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功能急救保温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6507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急救保温毯,其包括热充气部,所述热充气部包括热充气层,所述热充气层上下表面分别设置热缓冲层,所述热缓冲层包括上热缓冲层和下热缓冲层,所述热缓冲层表面设置保温套,所述保温套外表面设置由聚合物薄膜和金属反射层组成的可拆式外套,所述热充气层通过热充气管连接热充气装置;所述可拆式外套底部纵向设置对称的担架孔套,所述担架孔套内穿过担架,所述担架孔套之间横向分布拖带。孔套之间横向分布拖带。孔套之间横向分布拖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多功能急救保温毯


[0001]本技术属于急救装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急救保温毯。

技术介绍

[0002]失温,是户外第一死亡原因;失温,也叫做低温症,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些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预防和缓解失温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块保温毯;无论山上,水中,在很多救援新闻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被救援者身披银色或者金色的一层“塑料布”,这就是救援保温毯的一种,通过聚合物薄膜和金属反射层,减缓身体热量的流逝。除了救援队,在有经验的户外团队中,飞机,轮船中也会携带保温救生毯以备不时之需;
[0003]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现有急救保温毯功能单一,从而导致影响急救、预防和缓解失温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急救保温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现有技术存在现有急救保温毯功能单一,从而导致影响急救、预防和缓解失温的问题。
[0005]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多功能急救保温毯,包括热充气部,所述热充气部包括热充气层,所述热充气层上下表面分别设置热缓冲层,所述热缓冲层包括上热缓冲层和下热缓冲层,所述热缓冲层表面设置保温套,所述保温套外表面设置由聚合物薄膜和金属反射层组成的可拆式外套,所述热充气层通过热充气管连接热充气装置;
[0006]所述可拆式外套底部纵向设置对称的担架孔套,所述担架孔套内穿过担架,所述担架孔套之间横向分布拖带
[0007]进一步,所述热充气装置包括热充气电路,所述热充气电路包括中控电路A0101,所述中控电路A010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于温控检测电路A0201,其第二输入端连接于气流检测电路A0301,其第一输出端连接于温控电路A0601,所述温控电路A0601连接于加热驱动电路A0701,所述加热驱动电路A0701连接于加热器电路A0801;
[0008]所述热充气电路还包括选择电路A0401,所述选择电路A0401一输出端连接于手动电路A0501,其另一输出端连接于温控电路A0601,所述手动电路A0501连接于加热器电路A0801。
[0009]进一步,所述中控电路A0101包括中控器U0101,所述中控器U0101第一输出端连接于温度输出端TEMP,其第二输出端连接于流量检测端FLOW,其输出端连接于温度控制端CTL。
[0010]进一步,所述温控检测电路A0201包括温度检测器U0201,所述温度检测器U0201的输出端连接于上拉电阻R0201的一端,并连接于温度输出端TEMP,VCC电源端和接地端通过电容C0201相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气流检测电路A0301包括由热敏电阻VR0301、热敏电阻VR0302、电阻R0301以及电阻R0302组成的电桥平衡结构,所述热敏电阻VR0301和热敏电阻VR0302的公共端连接于流量检测端FLOW,所述电阻R0301和电阻R0302的公共端接地,所述气流检测电路接近于热气源流体。
[0012]进一步,所述选择电路A0401包括拨码开关U0401,所述拨码开关U040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于CTL端,其第一输入端接地,所述拨码开关U0401的第三输入端和第三输出端分别并接于电源开关KL0501两端。
[0013]进一步,所述手动电路A0501包括电源开关KL0501,所述电源开关KL0501一端连接于加热驱动电路A0701的输出端,其另一端连接于电阻R0501的一端,所述电阻R0501的另一端连接于220V电源的一端,所述220V电源的另一端连接于加热器电路A0801的回路端以及加热驱动电路A0701的回路端。
[0014]进一步,所述温控电路A0601包括晶体管Q0601,所述晶体管Q0601基极连接于中控器U0101的温度控制端CTL,并连接于上拉电阻R0601,其集电极接地,其发射极连接于继电器线圈S0601

M的一端,所述继电器线圈S0601

M的另一端接VCC电源端,所述VCC电源端通过电容C0601与接地端连接,并连接于二极管D0601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0601的负极连接于升压变压器T0601的初级一端,所述升压变压器T0601的初级另一端接地,所述升压变压器T0601的次级两端分别连接于加热驱动电路A0701的两个输入端。
[0015]进一步,所述加热驱动电路A0701包括继电器线圈S0701

