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644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16
一种托盘结构,用以设置于机箱的第一导引柱,包含托架、滑片、第二导引柱、轴套及把手。托架包含底板及侧墙。侧墙立于底板且具有第一导引槽。滑片可移动地设置于侧墙。滑片具有斜向沟槽及第二导引槽。斜向沟槽与第一导引槽呈一夹角,且彼此有至少部分重叠以用以供第一导引柱穿过。第二导引柱设置于侧墙上,且穿过第二导引槽并可相对滑片移动。轴套可转动地套住第二导引柱,且位于第二导引槽内。把手设置于滑片上以带动滑片相对于侧墙的移动。滑片透过轴套的转动可相对于第二导引柱移动,并透过斜向沟槽可相对于第一导引柱移动。沟槽可相对于第一导引柱移动。沟槽可相对于第一导引柱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托盘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托盘结构,特别是一种具有轴套的托盘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服务器的机箱中常需要安装多个机板,以满足现今对服务器的多样需求。为了方便维修或更换机板,有些机板会放置在可升降的托盘上,由托盘内固定的插销件穿过可移动的滑槽,来达到托盘的可升降功能。
[0003]然而,在升降托盘时,可能会导致插销件与滑槽壁面的摩擦,造成托盘的升降过程不平顺,甚至有可能造成插销件或滑槽壁面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托盘结构,以解决先前技术中升降托盘的过程不平顺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所揭露的托盘结构,用以组装于一机箱内。托盘结构包含一托架、一滑片、一第二导引柱、一轴套以及一把手。托架用以设置于机箱内。托架包含一底板以及一侧墙。侧墙立于底板,且侧墙具有一第一导引槽。滑片可移动地设置于侧墙。滑片具有一斜向沟槽以及一第二导引槽。斜向沟槽与第一导引槽呈一夹角。斜向沟槽与第一导引槽有至少部分重叠,以用以供机箱的一第一导引柱穿过斜向沟槽与第一导引槽。第二导引柱设置于侧墙上,第二导引柱穿过第二导引槽,且滑片透过第二导引槽可相对于第二导引柱移动。轴套可转动地套住第二导引柱,且轴套位于第二导引槽内。把手设置于滑片上,以带动滑片相对于侧墙的移动。滑片透过轴套的转动可相对于第二导引柱移动,并透过斜向沟槽可相对于第一导引柱移动,其中滑片相对于第二导引柱移动的方向相异于滑片相对于第一导引柱移动的方向。
[0006]根据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托盘结构,由于轴套可相对滑片转动,使得滑片与轴套之间为转动的线接触,避免了滑片与第二导引柱之间移动的面接触,从而减少了滑片相对于侧墙移动时的摩擦力,使得能平顺地操作托盘结构的移动。
[0007]以上关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以示范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并且提供本专利技术的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所绘示的托盘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09]图2是图1的托盘结构的侧视剖面图。
[0010]图3是图1的托盘结构的局部侧视剖面图。
[0011]图4是图2的托盘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0012]图5与图6是图1的托盘结构的把手的作动示意图。
[0013]图7是图1的托盘结构的前视示意图。
[0014]图8是图7的托盘结构的把手的分解示意图。
[0015]图9与图10是图7的把手的卡扣结构的作动示意图。
[0016]元件标号说明
[0017]1:托盘结构
[0018]100:托架
[0019]110:底板
[0020]111:开口
[0021]120:侧墙
[0022]120a:第一侧墙
[0023]120b:第二侧墙
[0024]121:第一导引槽
[0025]200:滑片
[0026]201:斜向沟槽
[0027]202:直向沟槽
[0028]203:第二导引槽
[0029]204:第三导引槽
[0030]300:把手
[0031]310:侧臂部
[0032]311:通孔
[0033]320:握持部
[0034]330:卡扣机构
[0035]331:连接部
[0036]3311:第一端
[0037]3312:第二端
[0038]3312a:倾斜面
[0039]332:第一扣部
[0040]3321:导斜面
[0041]333:第二扣部
[0042]3331:导斜面
[0043]334:操作件
[0044]335:第一弹性件
[0045]336:第二弹性件
[0046]400:第二导引柱
[0047]500:轴套
[0048]600:第三导引柱
[0049]2:机箱
[0050]21:第一导引柱
[0051]RC:转动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0052]以下将说明有关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请参照图1至图6,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所绘示的托盘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托盘结构的侧视剖面图,图3是图1的托盘结构的局部侧视剖面图,图4是图2的托盘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且图5与图6是图1的托盘结构的把手的作动示意图。
