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立式泵轴间用卡环筒式联轴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5885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52
一种新型立式泵轴间用卡环筒式联轴器结构属于立式悬吊泵机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联轴圆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圆筒沿中轴线左右分成第一分剖件和第二分剖件,所述第一分剖件和所述第二分剖件上均设置有沉孔和丝孔,所述第一分剖件和所述第二分剖件在所述沉孔和所述丝孔内通过第一螺钉垫圈组和第二螺钉垫圈组连接,所述第一分剖件和所述第二分剖件轴向对称设置有键槽,所述第一分剖件和所述第二分剖件通过上轴键与上分轴进行键连接,所述第一分剖件和所述第二分剖件通过下轴键与下分轴进行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连接质量可靠,可广泛适用于动力传动联接及需频繁变频转速且在介质中湿态运行的悬吊长轴立式泵场合。吊长轴立式泵场合。吊长轴立式泵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立式泵轴间用卡环筒式联轴器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立式悬吊泵机械
,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立式泵轴间用卡环筒式联轴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联轴器是用来联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部件,在立式液下离心泵系统中较普遍使用的是刚性凸缘联轴器和夹壳式联轴器。 传统的刚性凸缘联轴器是将两个半联轴节用普通平键分别与两轴连接,然后用螺栓将两个半联轴节连成一体,被连接传动轴的轴向固定依靠轴端紧固螺栓来实现,其上、下半联轴节各需要一只紧固螺栓和一个垫板实现与传动轴的轴向固定,不仅在结构上加长了联轴节的轴向长度,而且紧固螺栓存在松脱隐患;夹壳联轴器应用分半卡环结构,虽然可以大大提高轴向承载力,也很好地解决了轴向定位问题,但在下轴组合件质量很大或频繁变频调整转速的情况下,夹壳式联轴器的紧固螺栓在湿式状态下存在容易松动、脱扣,给上、下轴的对中连接、定位及运行稳定带来事故隐患。另外,如果应用到介质中湿态运行的悬吊长轴立式泵场合下,现有联轴器也会存在着沉积物堆积而难以处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立式泵轴间用卡环筒式联轴器结构;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连接质量可靠,安装方便,对其所连接的轴无损伤,可广泛适用于动力传动联接及需频繁变频转速且在介质中湿态运行的悬吊长轴立式泵场合。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立式泵轴间用卡环筒式联轴器结构,包括联轴圆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圆筒沿中轴线左右分成第一分剖件和第二分剖件,所述第一分剖件和所述第二分剖件上均设置有沉孔和丝孔,所述第一分剖件和所述第二分剖件在所述沉孔和所述丝孔内通过第一螺钉垫圈组和第二螺钉垫圈组连接,所述第一分剖件和所述第二分剖件轴向对称设置有键槽,所述第一分剖件和所述第二分剖件通过上轴键与上分轴进行键连接,所述第一分剖件和所述第二分剖件通过下轴键与下分轴进行键连接,所述上分轴与所述下分轴不接触,所述上分轴在所述联轴圆筒内的一端连接有上双半圆形卡环,所述下分轴在所述联轴圆筒内的一端连接有下双半圆形卡环,所述上双半圆形卡环和所述下双半圆形卡环均与所述联轴圆筒的内孔配合,所述联轴圆筒上下两端分别套装并连接设置有上固定保护套和下固定保护套,所述上固定保护套与所述下固定保护套均与所述联轴圆筒的外表面过渡配合。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上分轴在所述联轴圆筒外的一端过盈套装有上挡水圈,所述上挡水圈镶装在所述上固定保护套上部,所述下分轴在所述联轴圆筒外的一端过盈套装有下挡水圈,所述下挡水圈镶装在所述下固定保护套上部。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上分轴和所述下分轴在所述联轴圆筒内的一端均设置有轴头凸台和环形槽,所述上双半圆形卡环与所述下双半圆形卡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环形槽过渡配合。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轴头凸台的外径均大于所述上双半圆形卡环的内径和所述下双半圆形卡环的内径。
