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强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7254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强检测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基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纳米传感器,所述纳米传感器内设有信号设备,所述基座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呈中心对称设置的滑动槽,多个所述滑动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多个所述滑动块共同固定连接有滑动管,所述滑动管滑动连接在基座上设置,所述基座靠近连接杆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远离基座的一端共同设有保护壳,多个所述滑动块靠近保护壳的一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动力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用户可以方便安全的完成液体管道内的压强检测工作,同时在进行检测工作时保障了纳米传感器的安全,极大的方便了用户使用。极大的方便了用户使用。极大的方便了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强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强检测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压强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今纳米技术的发展,不仅为传感器提供了良好的敏感材料,例如纳米粒子、纳米管、纳米线、纳米薄膜等,而且为传感器制作提供了许多新颖的构思和方法,与传统的传感器相比,纳米传感器尺寸减小、精度提高等性能大大改善,更重要的是利用纳米技术制作传感器,是站在原子尺度上,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传感器的理论,推动了传感器的制作水平,拓宽了传感器的应用领域,纳米传感器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医疗保健、军事、工业控制和机器人、网络和通信以及环境监测等。
[0003]在医疗保健或是工业控制和机器人等领域中,常常需要设置指定的药路管道,水路管道或是油路管道来进行工作,这些工作需要有效的控制液体管道内的压强,为此就需要用到相应的压强检测装置,传统的压强检测装置难以深入到各类液体管道内进行工作,十分不方便用户使用。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压强检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强检测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远离基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纳米传感器(3),所述纳米传感器(3)内设有信号设备(4),所述基座(1)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呈中心对称设置的滑动槽(5),多个所述滑动槽(5)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6),多个所述滑动块(6)共同固定连接有滑动管(7),所述滑动管(7)滑动连接在基座(1)上设置,所述基座(1)靠近连接杆(2)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8),多个所述支撑杆(8)远离基座(1)的一端共同设有保护壳(9),多个所述滑动块(6)靠近保护壳(9)的一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动力弹簧(10),多个所述动力弹簧(10)远离多个滑动块(6)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多个滑动槽(5)靠近保护壳(9)的一侧内壁上设置,多个所述动力弹簧(10)分别位于多个滑动槽(5)内设置,多个所述滑动块(6)远离多个动力弹簧(10)的一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变形管(11),多个所述变形管(11)远离多个滑动块(6)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多个滑动槽(5)远离多个保护壳(9)的一侧内壁上设置,多个所述变形管(11)分别位于多个滑动槽(5)内设置,多个所述滑动槽(5)远离保护壳(9)的一侧壁上均设有连接孔(12),多个所述连接孔(12)分别与多个变形管(11)呈相互连通设置,所述基座(1)远离保护壳(9)的一侧壁上设有控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基座(1)上的橡胶条(13),所述橡胶条(13)内设有工作腔(14),所述基座(1)靠近橡胶条(13)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软管(15),所述软管(15)与多个连接孔(12)呈相互连通设置,所述软管(15)位于工作腔(14)内设置,所述橡胶条(13)远离基座(1)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控制座(37),所述软管(15)固定连接在控制座(37)上设置,所述控制座(37)上设有贯穿孔(36),所述贯穿孔(36)靠近软管(15)的一侧内壁上设有连接口(16),所述连接口(16)与软管(15)呈相互连通设置,所述贯穿孔(36)内滑动连接有工作塞(17),所述贯穿孔(36)远离连接口(16)的一侧内壁上设有螺纹口(18),所述螺纹口(18)内螺纹连接有螺纹塞(35),所述连接口(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智谦王晓东高潮蒋磊乔奇伟蔡浩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