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外科腹腔镜术后换药套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6661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外科腹腔镜术后换药套装,涉及医疗辅助物品技术领域。包括背面透明的外包装袋,外包装袋中部设置有隔膜将外包装袋内部分隔为两个区域,隔膜背面底部与外包装袋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薄膜,薄膜底部填充有碘伏,隔膜顶部分别放置有多个棉球和棉签,隔膜背面位于棉球和棉签放置位置的上方粘贴有塑料镊,隔膜正面一侧放置有多个无菌纱布辅料,隔膜正面另一侧上下分别放置有带孔无菌纱布和垃圾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患者进行使用时能够利用内部的碘伏、棉签和棉球进行伤口的清理,并能利用无菌纱布辅料和带孔无菌纱布对切口处进行覆盖,从而完成换药操作,操作简单、方便,避免反复往返医院增加负担。避免反复往返医院增加负担。避免反复往返医院增加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外科腹腔镜术后换药套装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物品
,具体为一种简易外科腹腔镜术后换药套装。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腹腔镜手术在普外科应用广泛,且手术后患者切口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很多时候,患者出院后仍需要多次换药,目前临床中,对于外科术后患者伤口的换药,多采用医院供应室灭菌的纱布、碘伏棉球和无菌换药碗(包括剪刀、无菌镊子)。
[0003]对于已经出院且切口愈合较好的患者,切口虽未感染,仍需要来到医院或者附近诊所定期换药避免切口感染的发生,对于离医院较远、活动不方便、平时时间少的患者,反复去医院换药将非常不便,增加患者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及经济成本。为了减少患者负担,一种简易外科腹腔镜术后换药套装可极大的方便患者家中自行换药,同时对于想自行家中换药的患者,也免去自己准备各种无菌换药器具、纱布以及碘伏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外科腹腔镜术后换药套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简易外科腹腔镜术后换药套装,包括背面透明的外包装袋,所述外包装袋中部设置有隔膜将外包装袋内部分隔为两个区域,所述隔膜背面底部与外包装袋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薄膜,薄膜底部填充有碘伏,所述隔膜顶部分别放置有多个棉球和棉签,隔膜背面位于棉球和棉签放置位置的上方粘贴有塑料镊,隔膜正面一侧放置有多个无菌纱布辅料,隔膜正面另一侧上下分别放置有带孔无菌纱布和垃圾袋。
[0006]更进一步地,所述无菌纱布辅料包括贴肤区,贴肤区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无菌区,所述第一无菌区为矩形结构。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无菌纱布辅料堆叠有两组放置在隔膜正面的区域中。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带孔无菌纱布包括粘贴区,粘贴区表面中心设置有第二无菌区,所述第二无菌区为圆形结构,第二无菌区的圆心处开设有通孔。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外包装袋为枕形包装袋,外包装袋顶部开设有三角形撕口。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该简易外科腹腔镜术后换药套装,在患者进行使用时能够利用内部的碘伏、棉签和棉球进行伤口的清理,并能利用无菌纱布辅料和带孔无菌纱布对切口处进行覆盖,从而完成换药操作,操作简单、方便,避免反复往返医院增加负担;
[0012]同时,本产品为一次性产品,且专为腹腔镜术后患者使用,且根据切口数目不同可自行组合内置材料规格,内置换药材料均为独立包装,减少浪费。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背面内壁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正面背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无菌纱布辅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带孔无菌纱布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外包装袋;2、隔膜;3、碘伏;4、棉签;5、薄膜;6、棉球;7、塑料镊;8、无菌纱布辅料;801、贴肤区;802、第一无菌区;9、带孔无菌纱布;901、粘贴区;902、第二无菌区;903、通孔;10、垃圾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
[0022]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
[0023]在进行外科腹腔镜手术后,根据疾病不同,切口通常为3

5个,切口长度多为1cm左右,如切除标本较大,需延长一个切口长度至5cm左右,部分患者留置腹腔引流管,在术后需要对切口处进行包扎,并需要进行缝合,为避免伤口出现感染,需要定时的进行换药处理,多采用医院供应室灭菌的纱布、碘伏棉球和无菌换药碗,才用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术后恢复的时间较快,通常不需要等待切口处完全愈合就能出院,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伤口恢复的快慢也不同,因此有些患者在出院后任然需要进行经常的换药来避免伤口的干扰。
[0024]如图1

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简易外科腹腔镜术后换药套装,包括背面透明的外包装袋1,外包装袋1中部设置有隔膜2将外包装袋1内部分隔为两个区域,隔膜2背面底部与外包装袋1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薄膜5,薄膜5底部填充有碘伏3,隔膜2顶部分别放置有多个棉球6和棉签4,隔膜2背面位于棉球6和棉签4放置位置的上方粘贴有塑料镊7,隔膜2正面一侧放置有多个无菌纱布辅料8,隔膜2正面另一侧上下分别放置有带孔无菌纱布9和垃圾袋10,外包装袋1为枕形包装袋,外包装袋1顶部开设有三角形撕口。
[0025]如图4

图5所示,无菌纱布辅料8包括贴肤区801,贴肤区801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无菌区802,第一无菌区802为矩形结构,无菌纱布辅料8堆叠有两组放置在隔膜2正面的区
域中,带孔无菌纱布9包括粘贴区901,粘贴区901表面中心设置有第二无菌区902,第二无菌区902为圆形结构,第二无菌区902的圆心处开设有通孔903。
[0026]需要注意的是,在患者进行使用时能够利用内部的碘伏3、棉签4和棉球6进行伤口的清理,在外包装袋1内部设置有独立的区域承装碘伏3,用于隔离的薄膜5上设置有薄弱区,在需要使用手需要挤压外包装袋1上的碘伏3的位置,薄膜5收到的压力会很大在薄弱区会破裂,从而让棉球6和棉签4吸附碘伏3,方便使用,设置的塑料镊7能够方便对棉球6进行夹取和抹药,塑料镊7为一次性无菌用品,在涂药完毕后利用无菌纱布辅料8和带孔无菌纱布9对切口处进行覆盖,从而完成换药操作,操作简单、方便,避免反复往返医院增加负担,本产品为一次性产品,且专为腹腔镜术后患者使用,且根据切口数目不同可自行组合内置材料规格,内置换药材料均为独立包装,减少浪费。
[0027]需要注意的是,本产品需要根据商家进行定值生产,其内部的碘伏3量以及无菌纱布辅料8和带孔无菌纱布9数量设置可有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外科腹腔镜术后换药套装,包括背面透明的外包装袋(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装袋(1)中部设置有隔膜(2)将外包装袋(1)内部分隔为两个区域,所述隔膜(2)背面底部与外包装袋(1)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薄膜(5),薄膜(5)底部填充有碘伏(3),所述隔膜(2)顶部分别放置有多个棉球(6)和棉签(4),隔膜(2)背面位于棉球(6)和棉签(4)放置位置的上方粘贴有塑料镊(7),隔膜(2)正面一侧放置有多个无菌纱布辅料(8),隔膜(2)正面另一侧上下分别放置有带孔无菌纱布(9)和垃圾袋(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外科腹腔镜术后换药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纱布辅料(8)包括贴肤区(801),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崇沈思思王明辉田学昌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