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扫描联合区域成像的病理数字切片生成方法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6490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扫描联合区域成像的病理数字切片生成方法与系统,通过激光3D扫描病理切片获取组织薄片3D数据,分析切片有效区域,规划最短扫描路径和每个途径点的扫描焦距,采用显微扫描平台扫描有效区域并保存为专用文件,查看数字切片时,将有效区域图像根据所在位置组合为完整数字切片,空白区域以透明图层填充。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方法和系统具有扫描效率高、图像清晰、文件存储容量小的优势。文件存储容量小的优势。文件存储容量小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扫描联合区域成像的病理数字切片生成方法与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学病理学领域,具体涉及病理切片数字化。

技术介绍

[0002]病理切片是将组织脱水包埋处理后,削切为厚度均匀的薄片,染色后封装在玻片表面,常用于组织结构、细胞形态的镜下观察,以明确疾病类型。病理切片为物理玻片,通过高倍显微镜扫描可实现切片的数字化。病理数字切片便于存储和数据交换,已广泛应用于病理远程会诊、病理切片数字化归档、人工智能识别等场景。
[0003]目前,病理切片数字化通常采用20X或40X显微镜物配合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镜进行逐行扫描(线扫描方式)或逐块拍照(面扫描方式),通过拼接扫描或拍照所得图像分片获得病理全视野数字切片(Whole Slide Image,WSI)。在开始扫描前,病理数字切片扫描仪中配置的摄像头会拍摄病理切片全景照,根据全景照中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等数据判断扫描区域,并计算显微镜扫描对焦焦点和焦距。然而,使用该方法获取扫描区域和焦点焦距存在以下技术缺陷:1、扫描范围冗余:摄像头拍照获取扫描区域是通过计算前景与背景对比度差异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扫描联合区域成像的病理数字切片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病理切片上的组织薄片进行3D数据采集:采用微型激光传感器垂直扫描病理切片,记录病理切片上组织薄片x,y,z轴的3D数据和组织薄片中心点所在位置坐标;S2、扫描路径和对焦距离规划:根据S1步骤采集所得组织薄片x,y,z轴的3D数据和组织薄片中心点所在位置坐标,计算组织薄片每个最小可分辨区域所对应x,y轴位置和z轴对焦距离,规划数字切片图像分片扫描路径和每个途径点的对焦距离;S3、图像分片扫描:采用显微镜扫描平台按照S2步骤规划的扫描路径和对焦距离扫描数字切片图像分片;S4、数字切片文件保存:拼接数字切片图像分片,生成数字切片局部图像,保存扫描结果为专用格式文件;S5、数字切片图像构建:根据每一个局部图像中心点处于病理数字切片的x,y轴坐标位置组合生成完整病理数字切片图像,局部图像之间的空白部分以透明图层填充至完整数字切片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扫描联合区域成像的病理数字切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所述微型激光传感器工作类型为漫反射型线扫描式,基准扫描距离为50mm,z轴扫描高度为2.6mm,x轴扫描宽度为18mm,激光波长为405nm,激光器功率为4.8mW,z轴扫描精度为0.1μm,x轴扫描精度为1μm,轮廓数据间隔20μm,轮廓数据数量1000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扫描联合区域成像的病理数字切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规划数字切片图像分片扫描路径采用Bellman

Ford算法计算扫描多个数字切片图像分片之间的最短路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扫描联合区域成像的病理数字切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所述显微镜扫描平台z轴移动精度为0.1μm,x、y轴移动精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今施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徕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