M,所述继电器线圈S0701

M一端连接于继电器开关S0701

J的一端,所述继电器线圈S0701

M的另一端和继电器开关S0701

J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温控电路A0601的两个输出端,并继电器开关S0701

J的另一端连接于手动电路A0501的一输入端,并继电器线圈S0701

M的另一端连接于加热器电路A0801的一输入端。
[0016]进一步,所述加热器电路A0801包括加热器M0801,所述加热器M0801与继电器开关S0701

J并接于加热驱动电路A0701的两个输出端之间,以及串联手动电路A0501的220V电源之间。
[0017]有益技术效果:
[0018]1、本专利采用所述热充气部包括热充气层,所述热充气层上下表面分别设置热缓冲层,所述热缓冲层包括上热缓冲层和下热缓冲层,所述热缓冲层表面设置保温套,所述保温套外表面设置由聚合物薄膜和金属反射层组成的可拆式外套,所述热充气层通过热充气管连接热充气装置;所述可拆式外套底部纵向设置对称的担架孔套,所述担架孔套内穿过担架,所述担架孔套之间横向分布拖带,由于本保温毯采用热充气层上下表面分别设置热缓冲层,所述热缓冲层包括上热缓冲层和下热缓冲层,所述热缓冲层表面设置保温套,保温毯本质上是一张覆盖金属涂层的膜,可反射高达97%的热辐射,承受温度范围大,成本低、重量轻,实现了(1)保温:保温毯顾名思义就要保持温暖,在感觉到寒冷的时候,将其裹在身上或易受冻的部位,可以反射人体散发出来的热量,达到保温的效果;同时,采用所述保温套外表面设置由聚合物薄膜和金属反射层组成的可拆式外套,由于聚合物薄膜和金属反射层具有反光的效果,因此实现了(2)反光:野外遇难时,将保温毯裹在身上,利用其反光的作用帮助救援人员寻找目标;同时,通过保温毯的基础结构与所述热充气层通过热充气管连接热充气装置的结合,实现了(3)急救:体温下降会加剧受伤者的伤情,包裹保温毯对伤患
者是一种保护。另外,当看到伤患者身上包裹了保温毯,提示此人已经受伤并且经过了初级急救,医务人员会优先对其做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伤患者得救的机会就增加。一起使用,能应对极端环境;同时,通过所述可拆式外套底部纵向设置对称的担架孔套,所述担架孔套内穿过担架,所述担架孔套之间横向分布拖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功能急救保温毯,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充气部,所述热充气部包括热充气层,所述热充气层上下表面分别设置热缓冲层,所述热缓冲层包括上热缓冲层和下热缓冲层,所述热缓冲层表面设置保温套,所述保温套外表面设置由聚合物薄膜和金属反射层组成的可拆式外套,所述热充气层通过热充气管连接热充气装置;所述可拆式外套底部纵向设置对称的担架孔套,所述担架孔套内穿过担架,所述担架孔套之间横向分布拖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急救保温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充气装置包括热充气电路,所述热充气电路包括中控电路A0101,所述中控电路A010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于温控检测电路A0201,其第二输入端连接于气流检测电路A0301,其第一输出端连接于温控电路A0601,所述温控电路A0601连接于加热驱动电路A0701,所述加热驱动电路A0701连接于加热器电路A0801;所述热充气电路还包括选择电路A0401,所述选择电路A0401一输出端连接于手动电路A0501,其另一输出端连接于温控电路A0601,所述手动电路A0501连接于加热器电路A08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急救保温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电路A0101包括中控器U0101,所述中控器U0101第一输出端连接于温度输出端TEMP,其第二输出端连接于流量检测端FLOW,其输出端连接于温度控制端CTL。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急救保温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检测电路A0201包括温度检测器U0201,所述温度检测器U0201的输出端连接于上拉电阻R0201的一端,并连接于温度输出端TEMP,VCC电源端和接地端通过电容C0201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急救保温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检测电路A0301包括由热敏电阻VR0301、热敏电阻VR0302、电阻R0301以及电阻R0302组成的电桥平衡结构,所述热敏电阻VR0301和热敏电阻VR0302的公共端连接于流量检测端FLOW,所述电阻R0301和电阻R0302的公共端接地,所述气流检测电路接近于热气源流体。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急救保温毯,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电路A0401包括拨码开关U0401,所述拨码开关U040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于CTL端,其第一输入端接地,所述拨码开关U0401的第三输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莉翟文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