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优化扩张的骨锚定植入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牙科、矫形、外科手术或骨成形应用的骨植入物领域,诸如单独的矫形螺钉或具有板的矫形螺钉、牙科植入物或用于关节(诸如例如髋部、肘部、踝部、肩部和膝盖)的韧带植入物、或用于例如椎骨的脊柱植入物。这些应用领域是以示例的方式给出的,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2]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植入物,其在骨组织中的植入通过特别是在骨骼的松质部分中的扩张来稳定。
技术介绍
[0003]骨锚定植入物通常由细长主体组成,该细长主体旨在植入在骨组织中(诸如例如用于牙科应用的颌骨或椎骨中)形成的壳体中。
[0004]重要的是,骨锚定植入物可以容易地引入到骨组织中而不产生损伤,并且骨组织内部的锚定装置是稳定的。实际上,目前的骨植入物装置不允许在不产生比装置本身在骨组织中的尺寸所需更多的裂缝或损伤的情况下进行可靠锚定。需要骨锚定植入物中的固定是可靠的且稳定的,因为当今的许多治疗技术依赖于通常需要锚定在骨组织中的装置保持尽可能不动的骨生长。
[0005]此外,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具有优化扩张的骨锚定植入件,包括:管状主体(2),所述管状主体(2)在具有第一内直径的近侧部分(22)和具有小于所述第一内直径的第二内直径的远侧部分(23)之间延伸,这两个部分限定纵向轴线(L),并且所述第一内直径和所述第二内直径限定所述管状主体(2)的内部轮廓,并且一方面,所述管状主体(2)包括在所述管状主体(2)内部的至少第一螺纹(20),并且另一方面,所述管状主体(2)包括在所述管状主体(2)外部的至少第二螺纹(21),杆(1),所述杆(1)在与所述轴线(L)共线的轴线上在近侧部分(12)和远侧部分(13)之间延伸,并且所述杆(1)一方面沿着所述纵向轴线(L)具有与所述管状主体(2)的所述内部轮廓互补的外部轮廓,并且另一方面具有其螺距相对于所述管状主体(2)的所述第二外螺纹(21)反向的至少一个外螺纹(11),所述植入物可在一方面的静止构造与另一方面的扩张构造之间扩张,在所述静止构造中,抵接机构由于所述管状主体(2)和所述杆(1)的两个螺距的反向而将所述管状主体(2)和所述杆(1)互锁,所述扩张构造通过所述管状主体(2)和所述杆(1)的所述互补的内螺纹和外螺纹的相互致动而获得,所述相互致动引起所述杆(1)穿入所述管状主体(2)中,并且由于至少在远侧部分上比所述管状主体(2)的内直径更大的所述杆(1)的外直径,通过在所述杆(1)穿入所述管状主体(2)内期间所述管状主体(2)的变形,产生所述管状主体(2)的所述扩张,其特征在于所述杆(1)的外部轮廓和所述管状主体(2)的内部轮廓是互补的,使得它们在扩张构造中提供:近侧支承,所述近侧支承由所述杆(1)的所述外直径与所述管状主体(2)的所述内直径的互补性支撑,远侧支承,所述远侧支承由所述管状主体(2)之间的配合支撑,所述管状主体(2)的内直径朝向所述远侧部分变窄直到变得小于所述杆(1)的所述外直径,位于所述远侧支承和所述近侧支承这两个支承之间的“中心”支承,所述“中心”支承通过所述杆(1)的所述外直径和所述管状主体(2)的所述内直径之间的配合来形成,所述配合在所述扩张构造中引起所述管状主体(2)在“中心”水平处的外直径大于所述管状主体(2)在所述近侧支承处的外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主体(2)在所述“中心”水平处的外直径大于所述管状主体(2)在所述远侧支承处的外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远侧支承形成在所述远侧部分(23)的与所述杆(1)的外部轮廓互补的至少一部分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远侧支承由包括顶端(17)的所述远侧部分(13)形成,所述顶端(17)的外部轮廓与所述管状主体(2)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