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6622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包括:一次性套筒状的隔离套,所述隔离套的外端位于火罐口外,内端位于火罐口内,初始状态时,所述隔离套侧壁沿圆周方向顺序褶皱,形成隔离套的外端口径不变,内端口径变小的扁平状结构;安装器,包括外层壳体和内层壳体,所述外层壳体呈圆柱状且下端镂空,所述内层壳体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所述内层壳体固定在所述外层壳体内,所述外层壳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火罐口直径小于所述隔离套的外端直径,所述内层壳体的上端大于所述隔离套的内端被展开时的大小,小于火罐口的大小,所述外层壳体和内层壳体之间具有空隙。适用于各医学院校、医疗机构进行临床操作及教学,易于推广。易于推广。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火罐是传统医学中物理治疗的一种工具,对于火罐的清洁一直是使用者回避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火罐使用后要进行清洗、紫外线杀菌消毒等步骤,目前虽然有一次性火罐,但是成本较高,或者不能够快速敷于火罐口内壁,使用时程序繁琐,包括繁琐的消毒步骤,临床实际操作中,很大限制了火罐的临床应用,具有交叉感染的风险;且经常消毒客观上增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降低工作效率;现代医学的临床操作要求“一人一罐”需面临巨大的人工成本,至今未有办法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不仅能够杜绝火罐和皮肤的反复直接接触,减少火罐使用时接触性感染疾病发病的几率,更重要的是节约了节省了火罐的人工和消毒成本,同时也节约了敷于火罐口内壁的时间。
[000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包括:
[0005]一次性套筒状的隔离套,所述隔离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交叉感染的辅助拔罐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性套筒状的隔离套,所述隔离套的外端位于火罐口外,内端位于火罐口内,初始状态时,所述隔离套侧壁沿圆周方向顺序褶皱,形成隔离套的外端口径不变,内端口径变小的扁平状结构;安装器,包括外层壳体和内层壳体,所述外层壳体呈圆柱状且下端镂空,所述内层壳体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所述内层壳体固定在所述外层壳体内,所述外层壳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火罐口直径小于所述隔离套的外端直径,所述内层壳体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传龙金筱静许柯丽包洁梁宜方剑乔邵晓梅胡胜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