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7043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给药装置,包括底托,所述支撑架转动安装于底托顶部,所述支撑架内对称设置有第一轴架,所述第一轴架一端转动安装于支撑架内,所述第一轴架另一端延伸至支撑架外部,且第一轴架端头转动安装有第二轴架,所述第一轴架和第二轴架水平交叉设置;所述第二轴架内固定卡接有给药滴管,所述给药滴管一侧设置有进料管,且给药滴管内底部部设置有混料组件,底托包括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包括螺纹杆和滑动连接于螺纹杆底端的立柱,最大范围的为给药滴管提供了工作空间,提供尽可能长的混料时间,保证混料效果;给药滴管一侧设置有带有限位球的进料管,注药后,限位球受弹簧拉力复位,对进料管进行密封,防止漏液或者细菌的侵入。菌的侵入。菌的侵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喉给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辅具
,具体涉及一种耳鼻喉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耳鼻喉为人体头部暴露在外侧的重要器官,极易受到外界自然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户外工作者来说,恶劣的天气对人体耳鼻喉等器官的影响十分巨大,使得人体耳鼻喉等器官极易发生病变,其中以各种炎性病变居多,在目前的多种治疗手段中,药物治疗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治疗中一般采用直接给药,但是耳鼻喉因功能结构不同,药物品种、剂型亦各不相同,使得给药难度较大需要使用给药装置进行辅助,其中部分药物需要在人体鼻腔、耳道内使用,所以需要耳鼻喉科治疗用给药装置进行给药辅助。
[0003]现有的耳鼻喉科治疗用给药装置,在使用中用同一针头进行取药和给药,容易对药物造成污染,极大的影响了药物的使用安全,且无法循环使用,产生了大量的医疗垃圾,影响自然环境,且功能性较差,在使用中容易对患者脆弱的耳鼻喉造成损害,也无法实现精准给药。
[0004]由上可见,现有的耳鼻喉科治疗用给药装置在对患者的给药中,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更无法循环使用,产生巨大的医疗损耗,且功能性低,在使用中有诸多不便,不适宜推广使用。
[0005]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耳鼻喉给药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鼻喉给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最大范围的为给药滴管提供了工作空间,为混料提供尽可能多的时长,保证混料效果;给药滴管一侧设置有带有限位球的进料管,注药后,限位球受弹簧拉力复位,对进料管进行密封,防止漏液或者细菌的侵入。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耳鼻喉给药装置,包括底托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转动安装于底托顶部,所述支撑架内对称设置有第一轴架,所述第一轴架一端转动安装于支撑架内,所述第一轴架另一端延伸至支撑架外部,且第一轴架端头转动安装有第二轴架,所述第一轴架和第二轴架水平交叉设置;
[0009]所述第二轴架内固定卡接有给药滴管,所述给药滴管一侧设置有进料管,且给药滴管内底部部设置有混料组件。
[0010]优选的,底托包括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包括螺纹杆和滑动连接于螺纹杆底端的立柱,所述立柱顶部转动安装有六角螺母,所述六角螺母和螺纹杆螺纹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升降杆底部设置有脚架,所述脚架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底部一侧销接有伸缩杆,所述立柱底部环形等距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块固定卡接于定位槽内,所述伸缩杆和定位块的铰接位置设置有双耳支座,所述双耳支座外侧设置有限位条。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架顶部呈开口设置,且支撑架内贯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转动安装有内螺纹套,所述内螺纹套和第一轴架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套表面固定安装有拨环。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轴架包括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两端均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一侧设置有定位螺钉,所述定位环一侧设置有螺杆,所述支撑轴两端断面开设有与螺杆匹配的螺纹孔。
[0014]优选的,所述给药滴管的管壁开设有环形限位槽,所述环形限位槽和定位螺钉匹配设置,所述给药滴管内滑动安装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拉杆,所述给药滴管内固定安装有调节板,所述推拉杆和调节板螺纹连接,所述推拉杆表面的螺纹和调节板内开设的螺纹凹槽精密配合。
[0015]优选的,所述进料管包括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所述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内相贯线位置设置有限位球,所述限位球滑动安装于第二进料管内。
[0016]优选的,所述第二进料管内设置有堵板,所述堵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一段和限位球固定连接,所述堵板内开设有若干组引流孔,所述引流孔的截面呈锥形开设。
