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用部件、护线套以及布线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6883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35
以提供能实现门用部件向门面板的组装性的提高的技术为目的。门用部件具备:护线套,相对于门面板以横穿周缘的一部分的方式组装;和密封条,相对于所述门面板以沿着所述周缘延伸的方式组装。所述护线套包括以在相互不同的朝向开口的方式形成的第1筒部及第2筒部。所述密封条沿着长度方向具有第1端部和第2端部。所述密封条的所述第1端部嵌入到所述第1筒部,所述第2端部嵌入到所述第2筒部。第2端部嵌入到所述第2筒部。第2端部嵌入到所述第2筒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门用部件、护线套以及布线模块


[0001]本公开涉及门用部件、护线套以及布线模块。

技术介绍

[0002]在连接门和车身的布线构件通常安装有护线套。作为该护线套和门面板的组装结构,有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那样使护线套在形成于门面板的贯穿孔中穿过的结构、和例如专利文献2记载的那样沿着门面板的表面配置护线套的结构。因为专利文献2记载的护线套不必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护线套那样在形成于门面板的贯穿孔中穿过,所以也称为无贯穿护线套等。
[0003]另外,为了抑制水向车室内(车内)浸入,通常在门面板沿着门面板的周缘组装有密封条。在护线套是无贯穿护线套的情况下,密封条如专利文献2记载的那样以横穿无贯穿护线套的方式配置于朝向车身侧的表面。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

21722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

2764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5]在密封条和诸如专利文献2的无贯穿护线套组装于门面板的情况下,当密封条先组装于门面板时,需要使无贯穿护线套在门面板与密封条之间穿过。因此,组装性有提高的余地。
[0006]因此,以提供能实现门用部件向门面板的组装性的提高的技术为目的。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07]本公开的门用部件具备:护线套,相对于门面板以横穿周缘的一部分的方式组装;和密封条,相对于所述门面板以沿着所述周缘延伸的方式组装,所述护线套包括以在相互不同的朝向开口的方式形成的第1筒部及第2筒部,所述密封条沿着长度方向具有第1端部和第2端部,所述密封条的所述第1端部嵌入到所述第1筒部,所述第2端部嵌入到所述第2筒部。专利技术效果
[0008]根据本公开,能实现门用部件向门面板的组装性的提高。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门用部件及组装有该门用部件的门面板的示意俯视图。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门用部件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门用部件的主视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门用部件的侧视图。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门用部件的仰视图。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门用部件的后视图。图7是沿着图2的VII

VII线剖切的剖视图。图8是沿着图2的VIII

VIII线剖切的剖视图。图9是图3的区域A1的放大图。图10是沿图9的VII

VII线剖切的剖视图。图11是示出关门状态下的门用部件的剖视图。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门用部件的立体图。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门用部件的分解后视图。图14是沿图13的XIV

