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建筑消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6555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BIM建筑消防装置。所述基于BIM建筑消防装置包括集烟结构,所述集烟结构固定于所述排烟管的侧壁,所述集烟结构包括集烟罩、支管、转子和风扇;吊顶结构,所述吊顶结构固定于所述集烟罩的底面,所述吊顶结构包括吊顶层和集烟孔;除杂结构,所述除杂结构安装于所述集烟罩的内部,所述除杂结构包括支撑盘、压缩盒、收集斗;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固定于所述集烟罩的内部,所述过滤结构包括限制罩、通气孔、抖灰转盘和过滤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BIM建筑消防装置具有能够提高室内排烟速度的优点。室内排烟速度的优点。室内排烟速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建筑消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消防装置的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建筑消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整个居室装饰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居室顶面作适当的装饰,不仅能美化室内环境,还能营造出丰富多彩的室内空间艺术形象。目前写字楼中的吊顶一般采用轻钢龙骨打底,矿棉板封面,并且每隔一定距离会设有换气口。
[0003]在发生火灾时,室内将产生大量浓烟,不仅影响人员呼吸,还会导致人员视线受阻,难以辨别方向,浪费宝贵的逃生时间,最终造成难以预估的损失,大量的浓烟仅靠少量的通风口难以短时间内排干净。如果将其他矿棉板改造成装有排烟系统的吊顶,便能够大大提高室内排烟效果。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基于BIM建筑消防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室内排烟速度的基于 BIM建筑消防装置。
[0006]本技术提供的基于BIM建筑消防装置包括:排烟管1;集烟结构,所述集烟结构固定于所述排烟管的侧壁,所述集烟结构包括集烟罩、支管、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建筑消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烟管(1);集烟结构(2),所述集烟结构(2)固定于所述排烟管(1)的侧壁,所述集烟结构(2)包括集烟罩(21)、支管(22)、转子(24)和风扇(25),所述支管(2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排烟管(1)的侧壁,且所述支管(22)与所述排烟管(1)内部连通,所述集烟罩(21)的顶部固定于所述支管(22)的另一端,且所述支管(22)的内部与所述集烟罩(21)的内部连通,所述转子(24)安装于所述集烟罩(21)的内部,且所述转子(24)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风扇(25)转动连接于所述集烟罩(21)的内部,且所述风扇(25)与所述转子(24)转动连接;吊顶结构(3),所述吊顶结构(3)固定于所述集烟罩(21)的底面,所述吊顶结构(3)包括吊顶层(31)和集烟孔(32),所述吊顶层(31)固定于所述集烟罩(21)的底面,若干所述集烟孔(32)均匀设于所述吊顶层(31)的表面;除杂结构(4),所述除杂结构(4)安装于所述集烟罩(21)的内部,所述除杂结构(4)包括支撑盘(41)、压缩盒(42)、收集斗(43),所述支撑盘(41)固定于所述集烟罩(21)的内壁,所述压缩盒(42)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支撑盘(41)的顶面,所述收集斗(43)固定于所述压缩盒(42)的顶部;过滤结构(5),所述过滤结构(5)固定于所述集烟罩(21)的内部,所述过滤结构(5)包括限制罩(51)、通气孔(52)、抖灰转盘(53)和过滤袋(54),所述限制罩(51)固定于所述集烟罩(21)的内壁,若干所述通气孔(52)均匀设于所述限制罩(51)的表面,若干所述抖灰转盘(53)转动连接于所述通气孔(52)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一倪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森拓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