置有出光单元和接收单元,所述出光单元出射检测光线至人眼后发生反射,反射后的所述检测光线穿过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像侧面后,在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发生反射后入射至所述接收单元;所述显示模组位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一侧,所述显示模组用于显示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R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VR设备还包括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并与所述镜筒连接,所述调节单元用于带动镜筒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R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L2,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L4,其中,FL2>0,FL4<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R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怡纬刘鹰张宗凯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立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