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充电设备的多路充电实现电路、方法及充电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676000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充电设备的多路充电实现电路、方法及充电设备,通过为每个协议电路设置至少一个电压输出接口及对应的电压提供电路,并通过协议电路检测接入协议电路的电压输出接口的受电设备发送的电压协议信号,再根据接收到的电压协议信号,确定受电设备所需的电压反馈至对应的电压提供电路,使得电压提供电路输出与受电设备匹配的功率段的电压并通过协议电路的电压输出接口输出给受电设备,从而实现多种受电设备的快充,且互不干扰及不再局限于固定型号的受电设备,提高了电路的适用性,满足多种应用场景。满足多种应用场景。满足多种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充电设备的多路充电实现电路、方法及充电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充电设备的多路充电实现电路、方法及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越发成熟及社会的快速进步,智能设备越来越智能,用户使用智能设备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其电量消耗的也越来越快,而为了满足用户使用智能设备的需求,智能设备的充电功率也逐步提升,市面上出现了快充设备,以满足智能设备的快充需求。
[0003]然而,实践发现,现有的快充设备每次只能接入一个智能设备且所接入的智能设备是固定型号,且目前人均实际拥有多个智能设备,现有的快充设备远远无法满足用户的快速需求。因此,提出一种能够实现应用于多种智能设备快充的技术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0004]专利技术数据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充电设备的多路充电实现电路,能够同时对多种受电设备快充,且不再局限于固定型号。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充电设备的多路充电实现电路,所述多路充电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充电设备的多路充电实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充电实现电路包括至少一个电压提供电路及至少一个协议电路,每个所述电压提供电路均对应一个所述协议电路,每个所述协议电路均对应至少一个电压输出接口,每个所述电压输出接口用于电连接受电设备,且每个所述电压输出接口输出的功率各不相同,其中:每个所述电压提供电路的电压提供端电连接该电压提供电路对应的所述协议电路的电压输出接口的电压端,每个所述协议电路的通信端电连接该协议电路的电压输出接口的通信端;每个所述协议电路的电压反馈端电连接对应的所述电压提供电压的电压反馈端,每个所述协议电路的电源端用于电连接电压提供端,所述电压提供端包括所述电压提供电路或者其他电压提供端;对于任一所述协议电路,所述协议电路,用于检测接入所述协议电路的电压输出接口的受电设备发送的电压协议信号,并根据所述电压协议信号确定所述受电设备所需的电压,以及将所述受电设备所需的电压反馈至所述电压提供电路,以触发所述电压提供电路输出所述受电设备所需的电压并通过所述协议电路的电压输出接口输出给所述受电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充电设备的多路充电实现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协议电路的数量大于1时,所有所述协议电路的协议端进行电连接,当每个所述协议电路的电压输出接口均接入所述受电设备时,所有所述协议电路互相之间通过预先确定出的功率分配方式及其电压输出接口所接入的所述受电设备发送的电压协议信号,分配对应功率的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于充电设备的多路充电实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电压提供电路包括第一电压提供电路和第二电压提供电路,其中:所述第一电压提供电路包括降压芯片(U1)、MOS管(Q3)、MOS管(Q4)、电阻(R6)、电阻(R11)、电感(L1)及电容(EC8),其中:所述降压芯片(U1)的电源端和所述MOS管(Q3)的漏极均用于电连接交直流转换电路,所述MOS管(Q3)的栅极通过所述电阻(R6)电连接所述降压芯片(U1)的高驱动端,所述MOS管(Q3)的源极分别电连接所述降压芯片(U1)的开关端、所述MOS管(Q4)的漏极及所述电感(L1)的一端;所述MOS管(Q4)的栅极通过所述电阻(R11)电连接所述降压芯片(U1)的低驱动端,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EC8)及对应的所述协议电路的电压输出接口的电压端;所述第二电压提供电路包括降压芯片(U3)、MOS管(Q14)、MOS管(Q15)、电阻(R73)、电阻(R74)、电感(L2)及电容(EC10),其中:所述降压芯片(U3)的电源端和所述MOS管(Q14)的漏极均用于电连接交直流转换电路,所述MOS管(Q14)的栅极通过所述电阻(R73)电连接所述降压芯片(U3)的高驱动端,所述MOS管(Q14)的源极分别电连接所述降压芯片(U3)的开关端、所述MOS管(Q15)的漏极及所述电感(L2)的一端;所述MOS管(Q15)的栅极通过所述电阻(R74)电连接所述降压芯片(U3)的低驱动端,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EC10)及对应的所述协议电路的电压输出接口的电压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充电设备的多路充电实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协议电路包括第一协议电路和第二协议电路,所述第一协议电路包括协议芯片(U2)及第一
输出保护模块,所述第一输出保护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器件和限流单元,其中: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协议电路的电压输出接口的保护端及所述协议芯片(U2)的通信端,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协议芯片(U2)的第一电压端;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三端分别电连接所述限流单元的一端和所述协议芯片(U2)的电流检测正端,所述限流单元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协议芯片(U2)的电流检测负端及用于接地;其中,所述开关器件包括MOS管,所述限流单元包括限流电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充电设备的多路充电实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协议电路包括协议芯片(U4)及第二输出保护模块,所述第二输出保护模块包括MOS管(Q16)、MOS管(Q17)、电阻(RS4)及电阻(RS5),其中:所述MOS管(Q16)的漏极分别电连接对应的所述电压提供电路的电压提供端及所述MOS管(Q17)的漏极,所述MOS管(Q16)的源极分别电连接所述协议芯片(U4)的第一放电检测端及对应的第一电压输出接口的电压端,所述MOS管(Q16)的栅极电连接所述协议芯片(U4)的第一放电控制端;所述MOS管(Q17)的源极电连接对应的第二电压输出接口的电压端,所述MOS管(Q17)的栅极电连接所述协议芯片(U4)的第二放电控制端;所述电阻(RS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输出接口的电压保护端和所述协议芯片(U4)的第一电流检测正端;所述电阻(RS4)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协议芯片(U4)的第一电流检测负端及用于接地;所述电阻(RS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输出接口的电压保护端和所述协议芯片(U4)的第二电流检测正端;所述电阻(RS5)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协议芯片(U4)的第二电流检测负端及用于接地。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科翔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今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