XIV线剖切的剖视图。图15是沿图13的XV

XV线剖切的剖视图。图16是示出开门状态下的门用部件的剖视图。图17是示出关门状态下的门用部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1]本公开的门用部件如下。
[0012](1)一种门用部件,具备:护线套,相对于门面板以横穿周缘的一部分的方式组装;和密封条,相对于所述门面板以沿着所述周缘延伸的方式组装,所述护线套包括以在相互不同的朝向开口的方式形成的第1筒部及第2筒部,所述密封条沿着长度方向具有第1端部和第2端部,所述密封条的所述第1端部嵌入到所述第1筒部,所述第2端部嵌入到所述第2筒部。密封条的第1端部嵌入到第1筒部,第2端部嵌入到第2筒部。因此,无论是先组装于门面板的密封条的端部嵌入到后组装于门面板的护线套,还是先组装于门面板的护线套嵌入到后组装于门面板的密封条的端部,都能够以密封条的端部嵌入到护线套的状态将两者组装于门面板。由此,能实现门部件向门面板的组装性的提高。
[0013](2)在(1)的门用部件中,也可以为,在所述护线套中,在所述第1筒部的内表面中的至少车身侧部分形成有在周向延伸的唇,所述唇在关门状态下将所述密封条的所述第1端部的一部分局部地压溃。由此,能实现护线套与密封条之间的密封性的提高。
[0014](3)在(1)或者(2)的门用部件中,也可以为,在所述护线套中,形成有从所述第1筒部的开口部中的车身侧部分朝向所述第1筒部的外侧延伸的凸缘,在关门状态下,所述凸缘与所述密封条的外表面紧贴。由此,能实现护线套与密封条之间的密封性的提高。
[0015](4)在(1)至(3)的任一个门用部件中,也可以为,在所述密封条的所述第1端部及所述第2端部之间有所述密封条中断的区间,在所述护线套设置有密封条代替部,所述密封条代替部取代所述密封条使所述区间止水。由此,能实现密封条的缩短。
[0016](5)在(4)的门用部件中,也可以为,所述密封条代替部具有朝向所述门面板侧突出的朝向门的凸部和朝向车身侧突出的朝向车身的凸部,所述朝向门的凸部及所述朝向车身的凸部连接所述第1筒部及所述第2筒部,并且分别能以压溃的方式弹性变形,所述朝向
门的凸部在所述护线套组装于所述门面板的状态下处于始终被压溃的状态,所述朝向车身的凸部在关门状态下以压溃的方式弹性变形,在开门状态下弹性复原。由此,密封条代替部的止水性提高。
[0017](6)在(4)或者(5)的门用部件中,也可以为,所述门用部件进一步具备穿过所述护线套的布线构件,所述布线构件以与所述密封条代替部重叠的方式在所述护线套的内部穿过。由此,可抑制布线构件干预密封条的压溃,从而密封条的压溃稳定。
[0018](7)在(1)至(6)的任一个门用部件中,也可以为,所述密封条形成为以能从所述第1端部到所述第2端部将所述门面板的周缘包围的方式连在一起。由此,即使密封条为将门面板的周缘包围的环状,也能够将线状的密封条弯曲而原样地使用,不使用无接头环状的密封条就可以解决。
[0019](8)另外,本公开的护线套相对于门面板以横穿周缘的方式组装,所述护线套具备在相互不同的朝向开口的第1筒部及第2筒部,所述第1筒部及所述第2筒部形成为能供密封条的第1端部及第2端部分别嵌入,所述密封条相对于所述门面板以沿着所述周缘的方式组装。密封条的第1端部能嵌入到第1筒部,第2端部能嵌入到第2筒部。因此,无论是先安装于门面板的密封条的端部嵌入到后安装于门面板的护线套,还是后安装于门面板的密封条的端部嵌入到先组装于门面板的护线套,都能够以密封条的端部嵌入到护线套的状态将两者组装于门面板。由此,能实现门部件向门面板的组装性的提高。
[0020](9)另外,本公开的布线模块具备(8)的护线套和穿过所述护线套的布线构件。
[0021][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公开的门用部件、护线套以及布线模块的具体例。此外,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图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0022][实施方式1]以下,对实施方式1的门用部件、护线套以及布线模块进行说明。
[0023]<门&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门用部件,具备:护线套,相对于门面板以横穿周缘的一部分的方式组装;和密封条,相对于所述门面板以沿着所述周缘延伸的方式组装,所述护线套包括以在相互不同的朝向开口的方式形成的第1筒部及第2筒部,所述密封条沿着长度方向具有第1端部和第2端部,所述密封条的所述第1端部嵌入到所述第1筒部,所述第2端部嵌入到所述第2筒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用部件,其中,在所述护线套中,在所述第1筒部的内表面中的至少车身侧部分形成有在周向延伸的唇,所述唇在关门状态下将所述密封条的所述第1端部的一部分局部地压溃。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用部件,其中,在所述护线套中,形成有从所述第1筒部的开口部中的车身侧部分朝向所述第1筒部的外侧延伸的凸缘,在关门状态下,所述凸缘与所述密封条的外表面紧贴。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门用部件,其中,在所述密封条的所述第1端部及所述第2端部之间有所述密封条中断的区间,在所述护线套设置有密封条代替部,所述密封条代替部取代所述密封条使所述区间止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用部件,其中,所述密封条代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森洋和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