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短程地下管线顶管隧道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7688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短程地下管线顶管隧道施工方法,包括如下:工作井采用由上至下的顺序进行分段施工,每段先开挖土体,然后利用模板对井壁进行浇筑,直至施工至井底,最后进行封底;在工具管上设置刃角切头,刃角切头呈中心辐射状布置在工具管的前端;在顶进施工时,借助于顶进设备的推力,将刃角切头及工具管顶进切入土体,刃角切头延顶管顶进方向进行切土,达到分散集中土应力的目的,减弱挤土对既有道路、管线、构筑物的影响,同时避免管道产生飘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过程简单,操作便捷,占用施工场地小,仅需要液压顶进设备,顶进挖土过程中较容易发现地下管线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置措施,有效降低中短程地下管线顶管隧道施工成本。工成本。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短程地下管线顶管隧道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非开挖中短程地下管线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中短程地下管线顶管隧道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地下管道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地下管线需求量不断增加,传统的开挖施工方式在大部分情况下已无法适用。顶管施工,是继盾构施工之后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下管线隧道顶管工程施工方法,它不需要开挖面层,并且能够穿越公路、铁道、河川、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以及各种地下管线等。
[0003]对于超过50m长度的中长跨度及以上的顶管施工,采用机械掘进顶管施工的方法,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机械顶管施工的施工效率相对较高,劳动强度也不大,安全性也高,但造价比较高。但对于中短程地下管线隧道的顶管工程来说,采用非人工挖掘机械顶管施工(如盾构施工)则成本花费更高,经济性较差。采用传统人工手掘式挖掘出土方法,由于顶管顶进时其端部顶进面土压力无法做到有效平衡,工具管顶进切土时不能有效分散集中土应力,容易造成塌方,对管内开挖施工人员造成一定安全隐患,同时顶管管道也易发生管道漂移、偏位,影响顶管施工质量,无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短程地下管线顶管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作井逆作施工:工作井采用由上至下的顺序进行分段施工,每段先开挖土体,然后利用模板对井壁进行浇筑,直至施工至井底,最后进行封底,工作井主体结构完成后,在工作井下设置后靠墙,并将顶进设备运入工作井;准备工具管:在工具管上设置刃角切头,刃角切头呈中心辐射状布置在工具管的前端;顶管掘进施工:在顶进施工时,借助于顶进设备的推力,将刃角切头及工具管顶进切入土体,刃角切头延顶管顶进方向进行切土,达到分散集中土应力的目的,减弱挤土对既有道路、管线、构筑物的影响,同时避免管道产生飘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短程地下管线顶管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井逆作施工中,工作井的第一分段井壁为锁口圈梁,锁口圈梁的锁口外缘放置在工作井井口处的地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短程地下管线顶管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井逆作施工中,中间分段的井壁采用模板进行围挡,井周土体、上分段井壁结构、下分段土体以及模板形成环形的浇筑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俊黄炜何刚党建谢锦鸿杨懿晏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