[0009]进一步地,所述沉孔和所述丝孔在所述第一分剖件和第二分剖件对称分布,所述第一螺钉垫圈组与第二螺钉垫圈组上下交错对称布置将所述第一分剖件和第二分剖件连接。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结构紧凑,通过二合一的联轴圆筒、上双半圆形卡环、下双半圆形卡环、上固定保护套和下固定保护套可以增加抗扭转强度;通过固定保护套可以提升其安全性与可靠性,实现双保护作用;通过设置挡水圈解决沉积物(如盐等)堆积极难处理的问题;通过对称布置的第一螺钉垫圈组与第二螺钉垫圈组可以解决组件平衡问题,保证使用过程中无振动,平稳运行。
附图说明
[0012]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图1的A

A向剖面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上分轴(下分轴)端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的上双半圆形卡环(下双半圆形卡环)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记: 1为联轴圆筒、2为第一分剖件、3为第二分剖件、4为沉孔、5为丝孔、6为第一螺钉垫圈组、7为第二螺钉垫圈组、8为键槽、9为上轴键、10为上分轴、11为下轴键、12为下分轴、13为上双半圆形卡环、14为下双半圆形卡环、15为上固定保护套、16为下固定保护套、17为上挡水圈、18为下挡水圈、19为轴头凸台、20为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结合附图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新型立式泵轴间用卡环筒式联轴器结构,包括联轴圆筒1,联轴圆筒1可以先通过机械加工或线切割等方法沿中轴线左右分成第一分剖件2和第二分剖件3。
[0019]第一分剖件2和第二分剖件3上均设置有沉孔4和丝孔5,沉孔4和丝孔5在第一分剖件2和第二分剖件3上对称分布,第一分剖件2和第二分剖件3在沉孔4和丝孔5内通过第一螺钉垫圈组6和第二螺钉垫圈组7连接,通过对称布置的第一螺钉垫圈组6与第二螺钉垫圈组7可以解决组件平衡问题,保证使用过程中无振动,平稳运行。
[0020]第一分剖件2和第二分剖件3轴向对称设置有键槽8,第一分剖件2和第二分剖件3通过上轴键9与上分轴10进行键连接,第一分剖件2和第二分剖件3通过下轴键11与下分轴12进行键连接,上分轴10与下分轴12不接触,是整个联轴圆筒1将上分轴10和下分轴12联接
到一起。
[0021]上分轴10在联轴圆筒1内的一端设置有轴头凸台19和环形槽20,上双半圆形卡环13与上分轴10的环形槽20过渡配合,下分轴12在联轴圆筒1内的一端也设置有轴头凸台19和环形槽20,下双半圆形卡环14与下分轴12的环形槽20过渡配合,轴头凸台19的外径均大于上双半圆形卡环13的内径和下双半圆形卡环14的内径,保证上双半圆形卡环13和下双半圆形卡环14在上分轴10和下分轴12上的位置相对稳定性,上双半圆形卡环13和下双半圆形卡环14均与联轴圆筒1的内孔配合。
[0022]联轴圆筒1上下两端分别套装设置有上固定保护套15和下固定保护套16,上固定保护套15与下固定保护套16均与联轴圆筒1的外表面过渡配合并通过螺丝连接在联轴圆筒1上。
[0023]上分轴10在联轴圆筒1外的一端过盈套装有上挡水圈17,上挡水圈17镶装在上固定保护套15上部,下分轴12在联轴圆筒1外的一端过盈套装有下挡水圈18,下挡水圈18镶装在下固定保护套16上部,通过上挡水圈17和下挡水圈18来解决在介质中湿态运行时沉积物(如盐等)堆积而难以处理的问题。
[0024]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技术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受限于本技术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立式泵轴间用卡环筒式联轴器结构,包括联轴圆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圆筒(1)沿中轴线左右分成第一分剖件(2)和第二分剖件(3),所述第一分剖件(2)和所述第二分剖件(3)上均设置有沉孔(4)和丝孔(5),所述第一分剖件(2)和所述第二分剖件(3)在所述沉孔(4)和所述丝孔(5)内通过第一螺钉垫圈组(6)和第二螺钉垫圈组(7)连接,所述第一分剖件(2)和所述第二分剖件(3)轴向对称设置有键槽(8),所述第一分剖件(2)和所述第二分剖件(3)通过上轴键(9)与上分轴(10)进行键连接,所述第一分剖件(2)和所述第二分剖件(3)通过下轴键(11)与下分轴(12)进行键连接,所述上分轴(10)与所述下分轴(12)不接触,所述上分轴(10)在所述联轴圆筒(1)内的一端连接有上双半圆形卡环(13),所述下分轴(12)在所述联轴圆筒(1)内的一端连接有下双半圆形卡环(14),所述上双半圆形卡环(13)和所述下双半圆形卡环(14)均与所述联轴圆筒(1)的内孔配合,所述联轴圆筒(1)上下两端分别套装并连接设置有上固定保护套(15)和下固定保护套(16),所述上固定保护套(15)与所述下固定保护套(16)均与所述联轴圆筒(1)的外表面过渡配合。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迎旭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工业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