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MR仿生修复共输送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78168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BMR仿生修复共输送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其包含高山黄芩的BMR仿生修复共输送体系,按质量百分比,包括0.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MR仿生修复共输送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妆品
,具体地说是一种BMR仿生修复共输送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技术介绍
][0002]皮肤是人体与外界的第一道屏障,是一个阻止外来物质入侵的器官。然而,随着现代化工业文明,这个防御系统越来越多地被破坏,包括紫外线、污染、蓝光设备,以及各种类型的内外源性感染。这些因素造成皮肤的炎症反应及敏感性增加,皮肤屏障薄弱,抵抗及防御能力下降。
[0003]因此,许多以预防和治疗皮肤炎症为重点的产品已经被开发出来,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地大物博,植物资源丰富,在人们追求天然、追求绿色、追求健康与安全意识增强的今天,天然的植物提取物备受青睐。以高山黄芩(S.baicalensis)为例,高山黄芩为多年生植物,属于唇形科的草本植物,含有多种黄酮类生物活性成分,其根已被用于治疗炎症和变应性疾病,在传统医学中被用作药材。高山黄芩主要的活性成分为黄芩苷及葡糖苷酸,具备抗氧化,抗炎修复的能力。然而,对于高山黄芩的皮肤利用度,研究的十分有限。外用高山黄芩主要通过经皮输送路径被皮肤利用,其用量和生物利用度之前的关系尚无明确的研究。
[0004]皮肤角质层是主要的屏障,由致密的脂质砂浆和蛋白质砖组成,起到限制外部成分的皮肤渗透性。存在于角质层的生理性脂质,为神经酰胺、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并按照摩尔比接近1:1:1的含量存在。这一近等摩尔比对表皮的动态平衡非常重要,因为发现抑制其中任何一种成分的产生,都可能延缓屏障损伤后的修复。
[0005]大多数皮肤促渗剂通过可逆地降低角质层细胞间脂质双层的扩散阻力来实现皮肤的渗透。这些成分不仅可能溶解细胞间脂质,还可能干扰产生细胞间脂质成分的代谢活性,引起角质层的结构变化,进而引发刺激炎症等不良反应。因此,模拟角质层生理性脂质的组分和含量配比,对于角质层不仅有更高的亲和力,并因能补充和储备等同的生理性脂质,更能增加细胞间脂质的有序排列,有助于促进脂质流动和创造输送通路的同时,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
[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BMR仿生修复共输送体系,具有即刻及长期的屏障修复能力,并能改善皮肤对外界刺激物的耐受力,降低易感性,维持皮肤健康的稳态。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BMR仿生修复共输送体系,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高山黄芩0.1

10%、神经酰胺0.1

10%、脂肪酸0.1

20%、甾醇0.05

8%、和水余量。
[0008]进一步地,所述神经酰胺、脂肪酸和甾醇摩尔比为0.8

1.2:0.8

1.2:0.8

1.2。
[0009]进一步地,所述神经酰胺为神经酰胺1、神经酰胺3、神经酰胺6、类神经酰胺中的一
种或几种。
[0010]进一步地,所述脂肪酸为亚麻酸、亚油酸、油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1]进一步地,所述甾醇为胆甾醇、麦角甾醇、植物甾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2]进一步地,所述高山黄芩替换为灵芝提取物、积雪草提取物、迷迭香叶提取物、山茶花提取物、茶叶提取物,芦荟提取物、人参提取物、霍霍巴提取物、甘草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BMR仿生修复共输送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1)将质量百分比为50

80%的去离子水、0.03

0.05%的EDTA二钠、1

2%的A组分、3

5%的甘油、3

5%的1,3

丙二醇、0.1

0.2%的硬脂酰谷氨酸钠投入水相锅,升温至75℃,搅拌均匀,搅拌速度30转/min,均质1500rpm,2min;A组分包含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聚山梨醇酯

