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承台和型钢梁钢筋排布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型钢梁与桩承台钢结构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桩承台和型钢梁钢筋排布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型钢梁一般用于受力较大或用做转换托着楼层上面的柱子,因此型钢梁与桩承台交汇处的节点受力复杂配筋较多。如转换型钢梁,转换梁设计时一般都是与框柱或者剪力墙连接,普遍是混凝土梁或者预应力混凝土梁。转换型钢梁要托着楼层上面的柱,因此节点受力较大配筋较多,在桩和承台处的节点钢筋排布更复杂,型钢梁更大,导致现场焊接,安装施工面有限,常常出现钢筋排布不开、型钢与钢筋打架的情况(即钢筋的布设与型钢梁或型钢抗剪键存在干涉),施工质量难以保证,无法满足施工要求。
[0003]传统的施工方案中,在钢筋打架的区域,一般可采取预留套筒和现场焊接的连接形式解决,通常型钢梁组装焊接完成后,梁底纵筋通过连接板双面焊接,承台底筋使用套筒焊接在型钢抗剪件上,桩纵筋使用套筒焊接在抗剪件上,位于型钢梁底部的承台钢筋先铺设,绑扎完成的梁底筋和型钢梁一起吊装。
[0004]但使用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承台和型钢梁钢筋排布结构,包括竖直方向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桩(1)和水平方向设置的混凝土钢梁(2),以及位于混凝土桩(1)上部和混凝土钢梁(2)之间的桩承台(3);所述桩承台(3)内设置有型钢抗剪键(4),所述型钢抗剪键(4)的下部锚固连接钢筋混凝土桩(1),所述型钢抗剪键(4)的侧部连接有型钢梁(5),所述型钢梁(5)浇筑于所述混凝土钢梁(2)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桩(1)、混凝土钢梁(2)和桩承台(3)之间的下部外侧面与型钢抗剪件(4)之间依次锚固设置桩纵筋(6)、承台底筋(7)和梁底筋(8),与型钢梁(5)打架部分的所述桩纵筋(6)和承台底筋(7)均与型钢梁(2)不连接,与型钢抗剪键(4)打架部分的所述梁底纵筋(8)与型钢抗剪键(4)不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承台和型钢梁钢筋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纵筋(6)锚固设置钢筋混凝土桩(1)内,在所述桩纵筋(6)的上端沿水平方向弯折形成纵筋锚固部(61),所述纵筋锚固部(61)锚固连接在混凝土钢梁(2)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承台和型钢梁钢筋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底筋(7)包括竖向底筋(71)和横向底筋(72),所述竖向底筋(71)沿竖直方向锚固连接钢筋混凝土桩(1)和桩承台(3),所述横向底筋(72)沿水平方向锚固连接桩承台(3)和混凝土钢梁(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承台和型钢梁钢筋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底纵筋(8)包括竖向底纵筋(81)和横向底纵筋(82),所述竖向底纵筋(81)锚固连接钢筋混凝土桩(1)和桩承台(3),所述横向底纵筋(82)锚固连接混凝土钢梁(2)和桩承台(3)。5.一种桩承台和型钢梁钢筋排布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步骤一,根据型钢梁(5)的尺寸设计,处理钢筋混凝土桩(1)顶部的桩纵筋(6);步骤二,根据型钢抗剪键(4)的尺寸设计,处理桩承台(3)处承台底筋(7);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西良,吕桂阳,梁汝鸣,姜远达,张洪达,庞振,刘洋,张波,祝人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