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弯折式插孔端子、插孔端子套合组件和电连接器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7632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体弯折式插孔端子、插孔端子套合组件和电连接器插头,一体弯折式插孔端子用于安装在弯式电连接器的插头壳体中,所述插头壳体包括互为弯折的两端,分别用于接入导线和插针,导线和插针通过所述一体弯折式插孔端子实现电连接,一体弯折式插孔端子包括用于连接插针的插合端和用于连接导线的接线端,一体弯折式插孔端子是从其插合端至接线端呈弯折延伸的一体式单一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插孔端子由于是单一整体构件,其装配容易、连接电阻低、而且体积也更小,同时只需两个半部结构就可以实现对插孔端子的全面套合,也只需要对应两个半部结构的两个屏蔽罩就可以基本实现对插孔端子的良好屏蔽效果,极大地减小了零件数量、提高了组装效率。了组装效率。了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弯折式插孔端子、插孔端子套合组件和电连接器插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弯式屏蔽电连接器插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随着行业的发展,对更高性能,更多不同出线角度的电连接器的需求也在增加,尤其是对90
°
弯式出线的居多,现有的90
°
弯式屏蔽电连接器插头中,插孔端子的结构一般是分体的,即包括竖直连接的第一接触体和第二接触体,分体的第一接触体和第二接触体通过螺接等手段固定连接为大致呈“L”型弯式结构的插孔端子,例如可参阅专利CN104779488A。
[0003]然而,这种分体转接式的插孔端子结构零件众多,既增加了成本又增加了产线组装步骤,较多的金属转接零件增大了连接电阻,导致接插件发热更严重,增大了电连接器发热失效的风险,同时较多的部件数量也导致电连接器插头的体积偏大。另一方面,由于插孔端子结构复杂且体积较大,对插孔端子的屏蔽罩设计较为不利,导致屏蔽罩结构趋于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结构优化的一体弯折式插孔端子,基于该一体弯折式插孔端子,还提出具有该一体弯折式插孔端子的插孔端子套合组件和电连接器插头。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本专利技术提出一体弯折式插孔端子,用于安装在弯式电连接器的插头壳体中,所述插头壳体包括互为弯折的两端,分别用于接入导线和插针,导线和插针通过所述一体弯折式插孔端子实现电连接,一体弯折式插孔端子包括用于连接插针的插合端和用于连接导线的接线端,一体弯折式插孔端子是从其插合端至接线端呈弯折延伸的一体式单一构件。
[0007]其中,优选地,所述接线端是呈“U”字型岔开的片状结构,以增大其导电接触面积。
[0008]其中,优选地,“U”字型的所述接线端的内凹侧还设有间隔排列的多道凸起条纹。
[0009]其中,优选地,所述插合端呈筒状延伸结构,所述接线端的“U”型开口方向与所述插合端的轴线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插孔端子还包括一体连接所述插合端和接线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呈片体结构,所述插合端和所述接线端处于所述连接部的片体的同一侧。
[0010]其中,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接线端相连接的部分为匹配所述接线端内凹弧形的弧状片体。
[0011]基于上述的一体弯折式插孔端子,本专利技术还提出插孔端子套合组件,包括上述的一体弯折式插孔端子,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套合半部和第二套合半部,第一套合半部和第二套合半部相对接合固定以将所述一体弯折式插孔端子套合固定在二者之间,插孔端子套合组件设有插孔以供插针和导线接入所述插孔端子。
[0012]其中,优选地,第一套合半部和第二套合半部上分别包覆有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
[0013]其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分别套合并卡接固定在所述第一套
合半部和第二套合半部上。
[0014]其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套合半部包括一用于容置所述接线端的盒状部,在该盒状部的外侧固定设有一用于容置所述插合端的筒形插套,所述插合端为筒状延伸结构并插接在所述筒形插套中。
[0015]其中,优选地,第一套合半部上套合固定有第一屏蔽罩,第一套合半部在筒形插套背离所述盒状部的一侧固定设有一外檐部以支承所述第一屏蔽罩。
[0016]其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屏蔽罩上设有卡合在所述盒状部和外檐部边缘的弹性卡爪。
[0017]基于上述的一体弯折式插孔端子,本专利技术还提出电连接器插头,包括呈弯折形状的插头壳体,还包括上述的一体弯折式插孔端子。
[0018]其中,优选地,所述插合端呈筒状延伸结构,包括一用于和插针进行配合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内插入设有冠簧。
[0019]其中,优选地,所述插接孔内还设有一限位台阶以阻挡插合端和插针插合时所述冠簧退位。
[0020]基于上述的插孔端子套合组件,本专利技术还提出电连接器插头,包括呈弯折形状的插头壳体,还包括上述的插孔端子套合组件,所述插孔端子套合组件插入固定在所述插头壳体的内腔中。