60、山梨坦异硬脂酸酯;
[0015](2)将质量百分比为3

7%的B组分、0.05

1.5%的季戊四醇二硬脂酸酯、1

2%的C组分、1

8%的E组分、1

10%的脂肪酸投入油相锅,升温75℃,搅拌15分钟,搅拌均匀;B组分包含聚甘油

6二硬脂酸酯、霍霍巴酯类、聚甘油

3蜂蜡酸酯、鲸蜡醇;C组分包含碳酸二辛酯、生育酚维生素E;E组分包含甾醇、生育酚维生素E、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0016](3)将水相锅原料抽入到乳化锅中,再将油相锅原料抽入乳化锅中,开启均质2000rpm,8min,搅拌15分钟,保温75℃;
[0017](4)开启冷却水,降温至65℃,加入质量百分比为1

10%的D组分,搅拌30转/min,搅拌10min;D组分包含神经酰胺、植物鞘氨醇;
[0018](5)将质量百分比为0.5

0.8%的对羟基苯乙酮、0.50

2%的1,2

己二醇混合,加热至55℃,搅拌至透明,备用;
[0019](6)降温至45℃,加入质量百分比为1

10%的F组分以及预溶好的0.5

0.8%的对羟基苯乙酮、0.5

2%的1,2

己二醇,搅拌均匀;F组分为高山黄芩花/叶/茎提取物、甘油、水、柠檬酸;
[0020](7)待温度降至38℃时,经检验合格后,出料储藏即可。
[0021]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脂肪酸为亚麻酸、亚油酸、油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甾醇为胆甾醇、麦角甾醇、植物甾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步骤(4)中,所述神经酰胺为神经酰胺1、神经酰胺3、神经酰胺6、类神经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BMR仿生修复共输送体系用于共输送功效性活性成分,显著增强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并修复受损屏障的应用。
[0023]本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24](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BMR共输送修复体系具有仿皮肤角质层细胞间脂质结构,按皮肤生理性脂质以接近等摩尔的比例添加,该BMR本身既具备皮肤修复能力,同时能创造经皮输送通路,提高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
[0025](2)本专利技术通过创造皮肤受损模型,多方位评估及验证了BMR仿生修复共输送体系,在不增加活性成分高山黄芩用量的前提下,能显著提高其对外界皮肤刺激的修复能力;
[0026](3)本专利技术发现包含高山黄芩的BMR,不仅实现了对屏障的即时修复,也促进长期的屏障健康的稳定状态;
[0027]综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包含高山黄芩的BMR体系具有即刻及长期的屏障修复能力,并
能改善皮肤对外界刺激物的耐受力,降低易感性,维持皮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MR仿生修复共输送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高山黄芩0.1

10%、神经酰胺0.1

10%、脂肪酸0.1

20%、甾醇0.05

8%和水余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MR仿生修复共输送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酰胺、脂肪酸和甾醇摩尔比为0.8

1.2:0.8

1.2:0.8

1.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MR仿生修复共输送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酰胺为神经酰胺1、神经酰胺3、神经酰胺6、类神经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MR仿生修复共输送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酸为亚麻酸、亚油酸、油酸中的一种或几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MR仿生修复共输送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甾醇为胆甾醇、麦角甾醇、植物甾醇中的一种或几种。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MR仿生修复共输送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山黄芩替换为灵芝提取物、积雪草提取物、迷迭香叶提取物、山茶花提取物、茶叶提取物,芦荟提取物、人参提取物、霍霍巴提取物、甘草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7.一种BMR仿生修复共输送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质量百分比为50

80%的去离子水、0.03

0.05%的EDTA二钠、1

2%的A组分、3

5%的甘油、3

5%的1,3

丙二醇、0.1

0.2%的硬脂酰谷氨酸钠投入水相锅,升温至75℃,搅拌均匀,搅拌速度30转/min,均质1500rpm,2min;A组分包含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聚山梨醇酯

60、山梨坦异硬脂酸酯;(2)将质量百分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玲任传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传美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