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外科术后恢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697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术后恢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胸外科术后恢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患者胸外科术后恢复的胸外科术后恢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胸外科术后恢复装置,包括有支架、导流桶、训练辅助杆、升降调整机构和床板,支架一侧设置有导流桶,导流桶上开有导流口,支架上连接有训练辅助杆,支架上设有升降调整机构,升降调整机构上设置床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训练辅助杆辅助胸外科术后的患者进行上肢训练,能够辅助患者恢复,再通过升降调整机构调节床板,使得患者能够斜坡卧于床板的软垫上,进一步达到辅助其术后恢复的效果,通过上述方式达到多方面辅助患者恢复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外科术后恢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术后恢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胸外科术后恢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胸外科术后,常规恢复护理除按外科一般术后和麻醉后护理常规护理之外,还需要术后予斜坡卧位,病人回病房后立即测量体温,高热者应积极采取降温措施,体温低于正常者,给予保暖复温,必要时报告医生处理,且要保持胸腔闭式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阻塞,胸腔引流管拔除后,术后早期要进行少量的卧床活动,患者应在床上做上肢上举的练习,也可以用健侧手握住患侧手腕做上举动作。
[0003]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11863115U的专利,公布了一种胸外科术后恢复装置,包括缠胸带,所述缠胸带两端的相对的一侧之间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缠胸带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的内表面均滑动连接有延长杆,两个所述延长杆相对的一端均与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延长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开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上述装置通过按摩对术后的胸部进行按摩恢复,显然地,上述装置不适用于患者胸外科术后早期的恢复,且该装置未多方面对胸外科术后的患者进行恢复辅助。
[0004]基于上述问题,我们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多方面辅助患者恢复的胸外科术后恢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装置仅依靠按摩来辅助患者胸外科术后恢复,该方式不仅不适用于患者胸外科术后早期的恢复,且该装置也未多方面对患者进行恢复辅助的缺点,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患者胸外科术后早期恢复且能够多方面辅助恢复的胸外科术后恢复装置。
[0006]技术方案为:一种胸外科术后恢复装置,包括有支架、导流桶、训练辅助杆、升降调整机构和床板,支架一侧设置有导流桶,导流桶上开有导流口,支架上连接有训练辅助杆,支架上设有升降调整机构,升降调整机构上设置床板。
[0007]进一步,升降调整机构包括有固定块、气压支撑杆、压杆、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支架底部间隔均匀设置有三个固定块,固定块上安装有气压支撑杆,气压支撑杆上连接有压杆,三个气压支撑杆的上部分别安装有用于支撑患者头部的第一支撑块、用于支撑患者脊背部的第二支撑块和用于支撑患者腿部的第三支撑块,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均与床板底部转动式连接。
[0008]进一步,还包括有软垫,床板顶部设置有软垫。
[0009]进一步,还包括有人体感温器,训练辅助杆上安装有用于实时监测人体温度的人体感温器。
[0010]进一步,还包括有应急按钮,训练辅助杆一侧安装有用于呼叫医护人员的应急按钮。
[0011]进一步,还包括有伸缩护栏和卡箍,支架上部两侧设置有伸缩护栏,支架上安装有用于固定伸缩护栏的卡箍。
