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页式头皮针固定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6747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合页式头皮针固定保护套,其设有可上下匹配的矩形上盖和矩形下盖,上盖和下盖的左侧边通过铰链连接在一起,使上盖和下盖形成可沿铰链旋转开合的合页式结构。下盖设有下凹半圆槽、下凹矩形槽和一组卡口,下凹矩形槽内设有双面胶贴块,下盖底面设有双面胶贴条。上盖设有上凹半圆槽、上凹矩形槽和一组弹性卡勾,上凹矩形槽内设有凸条。使用时将上盖与下盖打开,将头皮针固定在下盖顶面对应的位置上,然后再将上盖扣合,即可实现对头皮针的针头部分进行夹持式固定和保护。本头皮针固定保护套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使用方便,而且对于单翼针柄或双翼针柄的头皮针均可适用,可有效解决使用过的头皮针针尖外露造成针刺伤害的问题。成针刺伤害的问题。成针刺伤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页式头皮针固定保护套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防止针刺伤的合页式头皮针固定保护套,属于医用器具


技术介绍

[0002]头皮针是临床静脉输液、采血等注射操作中不可或缺的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头皮针在出厂时,针管套有一直径约为2mm塑料套管进行保护,使用头皮针进行穿刺前,拔去此塑料套管即可进行操作。医护人员在静脉穿刺失败需要更换新的头皮针时,原头皮针拔出后需将塑料套管回套,由于此塑料套管直径太细,很难准确把头皮针针头重新套入管内,而且回套过程极易发生针刺伤。
[0003]当患者静脉输液完毕后,往往头皮针原有的塑料套管已被丢弃。为了避免拔出的头皮针针尖裸露而刺伤人,医护人员现行的做法一般是在患者床旁将使用后的头皮针插至输液瓶口或滴壶胶塞处,而后转移至病区处置室再进行医疗废物的二次分拣。但是,由于输液瓶口或滴壶胶塞并不是为头皮针专门设计的,在插入的过程中针尖常常会跑偏而刺伤医护人员手指;而且,插入后的头皮针未完全固定,转移至处置室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松脱而误伤医护人员或周围走动人员;针头未被保护,在处置室对针头进行二次分拣的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页式头皮针固定保护套,其特征是:所述头皮针固定保护套设有可上下匹配的矩形上盖和矩形下盖,上盖和下盖的左侧边通过铰链连接在一起,使上盖和下盖形成可沿铰链旋转开合的合页式结构;所述下盖顶面在左右居中的位置设有水平纵向的下凹半圆槽,下凹半圆槽的前端封闭,后端贯通至下盖后侧面;下盖顶面在下凹半圆槽中部偏后的位置设有与下凹半圆槽形成十字交叉的水平横向宽幅下凹矩形槽,下凹矩形槽的右端贯通至下盖右侧面;下凹半圆槽左右两侧的下凹矩形槽内各固定铺设有一块双面胶贴块,双面胶贴块的下贴面固定粘贴在下凹矩形槽的底面上,双面胶贴块的上贴面设有可撕开的上保护膜;下盖顶面靠近右侧边沿的位置设有一组带勾沿的卡口;下盖的底面还固定铺设有一道双面胶贴条,双面胶贴条的上贴面固定粘贴在下盖的底面上,双面胶贴条的下贴面设有可撕开的下保护膜;所述上盖底面在左右居中的位置设有水平纵向的上凹半圆槽,上凹半圆槽的前端封闭,后端贯通至上盖后侧面;上盖底面在上凹半圆槽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丹燕朱俞欢甘泳江钟瑶陆芸芸黄福辉李成林黄卫红梁雄何杨秋金美凤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