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蒸氨后造气冷凝水处理的厌氧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6210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蒸氨后造气冷凝水处理的厌氧塔,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包含塔体、底部布水器、沼气收集管、下部三相分离器、上部三相分离器、出水堰、沼气水封罐和底部排泥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二级三相气液分离效果显著增强,上部三相分离区流速远小于下部分离区,混合液在此有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大部分COD在下部分离区已去除,上部分离区产气量少,不会产生很大的水流湍动,接近于平流状态;这些特点有利于颗粒污泥的沉降和保留,强化了传质效率,也减少了污泥的流失量。也减少了污泥的流失量。也减少了污泥的流失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蒸氨后造气冷凝水处理的厌氧塔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蒸氨后造气冷凝水的厌氧塔,属于水处理


技术介绍

[0002]煤化工行业的造气污水,蒸氨后COD值和氨氮值,仍然达不到排放标准,仍需采用生化法进行处理,经中间水池调质后,送入厌氧塔,在厌氧塔内利用厌氧菌的作用,使有机物发生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利于后续好氧系统的处理。
[0003]第一代厌氧塔的厌氧污泥与废水废料完全混合在一起,污泥在塔内停留时间与废水的停留时间相同,因此,污泥在厌氧塔内浓度低,废水在厌氧塔内停留十几天,处理效果差,不能经济的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
[0004]第二代厌氧塔,在塔内加入了固体填料,使微生物附着在填料表面,免于水力冲刷而保留下来,使厌氧处理高浓度污水的停留时间从几天十几天缩短到几小时或几天,在低温、冲击负荷等不利条件下,仍可保持良好稳定性;但第二代厌氧塔的缺陷依旧明显:对于进水,无法采用高的水力水量,有机负荷也不可能太高,厌氧塔的负荷和产气率受到限制。
[0005]因此,提供一种用于蒸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蒸氨后造气冷凝水处理的厌氧塔,其特征在于:包含塔体、底部布水器、沼气收集管、下部三相分离器、上部三相分离器、出水堰、沼气水封罐和底部排泥装置;所述塔体内装有厌氧污泥;底部布水器位于塔体的底部,底部布水器与外界采用管道连接;沼气收集管从塔体的底部一通到塔体的顶部;下部三相分离器位于厌氧塔的中下部;上部三相分离器位于厌氧塔的中上部;出水堰位于上部三相分离器的上方,厌氧塔的侧壁,通过管道与下一阶段连接;沼气水封罐位于厌氧塔的顶部,下部与沼气收集管相连接;底部排泥装置位于厌氧塔侧壁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苗苗张泽华马永跃张甲亮董晓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明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