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室病虫害远程监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7950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室病虫害远程监控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温室害虫诊断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制板,所述限制板的底壁中部固定连接有高清摄像机,所述限制板的底壁四周均固定连接有诱虫灯,所述箱体的内壁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壁中部滑动连接有黏虫网,所述定位槽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风扇,且风扇位于黏虫网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粘虫网、风扇、诱虫灯、高清摄像机和图像信息处理模块,便于高清摄像机拍摄到的害虫和图像信息处理模块内部的害虫进行对比,便于工人快速的对温室中害虫做出相应的处理方式,便于温室农作物进行更好的生长的效果。作物进行更好的生长的效果。作物进行更好的生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室病虫害远程监控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温室害虫诊断
,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室病虫害远程监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温室大棚非常适合作物的生长,有作物需要生长发育的环境和温湿度,但同时温湿环境条件也十分适合病虫害的发生,由于温室大棚大多种植经济价值加高的作物,一旦大规模爆发病虫害,损失将会十分巨大。
[0003]由于大部分温室在建造时按照《温室防虫网设计安装规范》设有防虫网,可以抵挡大中体型害虫,而作物小型害虫是作物栽培中的棘手问题之一,温室内规模种植的农作物为小型害虫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因此需要温室害虫远程监控设备对害虫进行监控,便于工作人员对不同的害虫进行相应处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室病虫害远程监控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室病虫害远程监控设备。
[0005]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室病虫害远程监控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制板,所述限制板的底壁中部固定连接有高清摄像机,所述限制板的底壁四周均固定连接有诱虫灯,所述箱体的内壁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壁中部滑动连接有黏虫网,所述定位槽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风扇,且风扇位于黏虫网的正下方。
[0006]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图像信息处理模板,所述固定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传输模块,且图像信息处理模板均与传输模块和高清摄像机之间电性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箱体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于限制板的底壁四周。
[0008]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开设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顶部固定连接于定位槽的底部。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箱的两侧开设有多个螺纹槽,多个所述螺纹槽的内壁均插接有铆钉。
[0010]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制环,且限制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黏虫网。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插接口。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粘虫网、风扇、诱虫灯、高清摄像机和图像信息处理模块,便于高清摄像机拍摄到的害虫和图像信息处理模块内部的害虫进行对比,便于工人快速的对温室中害虫做出相应的处理方式,便于温室农作物进行更好的生长的效果;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螺纹槽和铆钉便于对箱体进行固定和调节杆和限制环对
黏虫网进行调节,使得工人便于对飞虫进行清理,以防粘黏过多导致高清摄像机拍摄不清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侧剖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固定箱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限制环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箱体;101、支撑杆;102、通风管;103、调节杆;104、限制环;2、限制板;3、高清摄像机;4、诱虫灯;5、黏虫网;6、风扇;7、固定箱;71、螺纹槽;72、铆钉;73、插接口;8、图像信息处理模板;9、传输模块;10、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0]实施例1: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室病虫害远程监控设备,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制板2,限制板2的底壁中部固定连接有高清摄像机3,限制板2的底壁四周均固定连接有诱虫灯4,箱体1的内壁开设有定位槽10,定位槽10的内壁中部滑动连接有黏虫网5,定位槽10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风扇6,且风扇6位于黏虫网5的正下方,箱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箱7,固定箱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图像信息处理模板8,固定箱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传输模块9,且图像信息处理模板8均与传输模块9和高清摄像机3之间电性连接,箱体1通过支撑杆101固定连接于限制板2的底壁四周,箱体1的内部开设有通风管102,通风管102的顶部固定连接于定位槽10的底部。
[0022]具体的,通过通风管102便于在风扇6进行风吸时,将气体通过通风管102排出,利用支撑杆101对限制板2的顶部进行固定,便于限制板2对高清摄像机3和诱虫灯4进行固定,通过诱虫灯4对周围飞虫进行吸引到箱体1的附近,利用风扇6转动,使飞虫通过风吸式的原理将飞虫吸附到箱体1的内部,然后通过黏虫网5对飞虫进行固定,利用高清摄像机3对黏虫网5上的飞虫进行抓取拍照,便于对图像信息处理模板8内部进行数据对比便于分辨飞虫,通过传输模块9使飞虫数据传输到便于工作人员对害虫做出及时的处理,便于后期温室大棚种植时对病虫进行预测和防治,保障农作物的生长。
[0023]实施例2:
[0024]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室病虫害远程监控设备,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制板2,限制板2的底壁中部固定连接有高清摄像机3,限制板2的底壁四周均固定连接有诱虫灯4,箱体1的内壁开设有定位槽10,定位槽10的内壁中部滑动连接有黏虫网5,定位槽10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风扇6,且风扇6位于黏虫网5的正下方,箱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箱7,固定箱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图像信息
处理模板8,固定箱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传输模块9,且图像信息处理模板8均与传输模块9和高清摄像机3之间电性连接,固定箱7的两侧开设有多个螺纹槽71,多个螺纹槽71的内壁均插接有铆钉72,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调节杆103,调节杆1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制环104,且限制环10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黏虫网5,固定箱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插接口73。
[0025]具体的,通过插接口73使电线插接与固定箱7上,便于对箱体1内部的电器进行启动,通过调节杆103和限制环104便于人工调节调节杆103时,使调节杆103带动限制环104进行向上移动,将限制环104带动黏虫网5进行向上移动,使黏虫网5移出箱体1顶部,便于工人对黏虫网5进行更换和清理,通过螺纹槽71和铆钉72便于将固定箱7和箱体1进行固定,便于工人对箱体1进行拆卸和安装。
[0026]工作原理:通过通风管102便于在风扇6进行风吸时,将气体通过通风管102排出,利用支撑杆101对限制板2的顶部进行固定,便于限制板2对高清摄像机3和诱虫灯4进行固定,通过诱虫灯4对周围飞虫进行吸引到箱体1的附近,利用风扇6转动使飞虫通过风吸式的原理将飞虫吸附到箱体1的内部,然后通过黏虫网5对飞虫进行固定,利用高清摄像机3对黏虫网5上的飞虫进行抓取拍照,便于对图像信息处理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室病虫害远程监控设备,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制板(2),所述限制板(2)的底壁中部固定连接有高清摄像机(3),所述限制板(2)的底壁四周均固定连接有诱虫灯(4),所述箱体(1)的内壁开设有定位槽(10),所述定位槽(10)的内壁中部滑动连接有黏虫网(5),所述定位槽(10)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风扇(6),且风扇(6)位于黏虫网(5)的正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室病虫害远程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箱(7),所述固定箱(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图像信息处理模板(8),所述固定箱(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传输模块(9),且图像信息处理模板(8)均与传输模块(9)和高清摄像机(3)之间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室病虫害远程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涛何亮亮刘思彤杨宇汪心玉丁凡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垦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