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体积样品提取试剂的自动转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7169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大体积样品提取试剂的自动转移装置,本装置的置物架从上至下划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置物空间,若干样品通道开关设于上层置物空间,若干蠕动泵连接若干样品通道开关,若干溶剂瓶设于中层置物空间并且内置移液针头,若干蠕动泵的输出端连接若干溶剂瓶内移液针头的输入端口,若干接收瓶设于下层置物空间并且采用特氟龙螺纹软管连通若干溶剂瓶,若干试剂瓶置于置物架外侧,凹凸轮储能液压泵的输入端经试剂混合池连通若干试剂瓶瓶口、输出端经特氟龙软管连接若干溶剂瓶内移液针头的输入端口,控制器设于置物架一侧并且与若干蠕动泵和凹凸轮储能液压泵电连接。本装置实现大体积溶液的自动完全转移,减少样品前处理周期。少样品前处理周期。少样品前处理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大体积样品提取试剂的自动转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环境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大体积样品提取试剂的自动转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实验室一般使用有机试剂如甲苯(沸点110.6 ℃)、丙酮(沸点56.53 ℃)、二氯甲烷(沸点39.75 ℃)等对待测物或目标物进行索氏提取,每个样品提取试剂用量通常为150~250ml不等。干燥样品首先经自动索氏提取仪循环提取24h,待提取液冷却后转移至KD瓶或圆底烧瓶进行浓缩,再使用各种净化方法对浓缩后的样品进行前处理。为防止提取液在转移至KD瓶或圆底烧瓶过程中洒落或外溅,通常使用玻璃滴管在通风柜内进行转移,可确保提取液全部转移至KD瓶或圆底烧瓶。通常玻璃滴管一次转移提取液的量为1~2ml,若将索提杯中200~300ml不等的提取液完全转移至KD瓶或圆底烧瓶需要重复吸取操作数次,完全转移一个样品提取液所需时间约为5~10min,其工作量亦随着样品数量的增加而成倍增大,此操作不仅导致分析人员工作效率低下,使样品前处理周期延长,而且加大了分析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大体积样品提取试剂的自动转移装置,本装置克服传统提取液转移的缺陷,可将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的索提液或其他大体积溶液自动完全转移,提高分析人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及减少样品前处理周期。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用于大体积样品提取试剂的自动转移装置包括置物架、若干样品通道开关、若干蠕动泵、若干溶剂瓶、若干接收瓶、若干试剂瓶、试剂混合池、凹凸轮储能液压泵和控制器,所述置物架从上至下划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置物空间,所述若干样品通道开关间隔设于上层置物空间,所述若干蠕动泵分别连接所述若干样品通道开关,所述若干溶剂瓶间隔设于中层置物空间并且内置移液针头,所述若干蠕动泵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若干溶剂瓶内移液针头的输入端口,所述若干接收瓶间隔设于下层置物空间并且采用特氟龙螺纹软管分别连通所述若干溶剂瓶,所述若干试剂瓶间隔置于所述置物架外侧,所述凹凸轮储能液压泵的输入端经所述试剂混合池连通所述若干试剂瓶瓶口、输出端经特氟龙软管分别连接所述若干溶剂瓶内移液针头的输入端口,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置物架一侧并且与所述若干蠕动泵和凹凸轮储能液压泵电连接。
[0005]进一步,所述置物架的上层置物空间与中层置物空间间距可调。
[0006]进一步,所述上层置物空间按0~30
°
倾斜设置。
[0007]进一步,所述若干接收瓶是不同规格的KD瓶或圆底烧瓶。
[0008]进一步,所述移液针头外壁设有螺旋形喷洒孔。
[0009]由于本技术用于大体积样品提取试剂的自动转移装置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本装置的置物架从上至下划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置物空间,若干样品通道开关设于上
