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建立与数据传输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676027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5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隧道建立与数据传输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方面针对支持不可靠传输的隧道进行改进,允许客户端配置该隧道传输非可靠数据包时的重传次数,使得在隧道传输非可靠数据包失败的情况下,能够根据客户端配置的重传次数对隧道中传输失败的非可靠数据包进行重传处理,从而在隧道链路上实现丢包重传,提升基于隧道的数据传输性能;另一方面提供基于长短包头信息的隧道建立方法,解决传统隧道建立过程中因建立隧道的控制帧丢失或者与数据报文发生乱序等导致隧道报文在隧道服务器上被丢弃或者阻塞的问题,与此同时,节约隧道包头的开销,降低数据传输消耗的资源,提高数据传输效率。提高数据传输效率。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建立与数据传输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隧道建立与数据传输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互联网领域中,在传输层主要采用的通信协议包括面向连接的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和无连接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与TCP相比,UDP的传输效率较高,但是可靠性比不上TCP。
[0003]快速UDP网络连接(Quick UDP Internet Connection,QUIC)是一种基于UDP的传输协议,QUIC吸纳了很多与TCP类似的属性,还有安全传输协议(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加密,将它们置于UDP传输之上的应用层中,同时兼具TCP和UDP的优点,能够很好地解决传输层和应用层面临的各种需求,包括处理更多的连接,安全性和低延迟等。
[0004]随着QUIC的发展,还将QUIC协议与隧道技术进行了融合,可以在QUIC连接上创建隧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应用于隧道客户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响应第一客户端的隧道建立请求,在所述第一客户端和第一服务器之间建立承载数据传输的第一隧道;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下发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用于所述第一隧道传输非可靠数据包时的重传次数;在所述第一隧道传输非可靠数据包失败的情况下,通过获取所述配置信息中的重传次数,在所述第一隧道中对传输失败的非可靠数据包进行重传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获取所述配置信息中的重传次数,在所述第一隧道中对传输失败的非可靠数据包进行重传处理,包括:在从所述配置信息中获取的重传次数位于预设次数区间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隧道中对传输失败的非可靠数据包进行重传;若对所述传输失败的非可靠数据包进行重传的次数达到从所述配置信息中获取的重传次数时仍未传输成功,则终止对所述传输失败的非可靠数据包的重传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从所述配置信息中获取的重传次数为所述次数区间之外的第二预留值时,在所述第一隧道中对所述传输失败的非可靠数据包进行重传,直至传输成功为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控制流中的可靠数据包,将所述配置信息中的重传次数同步给隧道服务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第一隧道传输非可靠数据包的过程中,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下发的更新信息,所述更新信息中包括新的重传次数;将所述配置信息中的重传次数更新为所述新的重传次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第一隧道的传输时延的变化幅度大于设定变化幅度阈值时,向所述第一客户端上报所述第一隧道的传输时延,以供所述第一客户端根据所述第一隧道的传输时延更新重传次数;或者响应所述第一客户端的时延获取请求,向所述第一客户端上报所述第一隧道的传输时延,以供所述第一客户端根据所述第一隧道传输时延更新重传次数。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第一客户端的隧道建立请求,在所述第一客户端和第一服务器之间建立承载数据传输的第一隧道,包括:响应第一客户端的隧道建立请求,获取所述第一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并在本端进行隧道资源的初始化,以得到第一隧道的标识信息;向隧道服务器发送携带第一包头信息的第一非可靠传输包,所述第一包头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一隧道的标识信息,以供所述隧道服务器进行所述第一隧道与所述第一服务器之间的转发映射关系的建立和所述第一非可靠传输包的转发处理。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接收到所述隧道服务器针对任一所述第一非可靠数据包返回的确认消息之后,在所述第一隧道中传输携带第二包头信息的第二非可靠数据包;
所述第二包头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隧道的标识信息,以供所述隧道服务器根据所述转发映射关系进行所述第二非可靠数据的转发处理。9.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客户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生成用于第一隧道传输非可靠数据包时的重传次数,所述第一隧道是在第一客户端与第一服务器之间承载数据传输的隧道;向隧道客户端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含所述重传次数,以供所述隧道客户端在所述第一隧道传输非可靠数据包失败的情况下,通过获取所述配置信息中的重传次数,在所述第一隧道中对传输失败的非可靠数据包进行重传处理。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用于第一隧道传输非可靠数据包时的重传次数,包括:在应用层采用可靠传输协议,且第一传输时延与第二传输时延的差值大于设定差值阈值的情况下,生成用于第一隧道传输非可靠数据包时的重传次数;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时延是所述第一客户端与所述第一服务器之间的传输时延,所述第二传输时延是所述隧道客户端与隧道服务器之间的传输时间。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应用层采用可靠传输协议,且第一传输时延与第二传输时延的差值大于设定差值阈值的情况下,生成用于第一隧道传输非可靠数据包时的重传次数,包括:在应用层采用可靠传输协议,且第一传输时延与第二传输时延的差值大于设定差值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传输时延和所述第二传输时延,生成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馥榕刘彦梅张佳兴赵武张渊博陈文韬章玖海周瑞祺郭虹宇刘婷
申请(专利权)人: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