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显辉专利>正文

污水混凝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845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24
一种污水混凝沉淀池,包括沉淀池体,所述的沉淀池体安装设置在混凝土基础上,所述的沉淀池体的横截面呈圆形,沉淀池体从上往下分为大圆筒身段、喇叭形圆筒身段和小圆筒身段,沉淀池体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排泥口,排泥口上安装有排污阀,排泥口上方的沉淀池内设置有环形布水管,环形布水管上设置有多个布水孔,沉淀池体的上端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上安装有管道混合器,管道混合器上连接有注药口管,进水管从沉淀池体的上端伸入到沉淀池的内下方并与环形布水管连通,大圆筒身段的沉淀池内设置有斜管沉淀区,斜管沉淀区上方的沉淀池体设置有出水口。本污水混凝沉淀池结构紧凑、占地少、投资省,操作方便,处理污水悬浮物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稳定。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混凝沉淀池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的
,具体是一种污水混凝沉淀池。

技术介绍

[0002]酒精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料产业,酒精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工业、日化、医药卫生等领域。目前我国酒精生产的原料主要是玉米、薯类、水稻等淀粉质原料。以木薯为原料制备酒精时,由于木薯中淀粉糖化生成葡萄糖,酒精废水是高浓度有机水,其污染物主要包括:悬浮在废水中的固不溶物、油脂、淀粉、胶;溶解在水中的糖、酸、碱、盐等,温度高达100℃,悬浮物含量高,外观混浊、色度高、易腐败。对酒精废水的前处理方法约两种:一种是全糟发酵,发酵周期长、设备庞大、设备维修率高、一次性投资高;另一种是固液分离后,清液发酵。
[0003]经研究发现,在酒精废水固液分离后得到的清液中,还会含有悬浮物等杂质,如果直接采用清液输送至厌氧反应器进行厌氧发酵,易造成进水系统堵塞,清理极为麻烦,且反应器内常有结晶和泥沙沉积的情况发生,减少了反应器的池容,设备运行稳定性差,从而也影响后续水处理效果,不能长时间保证达标排放。为了保证酒精厂污水处理工况的稳定性,需要对酒精废水固液分离后得到的清液进行沉淀过滤后,再输送去发酵处理,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适合酒精厂使用的污水沉淀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混凝沉淀池,本污水混凝沉淀池结构紧凑、占地少、投资省,操作方便,处理污水悬浮物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适用于酒精厂的污水沉淀处理。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污水混凝沉淀池,包括沉淀池体,所述的沉淀池体安装设置在混凝土基础上,所述的沉淀池体的横截面呈圆形,沉淀池体从上往下分为大圆筒身段、喇叭形圆筒身段和小圆筒身段,沉淀池体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排泥口,排泥口上安装有排污阀,排泥口上方的沉淀池内设置有环形布水管,环形布水管上设置有多个布水孔,沉淀池体的上端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上安装有管道混合器,管道混合器上连接有注药口管,注药口管通入絮凝剂,并由计量泵送至管道混合器内,管道混合器通过自身结构的剪切、搅拌作用,与从进水管通入的水混合进入到沉淀池内,进水管从沉淀池体的上端伸入到沉淀池的内下方并与环形布水管连通,大圆筒身段的沉淀池内设置有斜管沉淀区,斜管沉淀区上方的沉淀池体设置有出水口。混凝土基础需设防雷地线,基础设计承载力fak≥200kPa,基础要求埋入老土层≥300mm,基础开挖至设计标高,未到老土层300mm以下的,继续开挖到老土层300mm以下,超深部分用C15毛石混凝土填至设计标。排泥口通过排泥管可引至附近排水沟。
[000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沉淀池体的小圆筒身段上设置有圆形人孔,该圆形人孔为承压式圆形人孔,当需要进入沉淀池内检测维护时,需排掉沉淀池内的水,然后打开圆形人
孔门,从圆形人孔进入到沉淀池内,当检测维护结束后,需密闭圆形人孔,再启动工作,圆形人孔门可以采用透明材质制成,方便工作人员在沉淀池外观测沉淀池内的情况。
[000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沉淀池体的顶部设置有人孔,该人孔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从沉淀池顶部进入沉淀池内检测维护,该人孔为常压人孔,人孔盖设有活动盖板。
[000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沉淀池体的外侧设置有爬梯,方便工作人员通过爬梯爬到沉淀池顶部。
