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升压交流桥式变流器的无源元件集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适用于升压交流桥式变流器的无源元件集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相比传统电路拓扑利用大电容通过两级或三级电路进行交流转交流电能转换,该升压交流桥式变流器只使用了单级电路就实现了交流转交流电能转换,从而有效减小了电路元件数量、提高了电路功率密度并提升了电路可靠性。然而,该升压交流桥式变流器使用了大量体积庞大且重量笨重的无源元件,这无疑显著增加了装置的尺寸和体积。因此,本专利技术引入了柔性多层带材无源元件集成技术,将一个滤波电感、两个滤波电容、两个串联谐振电感、两个串联谐振电容、两个并联谐振电容和两个变压器全部集成在一组E
‑
I
‑
E
‑
E型磁芯中,可以显著减小无源元件所占体积以提高该变流器的功率密度,其在电动汽车充电领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
[0003]本专利技术面向一种适用于升压交流桥式变流器的无源元件集成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为电网电流和输出电流提供了自然环流通路;(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升压交流桥式变流器的无源元件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柔性多层带材集成绕组、第二柔性多层带材集成绕组、第三柔性多层带材集成绕组、第四柔性多层带材集成绕组、第五柔性多层带材集成绕组和第六柔性多层带材集成绕组、第一E型磁芯、第一I型磁芯、第二E型磁芯和第三E型磁芯;第一E型磁芯位于第一I型磁芯上方且与第一I型磁芯相对接触设置、第二E型磁芯位于第一I型磁芯下方且与第一I型磁芯相对接触设置、第三E型磁芯位于第二E型磁芯下方且与第二E型磁芯相对接触设置,第一E型磁芯左右磁柱和第二E型磁芯左右磁柱分别与第一I型磁芯之间设有气隙、第三E型磁芯左右磁柱与第二E型磁芯之间设有气隙;第一柔性多层带材集成绕组1和第三柔性多层带材集成绕组分别绕制在第一E型磁芯的左右磁柱上、第二柔性多层带材集成绕组和第五柔性多层带材集成绕组分别绕制在第二E型磁芯的左右磁柱上、第四柔性多层带材集成绕组和第六柔性多层带材集成绕组分别绕制在第三E型磁芯的左右磁柱上;所述的第一柔性多层带材集成绕组由里到外依次排列为第一绝缘带材、第一导体带材、第一电介质带材和第二导体带材;所述的第二柔性多层带材集成绕组由里到外依次排列为第二绝缘带材、第三导体带材、第二电介质带材和第四导体带材;所述的第三柔性多层带材集成绕组由里到外依次排列为第三绝缘带材、第五导体带材、第三电介质带材、第六导体带材、第四绝缘带材和第七导体带材;所述的第四柔性多层带材集成绕组由里到外依次排列为第五绝缘带材、第八导体带材、第四电介质带材和第九导体带材;所述的第五柔性多层带材集成绕组由里到外依次排列为第六绝缘带材、第十导体带材、第五电介质带材和第十一导体带材;所述的第六柔性多层带材集成绕组由里到外依次排列为第七绝缘带材、第十二导体带材、第六电介质带材、第十三导体带材、第八绝缘带材和第十四导体带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升压交流桥式变流器的无源元件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体带材左端口与电源正极相连,其右端口与第一开关管漏极相连;所述的第二导体带材左端口悬空不接入电路,其右端口分别与第五导体带材右端口、第六导体带材右端口和第二开关管源极共同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三导体带材左端口分别与第十导体带材左端口、第一开关管源极、第二开关管漏极、第三开关管源极和第四开关管漏极共同连接在一起,其右端口悬空不接入电路;所述的第四导体带材左端口悬空不接入电路,其右端口分别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