[0053]在本实施例中,托盘结构1用以组装于例如应用于服务器的一机箱2内,其中服务器例如可用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运算、边缘运算(edge computing),亦可当作5G服务器、云端服务器或车联网服务器使用。托盘结构1包含一托架100、二个滑片200以及一把手300。
[0054]托架100用以设置于机箱2内,且包含一底板110以及二个侧墙120。底板110用以装载机箱2的电子组件,如机板(未另绘示)。侧墙120分别立于底板110的相对两侧。二个滑片200分别可移动地设置于二个侧墙120上。把手300包含二个侧臂部310以及一握持部320。侧臂部310分别可移动地设置于二个滑片200上且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二个侧墙120上。握持部320设置于二个侧臂部310之间。由于托盘结构1在靠近二个侧墙120的两侧结构大致上相同,因此以下仅就其中一侧的结构来进行说明。
[0055]侧墙120具有多个第一导引槽121。滑片200具有多个斜向沟槽201以及多个直向沟槽202。第一导引槽121的数量、斜向沟槽201的数量与直向沟槽202的数量皆相同。第一导引槽121与斜向沟槽201呈一夹角。第一导引槽121与斜向沟槽201有至少部分重叠,以用以供机箱2的一第一导引柱21穿过第一导引槽121与斜向沟槽201。斜向沟槽201分别与直向沟槽202相连,且斜向沟槽201与直向沟槽202相连的一端位于斜向沟槽201远离直向沟槽202的一端与底板110之间。直向沟槽202的长轴方向实质上相同于第一导引槽121的长轴方向。直向沟槽202的长轴方向与第一导引槽121的长轴方向皆朝向底板110。也可以说,直向沟槽202与第一导引槽121皆为垂直方向延伸的槽体。
[0056]托盘结构1更包含多个第二导引柱400以及多个轴套500。滑片200更包含多个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引槽203。第二导引柱400的数量、轴套500的数量与第二导引槽203的数量皆相同。第二导引柱400设置于侧墙120上,第二导引柱400穿过滑片200的第二导引槽203,且滑片200透过第二导引槽203可相对于第二导引柱400移动。轴套500可转动地套住第二导引柱400,且轴套500位于第二导引槽203内并与第二导引槽203的壁面接触。
[0057]托盘结构1更包含一第三导引柱600。滑片200更具有一第三导引槽204。把手300的侧臂部310具有一通孔311。第三导引柱600设置于侧墙120上,且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托盘结构,用以组装于一机箱内,包含:一托架,用以设置于所述机箱内,所述托架包含一底板以及一侧墙,所述侧墙立于所述底板,且所述侧墙具有一第一导引槽;一滑片,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侧墙,所述滑片具有一斜向沟槽以及一第二导引槽,所述斜向沟槽与所述第一导引槽呈一夹角,且所述斜向沟槽与所述第一导引槽有至少部分重叠,以用以供所述机箱的一第一导引柱穿过所述斜向沟槽与所述第一导引槽;一第二导引柱,设置于所述侧墙上,所述第二导引柱穿过所述第二导引槽,且所述滑片透过所述第二导引槽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导引柱移动;一轴套,可转动地套住所述第二导引柱,且所述轴套位于所述第二导引槽内;以及一把手,设置于所述滑片上,以带动所述滑片相对于所述侧墙的移动;其中,所述滑片透过所述轴套的转动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导引柱移动,并透过所述斜向沟槽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导引柱移动,其中所述滑片相对于所述第二导引柱移动的方向相异于所述滑片相对于所述第一导引柱移动的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三导引柱,其中所述滑片更具有一第三导引槽,所述把手具有一通孔,所述第三导引柱设置于所述侧墙上且穿过所述滑片的所述第三导引槽与所述把手的所述通孔,所述把手透过所述第三导引槽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滑片,所述把手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侧墙上,且所述把手相对于所述侧墙的转动,透过所述把手相对于所述滑片的移动,转变为所述滑片相对于所述侧墙的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滑片更具有一直向沟槽,所述直向沟槽与所述斜向沟槽相连,所述直向沟槽的长轴方向实质上相同于所述第一导引槽的长轴方向,且所述直向沟槽的长轴方向朝向所述底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底板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导引槽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把手包含一侧臂部、一握持部以及一卡扣机构,所述侧臂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侧墙,使得所述把手在一初始位置与一抬升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侧墙转动,所述握持部设置于所述侧臂部,所述卡扣机构具有一第一扣部,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怡君杨俊英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