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沿海地区的低矮村镇节能房屋及建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6007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村镇建筑结构领域,提供了一种适于沿海地区的低矮村镇节能房屋及建造方法,采用现浇边缘构件约束一体化单排配筋预制墙板;预制墙板两侧及顶部出筋,出筋伸入边缘构件钢筋网中,浇筑边缘构件时会一并浇入混凝土中,实现预制构件的有效连接。预制墙板在保证承载力、刚度的同时可显著提高结构整体的装配化程度,整体性、抗震性能好;外墙板保温一体化设计提高结构节能效果且能够提升结构的耐久性,实现低碳宜居。采用该种结构体系能够提高施工质量,使村镇建筑向工业化方向发展,其耐久性、居民接受程度较钢结构更优,施工便捷性、能源节约性较砌体结构更优,能够有效的缩短施工工期、减少施工现场湿作业并大幅节约建造及运维成本。约建造及运维成本。约建造及运维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于沿海地区的低矮村镇节能房屋及建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村镇建筑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于沿海地区的低矮村镇节能房屋及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沿海地区因良好的气候条件与地理位置,适宜人类居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对居住条件改善的需求十分强烈,尤以住房基础较为薄弱的村镇地区更为明显。以山东省为例,目前沿海村镇地区居民住房仍以自建单层砖石砌体结构为主,建造劳动强度大、保温隔热性能难以保证,且抗震性能较差。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节能减排降耗、新型建筑工业化、美丽村居建设等相关政策的推行,装配化建造节能建筑观念深入人心,对于房屋的施工便捷、结构安全与环境友好的要求越来越高。
[0003]结合沿海地区的特点,钢结构易腐蚀、建造成本高,传统砌体结构现场砌筑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施工工期长。因此,针对沿海地区新民居建设需求,亟需提供一种建造成本低、耐久性能好、保温节能且抗震安全性能优异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于沿海地区的低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沿海地区的低矮村镇节能房屋,包括房屋基础(1),其特征在于:板端构造柱(2)、内墙板搭接柱(3)、外墙板(4)、内墙板(5)和叠合楼板(6)组成,其中板端构造柱(2)由板端构造柱混凝土(21)、板端构造柱纵筋(22)和板端构造柱箍筋(23)组成;外墙板(4)由外墙板混凝土(41)、外墙板纵向钢筋(42)和外墙板水平钢筋(43)组成,其外侧设置有外墙板外附保温板(44);内墙板搭接柱(3)由内墙板搭接柱混凝土(31)和内墙板搭接柱纵筋(32)组成;内墙板(5)由内墙板混凝土(51)、内墙板纵向钢筋(52)和内墙板水平钢筋(53)组成;叠合楼板(6)由预制叠合底板(61)和底板上方的后浇层(62)组成,且后浇层内设置有附加钢筋(63);板端构造柱(2)分为外墙构造柱和内墙构造柱,两者结构相同,其中仅外墙构造柱外侧设置有板端构造柱外附保温板(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于沿海地区的低矮村镇节能房屋,其特征在于:外墙板纵向钢筋(42)、外墙板水平钢筋(43)以及内墙板纵向钢筋(52)和内墙板水平钢筋(53)均采用单排双向配筋的方式,钢筋在板厚度方向居中布置,钢筋间距为200

25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于沿海地区的低矮村镇节能房屋,其特征在于:外墙板(4)和内墙板(5)的两端及上部出筋,出筋长度为100mm,外墙板(4)的水平钢筋向室外方向弯折、竖向钢筋向室内外两侧交错弯折;内墙板(5)的水平钢筋、竖向钢筋均向室内外两侧交错弯折,弯折角度均为135
°
,弯钩长度不小于5d。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于沿海地区的低矮村镇节能房屋,其特征在于:外墙板(4)和内墙板(5)的厚度为140mm,外墙板外附保温板的厚度为1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于沿海地区的低矮村镇节能房屋,其特征在于:外墙板(4)和内墙板(5)在距离板顶20mm处设两条水平筋(71),水平筋的钢筋间距为80mm,该水平筋两端均不出头;之后采用三角箍筋(72)将上述水平筋(71)与外墙板或内墙板内最上方的水平钢筋绑扎形成三角形钢筋网,用以防止预制墙板顶部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被压碎。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少杰慈梦尧周道孙雷王志磊孙建行孙宏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