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机分体的电动流体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6121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泵机分体的电动流体泵,包括储液瓶、安装于所述储液瓶内的泵体及安装于所述储液瓶顶部的电动出液机,所述泵体设有液缸活塞,所述电动出液机设有与所述液缸活塞连接的可拆装的活塞连杆,所述活塞连杆的中心设有流体流道,所述电动出液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安装有驱动所述活塞连杆上下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外壳顶部的内侧设有与所述流体流道连接的转接头,所述活塞连杆的顶部套设于所述转接头的内侧,所述转接头连接有一可拆装的出液嘴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实现自动出液或出泡,出液嘴无需上下运动,出液精确稳定,使用方便,出液效果好,没有弹簧等金属部件浸泡在液体中,液体不被污染,适用于各种液体。适用于各种液体。适用于各种液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机分体的电动流体泵


[0001]本技术涉及喷液泵
,具体涉及一种泵机分体的电动流体泵。

技术介绍

[0002]人们日常使用的沐浴露、洗手液等容器上一般是设置手按泵将容器内的液体抽取出来,使用时,用手按压容器顶部的按压头,活塞在按压头的作用力下压缩气缸内液体,液体通过管体从出液嘴抽取出来,松开对按压头的按压,而按压头在弹簧作用力下向上复位,但由于出液时出液嘴上下运动,若液体一次使用量较大时,须按压多次才能达到所需用量,不利于稳定出液与出液量的控制,且弹簧长期浸泡在液体中,容易被液体腐蚀,导致按压出液效果不佳,同时会释放出有害物质,液体被污染,影响使用安全性,另外当前电动出液机的模式都是泵机一体,成本高,可靠性差,不能满足消费者使用要求。因此,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安心的泵机分体的电动流体泵。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泵机分体的电动流体泵,包括储液瓶、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机分体的电动流体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瓶、安装于所述储液瓶内的泵体及安装于所述储液瓶顶部的电动出液机,所述泵体设有液缸活塞,所述电动出液机设有与所述液缸活塞连接的可拆装的活塞连杆,所述活塞连杆的中心设有流体流道,所述电动出液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安装有驱动所述活塞连杆上下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外壳顶部的内侧设有与所述流体流道连接的转接头,所述活塞连杆的顶部套设于所述转接头的内侧,所述转接头连接有一可拆装的出液嘴组件,所述外壳的前侧安装有一感应窗口,所述外壳内的前侧设有一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设有与所述感应窗口对应的感应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机分体的电动流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瓶的顶部螺接有瓶盖,所述瓶盖的顶部螺接于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活塞连杆底部的外侧套设有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机分体的电动流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设有出液缸,所述出液缸设有与所述出液嘴组件连通的出液孔,所述流体流道与所述出液缸连通,所述活塞连杆的顶部设有活塞头,所述活塞头套设于所述出液缸的内侧,所述活塞头的外侧套设有活塞头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机分体的电动流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嘴组件包括出液嘴及套设于所述出液嘴内侧的出液连接管,所述出液连接管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发泡网与第二发泡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机分体的电动流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窗口与所述外壳一体成型。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贤智董小友何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奥立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