[0017]优选的,所述给药滴管下方固定连通有滴嘴,所述滴嘴和给药滴管连接位置由上至下一次设置有支撑板、封板和拨板,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于给药滴管内壁上,所述支撑板和封板贴合旋转设置,所述拨板固定安装于封板下方,所述拨板呈中空型结构设置,且拨板上下表面内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给药滴管下管端和滴嘴上管端均转动且限定于环形槽内,所述支撑板和封板内均开设有相互匹配的排液孔。
[0018]优选的,所述混料组件包括转轴和固定安装于转轴顶端的混料片,所述转轴底端延伸至滴嘴内,且转轴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伞齿轮,所述滴嘴外壁固定安装有微型马达,所述微型马达的输出轴端延伸至滴嘴内部且固定安装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伞齿轮和第一伞齿轮啮合设置。
[001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耳鼻喉给药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20]1.本专利技术依次设置有底托、支撑架、第一轴架和第二轴架,有序组装后,将给药滴管插接于第二轴架内,第二轴架可绕第一轴架旋转,第一轴架可自转,同时支撑架设置于底托顶部,底托内设置有伸缩杆以及升降式的立柱和螺纹杆组合,最大范围的为给药滴管提供了工作空间;
[0021]2.本专利技术在给药滴管内设置有混料组件,对滴剂进行混合,给药滴管和滴嘴之间依次设置有支撑板、封板和拨板,支撑板和封板内均开设有匹配的排液孔,混料时,排液孔错位,保证滴剂混合均匀;而后,将排液孔对齐,开始进行给药操作,为混料提供尽可能多的时长,保证混料效果;
[0022]3.本专利技术的给药滴管一侧设置有带有限位球的进料管,对给药滴管注入药液,注药时,压流压力推开限位球,药液进入给药滴管,注药后,限位球受弹簧拉力复位,对进料管进行密封,防止漏液或者细菌的侵入。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给药滴管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进料管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拨环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混料组件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底托;2、支撑架;3、第一轴架;4、第二轴架;401、支撑轴;402、定位环;403、定位螺钉;404、螺杆;5、给药滴管;501、环形限位槽;502、活塞板;503、推拉杆;504、调节板;6、进料管;601、第一进料管;602、第二进料管;603、限位球;604、堵板;605、弹簧;606、引流孔;7、混料组件;701、转轴;702、混料片;703、第一伞齿轮;704、微型马达;705、第二伞齿轮;8、升降杆;801、螺纹杆;802、立柱;803、六角螺母;804、定位槽;9、脚架;901、定位块;902、伸缩杆;903、双耳支座;904、限位条;10、安装孔;11、内螺纹套;12、拨环;13、滴嘴;14、支撑板;15、封板;16、拨板;17、环形槽;18、排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喉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托(1)和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转动安装于底托(1)顶部,所述支撑架(2)内对称设置有第一轴架(3),所述第一轴架(3)一端转动安装于支撑架(2)内,所述第一轴架(3)另一端延伸至支撑架(2)外部,且第一轴架(3)端头转动安装有第二轴架(4),所述第一轴架(3)和第二轴架(4)水平交叉设置;所述第二轴架(4)内固定卡接有给药滴管(5),所述给药滴管(5)一侧设置有进料管(6),且给药滴管(5)内底部部设置有混料组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托(1)包括升降杆(8),所述升降杆(8)包括螺纹杆(801)和滑动连接于螺纹杆(801)底端的立柱(802),所述立柱(802)顶部转动安装有六角螺母(803),所述六角螺母(803)和螺纹杆(801)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8)底部设置有脚架(9),所述脚架(9)包括定位块(901),所述定位块(901)底部一侧销接有伸缩杆(902),所述立柱(802)底部环形等距开设有定位槽(804),所述定位块(901)固定卡接于定位槽(804)内,所述伸缩杆(902)和定位块(901)的铰接位置设置有双耳支座(903),所述双耳支座(903)外侧设置有限位条(90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顶部呈开口设置,且支撑架(2)内贯穿开设有安装孔(10),所述安装孔(10)内转动安装有内螺纹套(11),所述内螺纹套(11)和第一轴架(3)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套(11)表面固定安装有拨环(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架(4)包括支撑轴(401),所述支撑轴(401)两端均设置有定位环(402),所述定位环(402)的一侧设置有定位螺钉(403),所述定位环(402)一侧设置有螺杆(404),所述支撑轴(401)两端断面开设有与螺杆(404)匹配的螺纹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滴管(5)的管壁开设有环形限位槽(501),所述环形限位槽(501)和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烨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