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组件及通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628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天线组件及通讯设备,利用多个支脚将第一辐射臂和第二辐射臂间隔设置于基板的一侧,使得天线组件形成了一个容置空间。由此,一方面,通过馈电支脚、接地支脚和稳固支脚即可实现第一辐射臂和第二辐射臂与基板的电性连接以及固定。节省了天线组件的制造成本以及组装成本。另一方面,辐射部和基板形成的容置空间可以用于布置通讯设备的其他零部件,使得通讯设备的内部更加紧凑,体积更小。体积更小。体积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组件及通讯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通讯
,尤其涉及一种天线组件及通讯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普及,通讯设备上布设的天线也越来越多的。因此,使得天线的成本不断增加,同时对通讯设备上的空间的占用也愈加明显。尤其对于PIFA天线而言,通常会将其布设在支撑件上,以使得天线能够在三维空间上具有稳定的结构。如何减少天线对空间的占用,同时降低天线的布设成本,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组件及通讯设备,利用多个支脚对第一辐射臂和第二辐射臂进行支撑,使天线的成本和对空间的占用同时降低。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组件包括:基板,包括馈电点、接地点和稳固点;辐射部,包括第一辐射臂、第二辐射臂、馈电支脚、接地支脚和至少一个稳固支脚,馈电支脚与馈电点连接,接地支脚与接地点连接,稳固支脚与稳固点固接;其中,第一辐射臂和第二辐射臂通过馈电支脚、接地支脚和稳固支脚架设于基板一侧面,第一辐射臂和第二辐射臂由馈电支脚向不同方向延伸,第一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组件包括:基板(2),包括馈电点(21)、接地点(22)和稳固点(23);辐射部(1),包括第一辐射臂(11)、第二辐射臂(12)、馈电支脚(13)、接地支脚(14)和至少一个稳固支脚(15),所述馈电支脚(13)与所述馈电点(21)连接,所述接地支脚(14)与所述接地点(22)连接,所述稳固支脚(15)与所述稳固点(23)固接;其中,所述第一辐射臂(11)和所述第二辐射臂(12)通过所述馈电支脚(13)、所述接地支脚(14)和所述稳固支脚(15)架设于所述基板(2)一侧面,所述第一辐射臂(11)和所述第二辐射臂(12)由所述馈电支脚(13)向不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辐射臂(11)与所述第二辐射臂(12)的谐振频率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部(1)为薄壁件;所述第一辐射臂(11)和所述第二辐射臂(12)的厚度方向与所述基板(2)的板面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臂(11)和所述第二辐射臂(12)具有边缘(16);所述馈电支脚(13)、所述接地支脚(14)和所述稳固支脚(15)由所述边缘(16)向所述基板(2)弯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部(1)具有豁口(17),所述豁口(17)位于所述第二辐射臂(12),且由所述边缘(16)向所述第二辐射臂(12)中部凹陷;所述馈电支脚(13)、所述接地支脚(14)和所述稳固支脚(15)位于所述豁口(17)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臂(11)和所述第二辐射臂(12)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二辐射臂(12)具有相对的第一纵缘(121)和第二纵缘(122),所述第一纵缘(121)和所述第二纵缘(122)与所述第二辐射臂(12)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馈电支脚(13)和所述接地支脚(14)与所述第一纵缘(121)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稳固支脚(15)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稳固支脚(151);所述第一稳固支脚(1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博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