[00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爬梯围设有护笼,护笼的设置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00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沉淀池体的顶部围设有护栏,避免工人人员从沉淀池的顶部掉落。
[00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沉淀池体采用Q235材质制成,所述的混凝土基础设置有用于与沉淀池体连接的预埋件。
[00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预埋件为与沉淀池体螺栓连接的螺栓预埋件或与沉淀池体焊接的钢板预埋件。
[00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布水孔位于环形布水管的侧面下方。
[0015]本污水混凝沉淀池不仅适用于酒精厂的污水沉淀处理,还可以用于酒厂的污水处理等。
[0016]本污水混凝沉淀池设计简单、结构紧凑、占地少、操作方便,能耗低、维护方便、维修率低、使用寿命长。采用的沉淀池体从上往下分为大圆筒身段、喇叭形圆筒身段和小圆筒身段,沉淀池体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排泥口,排泥口上安装有排污阀,排泥口上方的沉淀池内设置有环形布水管,环形布水管通过安装有管道混合器的进水管连通,通入的水混合絮凝剂,在小圆筒身段及喇叭形圆筒身段内,与原水中的杂质颗粒在其间得到充分的碰撞接触,吸附的几率增大,因而能适应各种原水的水温和浊度,杂质颗粒去除率高,处理污水悬浮物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污水混凝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
[0019]图3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0020]图4是混凝土基础的示意图;
[0021]图中的序号对应的名称为:
[0022]1、混凝土基础,2、布水孔,3、环形布水管,4、小圆筒身段,5、注药口管,6、管道混合器,7、进水管,8、斜管沉淀区,9、护栏,10、人孔,11、出水口,12、大圆筒身段,13、爬梯,14、喇叭形圆筒身段,15、排泥口,16、圆形人孔,17、护笼,18、预埋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污水混凝沉淀池,包括沉淀池体,所述的沉淀池体安装设置在混凝土基础1
上,所述的沉淀池体的横截面呈圆形,沉淀池体从上往下分为大圆筒身段12、喇叭形圆筒身段14和小圆筒身段4,沉淀池体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排泥口15,排泥口15上安装有排污阀,排泥口15上方的沉淀池内设置有环形布水管3,环形布水管3上设置有多个布水孔2,沉淀池体的上端连接有进水管7,进水管7上安装有管道混合器6,管道混合器6上连接有注药口管5,进水管7从沉淀池体的上端伸入到沉淀池的内下方并与环形布水管3连通,大圆筒身段12的沉淀池内设置有斜管沉淀区8,斜管沉淀区8上方的沉淀池体设置有出水口11。混凝土基础需设防雷地线,基础设计承载力fak≥200kPa,基础要求埋入老土层≥300mm,基础开挖至设计标高,未到老土层300mm以下的,继续开挖到老土层300mm以下,超深部分用C15毛石混凝土填至设计标。排泥口通过排泥管可引至附近排水沟。所述的沉淀池体采用Q235材质制成,所述的混凝土基础1设置有用于与沉淀池体连接的预埋件18。
[0026]所述的预埋件18为与沉淀池体螺栓连接的螺栓预埋件或与沉淀池体焊接的钢板预埋件。
[0027]所述的布水孔2位于环形布水管3的侧面下方。
[0028]实施例2
[0029]与实施例1的区别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体的小圆筒身段4上设置有圆形人孔16。所述的沉淀池体的顶部设置有人孔10。所述的沉淀池体的外侧设置有爬梯13。所述的爬梯13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混凝沉淀池,包括沉淀池体,所述的沉淀池体安装设置在混凝土基础(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体的横截面呈圆形,沉淀池体从上往下分为大圆筒身段(12)、喇叭形圆筒身段(14)和小圆筒身段(4),沉淀池体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排泥口(15),排泥口(15)上安装有排污阀,排泥口(15)上方的沉淀池内设置有环形布水管(3),环形布水管(3)上设置有多个布水孔(2),沉淀池体的上端连接有进水管(7),进水管(7)上安装有管道混合器(6),管道混合器(6)上连接有注药口管(5),进水管(7)从沉淀池体的上端伸入到沉淀池的内下方并与环形布水管(3)连通,大圆筒身段(12)的沉淀池内设置有斜管沉淀区(8),斜管沉淀区(8)上方的沉淀池体设置有出水口(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混凝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体的小圆筒身段(4)上设置有圆形人孔(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显辉李统
申请(专利权)人:潘显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