层置物空间,若干蠕动泵连接若干样品通道开关,若干溶剂瓶设于中层置物空间并且内置移液针头,若干蠕动泵的输出端连接若干溶剂瓶内移液针头的输入端口,若干接收瓶设于下层置物空间并且采用特氟龙螺纹软管连通若干溶剂瓶,若干试剂瓶置于置物架外侧,凹凸轮储能液压泵的输入端经试剂混合池连通若干试剂瓶瓶口、输出端经特氟龙软管连接若干溶剂瓶内移液针头的输入端口,控制器设于置物架一侧并且与若干蠕动泵和凹凸轮储能液压泵电连接。本装置克服传统提取液转移的缺陷,可将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的索提液或其他大体积溶液自动完全转移,提高分析人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及减少样品前处理周期。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用于大体积样品提取试剂的自动转移装置示意图;
[0012]图2为本装置中的置物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用于大体积样品提取试剂的自动转移装置包括置物架1、若干样品通道开关2、若干蠕动泵3、若干溶剂瓶4、若干接收瓶5、若干试剂瓶6、试剂混合池7、凹凸轮储能液压泵8和控制器9,所述置物架1从上至下划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置物空间11、12、13,所述若干样品通道开关2间隔设于上层置物空间11,所述若干蠕动泵3分别连接所述若干样品通道开关2,所述若干溶剂瓶4间隔设于中层置物空间12并且内置移液针头41,所述若干蠕动泵3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若干溶剂瓶4内移液针头41的输入端口,所述若干接收瓶5间隔设于下层置物空间13并且采用特氟龙螺纹软管51分别连通所述若干溶剂瓶4,所述若干试剂瓶6间隔置于所述置物架1外侧,所述凹凸轮储能液压泵8的输入端经所述试剂混合池7连通所述若干试剂瓶6瓶口、输出端经特氟龙软管81分别连接所述若干溶剂瓶4内移液针头41的输入端口,所述控制器9设于所述置物架1一侧并且与所述若干蠕动泵3和凹凸轮储能液压泵8电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置物架1的上层置物空间11与中层置物空间12间距可调。通过调整上层置物空间与中层置物空间的间距,定位移液针头在溶剂瓶内的位置,便于实施对溶剂瓶的完全清洗。
[0015]优选的,所述上层置物空间11按0~30
°
倾斜设置。将上层置物空间倾斜设置,可以保证样品溶液集中于样品通道,样品通道开关可将样品溶液经移液针头完全转移至溶剂瓶。
[0016]优选的,所述若干接收瓶5是不同规格的KD瓶或圆底烧瓶。
[0017]优选的,所述移液针头41外壁设有螺旋形喷洒孔。移液针头通过螺旋形喷洒孔对溶剂瓶进行360
°
全方位喷洒清洗,确保样品溶液完全移至接收瓶内。
[0018]在样品提取试剂转移作业时,根据需要选择某种溶剂或多种溶剂放置于若干试剂瓶作为扫洗溶剂,调整上层置物空间与下层置物空间的间距,以定位移液针头在溶剂瓶内的位置。控制器启动蠕动泵开始运转,打开样品通道开关,蠕动泵将样品提取试剂经移液针头灌入溶剂瓶内,溶剂瓶内样品提取试剂经特氟龙螺纹软管流入接收瓶。
[0019]待溶剂瓶内样品提取试剂完全转移至接收瓶后,控制器启动凹凸轮储能液压泵启动,凹凸轮储能液压泵将若干试剂瓶内的扫洗溶剂输入试剂混合池内进行混合,然后经特氟龙软管将混合后的扫洗溶剂输入溶剂瓶内移液针头的输入端口,通过移液针头外壁的螺旋形喷洒孔对溶剂瓶进行360
°
全方位喷洒清洗,确保样品溶液完全移至接收瓶内。此操作重复三次,待控制器蜂鸣声响起表示移液完成。
[0020]本装置采用220V电压,工作功率为150W,使用环境温度0

40℃,环境相对湿度<80%;蠕动泵使用功率为10W,转速范围0.1

400rpm,溶液流速可调节;试剂混合池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容量为25ml;接收瓶口为磨砂口,口径为19/24mm或24/29mm,容量为250ml或500ml;特氟龙软管内径为3mm,特氟龙螺纹软管内径为2mm;凹凸轮储能液压泵供电方式使用功率10W,转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体积样品提取试剂的自动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置物架、若干样品通道开关、若干蠕动泵、若干溶剂瓶、若干接收瓶、若干试剂瓶、试剂混合池、凹凸轮储能液压泵和控制器,所述置物架从上至下划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置物空间,所述若干样品通道开关间隔设于上层置物空间,所述若干蠕动泵分别连接所述若干样品通道开关,所述若干溶剂瓶间隔设于中层置物空间并且内置移液针头,所述若干蠕动泵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若干溶剂瓶内移液针头的输入端口,所述若干接收瓶间隔设于下层置物空间并且采用特氟龙螺纹软管分别连通所述若干溶剂瓶,所述若干试剂瓶间隔置于所述置物架外侧,所述凹凸轮储能液压泵的输入端经所述试剂混合池连通所述若干试剂瓶瓶口、输出端经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莉娜严春蒋文捷贡朝晖朱蔼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金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