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斗臂车金属臂安全距离智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6241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58
本申请提供一种绝缘斗臂车金属臂安全距离智能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绝缘斗臂车金属臂上的发射主机和设置于绝缘斗臂车驾驶室内的接收主机,通过发射主机内的电场感应模块检测金属臂周围电场数据,并通过通信发射模块向接收主机发射电场信号,接收主机内的通信接收模块接收电场信号,接收端单片机获取电场数据,并与预设阈值对比,当电场数据大于预设阈值,即证明绝缘斗臂车金属臂与外部带电体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通过声光报警模块发声、发光报警,从而提醒操作斗臂车人员注意,及时操作斗臂车退回,保证安全距离。保证安全距离。保证安全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绝缘斗臂车金属臂安全距离智能检测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安全距离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绝缘斗臂车金属臂安全距离智能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绝缘斗臂车通常指带有工作斗、绝缘臂、液压控制系统和接地线的高空作业车,可以将作业人员直接送入作业位置,从而避免了高空队落风险,减少了作业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
[0003]带电体在其周围存在强电场的电感应,会使附近的导体产生电感应,附近的空气也在电场中被极化,而且随电压等级越高极化越强,所以要保持安全距离,因此,配网带电作业要求绝缘斗臂车在作业过程中金属臂与带电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例如10kV绝缘斗臂车在作业过程中金属臂与带电体保持0.9米的安全距离。
[0004]目前主要依靠作业人员目测估计工作斗与带电体的距离,在实际作业时,首先,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无法时刻注意金属臂与带电体保持安全距离,其次,作业人员在操作斗臂车的同时还要注意金属臂与带电体的距离,对作业人员体力、精神消耗较大,导致作业效率降低,并且,作业人员无法准确估算距离,无法保证安全距离充足,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斗臂车金属臂安全距离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绝缘斗臂车金属臂上的发射主机和设置于绝缘斗臂车控制室内的接收主机;所述发射主机包括发射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发射壳体内的电场感应模块、发射端单片机和通信发射模块,所述电场感应模块、发射端单片机和通信发射模块依次串联;所述电场感应模块具有感应天线,所述感应天线的感应端伸出所述发射壳体,所述电场感应模块用于检测金属臂周围电场数据;所述发射端单片机用于接收所述电场数据并生成第一电场信号;所述通信发射模块具有发射电线,所述发射电线的发射端伸出所述发射壳体,所述通信发射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场信号转换成无线信号并发送给所述接收主机;所述接收主机包括接收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接收壳体内的通信接收模块、接收端单片机和声光报警模块,所述通信接收模块、接收端单片机和声光报警模块依次串联;所述通信接收模块具有接收天线,所述接收天线的接收端伸出所述接收壳体,所述通信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场信号并转换成第二电场信号;所述接收端单片机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场信号并得到所述电场数据,所述接收端单片机还用于将所述电场数据与预设阈值对比,当电场数据大于预设阈值向所述声光报警模块发送报警电信号;所述声光报警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报警电信号并进行报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距离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光报警模块包括蜂鸣器和指示灯,所述接收壳体上设有与所述蜂鸣器相对应的声孔,所述接收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指示灯对应的灯孔,所述指示灯贯穿所述灯孔;所述接收端单片机与所述蜂鸣器电连接,所述接收端单片机通过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蜂鸣器发声报警;所述接收端单片机与所述指示灯电连接,所述接收端单片机通过第二控制器控制所述指示灯发光报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距离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主机还包括按键模块,所述按键模块设置于所述接收壳体内,所述接收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按键模块相应的按键通孔,所述按键模块的按键贯穿所述按键通孔;所述接收端单片机与所述按键模块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龙李劲松雷波董亮张富荣杨韩王腾张屹番禹刘正科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德宏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