[0021]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分体转接式的插孔端子,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式插孔端子由于是单一整体构件,其装配容易、连接电阻低、而且体积也更小,同时只需两个半部结构即第一套合半部和第二套合半部就可以实现对插孔端子的全面套合,也只需要对应两个半部结构的两个屏蔽罩即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就可以基本实现对插孔端子的良好屏蔽效果,极大地减小了零件数量、提高了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实施例中电连接器插头立体图;
[0023]图2是实施例中电连接器插头的结构分解图;
[0024]图3是实施例中插头壳体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0025]图4是实施例中插孔端子套合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0026]图5是实施例中插孔端子的立体示意图(角度一);
[0027]图6是实施例中插孔端子的立体示意图(角度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29]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0]参阅图1

2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插头100,具体而言是一种弯式屏蔽电连接的插头,包括插头壳体组件10和插孔端子套合组件20,如图3,其中
插头壳体组件10进一步包括插头壳体11,插头壳体11呈“L”型弯折结构,其互为弯折的第一端112和第二端111分别用于接入导线和插针,在第二端111的接口处还固定设有屏蔽垫套4、屏蔽压套5、挡块及封线体组件6、固线夹7和尾盖8,配合参阅图2,在第一端112的接口处还固定设有密封圈12、盖板13和短接片14。插头壳体11还可以设有锁定开关,例如常见的把手式锁定开关。
[0031]参阅4

6,插孔端子套合组件20包括插孔端子21,插孔端子21包括用于连接插针的插合端212和用于连接导线的接线端211,插孔端子21是从其插合端212至接线端211呈弯折延伸的一体式单一构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分体转接式的插孔端子,本实施例的一体式插孔端子21由于是单一整体构件,其装配容易、连接电阻低、而且体积也更小。
[0032]其中,接线端211是呈“U”字型岔开的片状结构,和导线连接时,导线置入在接线端211的内凹面中,从而增大接线端211和导线的导电接触面积。“U”字型的接线端211的内凹侧还设有间隔排列的多道凸起条纹214,以进一步增大其导电接触面积,保证和导线电连接的可靠性。
[0033]插合端212呈筒状延伸结构,接线端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弯折式插孔端子,用于安装在弯式电连接器的插头壳体中,所述插头壳体包括互为弯折的两端,分别用于接入导线和插针,导线和插针通过所述一体弯折式插孔端子实现电连接,其特征在于:一体弯折式插孔端子包括用于连接插针的插合端和用于连接导线的接线端,一体弯折式插孔端子是从其插合端至接线端呈弯折延伸的一体式单一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弯折式插孔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是呈“U”字型岔开的片状结构,以增大其导电接触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弯折式插孔端子,其特征在于:“U”字型的所述接线端的内凹侧还设有间隔排列的多道凸起条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弯折式插孔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合端呈筒状延伸结构,所述接线端的“U”型开口方向与所述插合端的轴线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插孔端子还包括一体连接所述插合端和接线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呈片体结构,所述插合端和所述接线端处于所述连接部的片体的同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弯折式插孔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接线端相连接的部分为匹配所述接线端内凹弧形的弧状片体。6.插孔端子套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的一体弯折式插孔端子,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套合半部和第二套合半部,第一套合半部和第二套合半部相对接合固定以将所述一体弯折式插孔端子套合固定在二者之间,插孔端子套合组件设有插孔以供插针和导线接入所述插孔端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孔端子套合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保郑伯川袁自友周海员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唯恩电气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