[0012]进一步,还包括有万向轮,支架底部对称设置有多个万向轮。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训练辅助杆辅助胸外科术后的患者进行上肢训练,能够辅助患者恢复,再通过升降调整机构调节床板,使得患者能够斜坡卧于床板的软垫上,进一步达到辅助其术后恢复的效果,且通过导流桶及时对患者胸腔引流液的收集,避免胸腔引流管阻塞,及时对胸腔导流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通过上述方式达到多方面辅助患者恢复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支架、伸缩护栏和万向轮等部分零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气压支撑杆、床板和压杆等部分零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软垫、导流桶和卡箍等部分零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支架,2、伸缩护栏,21、卡箍,3、万向轮,4、升降调整机构,41、固定块,42、气压支撑杆,43、压杆,44、第二支撑块,441、第三支撑块,442、第一支撑块,45、床板,5、软垫,6、导流桶,61、导流口,7、训练辅助杆,8、人体感温器,9、应急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
[0020]实施例1
[0021]一种胸外科术后恢复装置,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有支架1、导流桶6、训练辅助杆7、升降调整机构4、床板45、软垫5,支架1一侧通过螺栓设置有导流桶6,导流桶6上开有导流口61,支架1上连接有训练辅助杆7,支架1上设有升降调整机构4,升降调整机构4上设置有床板45,床板45顶部设置有软垫5。
[0022]如图3所示,升降调整机构4包括有固定块41、气压支撑杆42、压杆43、第一支撑块442、第二支撑块44和第三支撑块441,支架1底部间隔均匀设置有三个固定块41,固定块41上安装有气压支撑杆42,气压支撑杆42上连接有压杆43,三个气压支撑杆42的上部分别安装有用于支撑患者头部的第一支撑块442、用于支撑患者脊背部的第二支撑块44和用于支撑患者腿部的第三支撑块441,第一支撑块442、第二支撑块44和第三支撑块441均与床板45底部转动式连接。
[0023]当需要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向下按压靠近患者头部的压杆43将所对应的气压支撑杆42伸长,该气压支撑杆42伸长推动第一支撑块442向上移动,第一支撑块442带动头部的床板45运动,使得床板45呈斜坡设置,再将进行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移至床板45的软垫5上,患者头部贴近斜坡较高的床板45一侧,使得患者能够斜坡卧于软垫5上以辅助其术后恢复,随后将患者身上的胸腔引流管通过导流口61插接到导流桶6,及时对术后患者的胸腔进行引流避免发生阻塞,同时医护人员能够在导流桶6侧面标记刻度线,便于医护人员观察记录引流量,发现异常能够及时进行医治。
[0024]实施例2
[0025]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2和图4所示,还包括有人体感温器8、应急按钮9、伸缩护栏2、卡箍21和万向轮3,训练辅助杆7上通过螺栓安装有用于实时监测人体温度的人体感温器8,训练辅助杆7一侧安装有用于呼叫医护人员的应急按钮9,支架1上部两侧设置有伸缩护栏2,支架1上安装有用于固定伸缩护栏2的卡箍21,支架1底部对称通过螺栓设有四个万向轮3。
[0026]当患者胸外科手术后需要进行一些上肢运动时,患者使用本装置时,便能够手抓住训练辅助杆7进行上肢上举的运动,训练辅助杆7也能够起到辅助患者恢复的作用,当患者感觉身体疼痛异常时,患者能够及时按压训练辅助杆7一侧的应急按钮9,及时呼叫医护人员救治,而且,在训练辅助杆7上安装人体感温器8,医护人员能够通过人体感温器8实时监测患者的体温,对于高热者能够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对于体温低于正常者也能够及时给予保暖复温。
[0027]当避免患者从床板45上跌落,调节升高患者两侧的伸缩护栏2,伸缩护栏2到达适宜高度时,便拧紧四个卡箍21,使得卡箍21能够将伸缩护栏2与支架1相固定,若需要将患者转移至其他指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外科术后恢复装置,包括有支架(1)和导流桶(6),支架(1)一侧设置有导流桶(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训练辅助杆(7)、升降调整机构(4)和床板(45),导流桶(6)上开有导流口(61),支架(1)上连接有训练辅助杆(7),支架(1)上设有升降调整机构(4),升降调整机构(4)上设置床板(4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术后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整机构(4)包括有固定块(41)、气压支撑杆(42)、压杆(43)、第一支撑块(442)、第二支撑块(44)和第三支撑块(441),支架(1)底部间隔均匀设置有三个固定块(41),固定块(41)上安装有气压支撑杆(42),气压支撑杆(42)上连接有压杆(43),三个气压支撑杆(42)的上部分别安装有用于支撑患者头部的第一支撑块(442)、用于支撑患者脊背部的第二支撑块(44)和用于支撑患者腿部的第三支撑块(441),第一支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嵩尤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射阳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