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承重梁,包括承重柱,承重柱呈正四边形,承重柱顶部通过水平校准安装装置安装有主梁板,主梁板两端分别通过次梁板安装装置安装有次梁板,承重柱外壁设有调节支撑次梁板的调节支撑装置;水平校准安装装置包括套设于承重柱顶端的安装台,设于安装台顶部的水平校准部件,以及设于其中一个主梁板底部的第一水平检测部件;次梁板安装装置包括对称设于主梁板两侧外壁的安装板,设于安装板侧壁的活动安装部件,设于主梁板、次梁板底部的二次固定部件,以及设于次梁板底部的第二水平检测部件;调节支撑装置包括套设于承重柱外壁的支撑板,以及套设于承重柱外壁的升降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便于水平安装的钢结构承重梁。构承重梁。构承重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承重梁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建筑工程的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承重梁。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梁钢、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承重梁安装的水平度直接影响承重梁的承重效果,但在实际安装时且难以确保承重梁的水平度。
[0003]根据申请号为CN201920911930.0的专利文献所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承重梁可知,该装置包括所述承重梁的下表面设置有接地桩,所述承重梁的上端设置有承重杆,且承重杆设置有四个,所述承重梁通过承重杆与屋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杆与屋顶下表面的连接处设置有定位块,所述承重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加强杆,所述承重梁的外壁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孔,且安装孔设置有四个,所述承重梁的外壁上设置有承接杆,所述承接杆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帽,所述承重梁通过承接杆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帽的内部设置有隔板,且隔板设置有两个。
[0004]上述专利中的装置通过添加承重杆以及加强杆的结构便于提高承重梁的承重效果,但不便于水平安装承重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承重梁,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承重梁,包括承重柱,所述承重柱呈正四边形,所述承重柱顶部通过水平校准安装装置安装有主梁板,所述主梁板两端分别通过次梁板安装装置安装有次梁板,所述承重柱外壁设有调节支撑所述次梁板的调节支撑装置;
[0008]所述水平校准安装装置包括套设于所述承重柱顶端的安装台,设于所述安装台顶部的水平校准部件,以及设于其中一个所述主梁板底部的第一水平检测部件;
[0009]所述次梁板安装装置包括对称设于所述主梁板两侧外壁的安装板,设于所述安装板侧壁的活动安装部件,设于所述主梁板、次梁板底部的二次固定部件,以及设于所述次梁板底部的第二水平检测部件;
[0010]所述调节支撑装置包括套设于所述承重柱外壁的支撑板,以及套设于所述承重柱外壁且位于所述支撑板顶部的升降部件。
[0011]优选的,所述安装台通过多个第一螺栓与所述承重柱顶端固定。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螺栓便于对安装台进行固定安装。
[0012]优选的,所述水平校准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台顶部的半球形套壳,嵌设于所述半球形套壳内的第一活动球,以及一端焊接所述第一活动球外壁、另一端通过安装部件固
定连接所述主梁板底部的多个第一连轴。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水平校准部件便于主梁板安装时进行水平校准。
[0013]优选的,所述安装部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连轴靠近所述主梁板一端的安装块,以及贯穿所述安装块且延伸至所述主梁板内的第二螺栓。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安装部件便于对主梁板进行安装。
[0014]优选的,所述所述安装台顶部对称设有多个调节所述水平校准部件的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包括对称设于所述安装台顶部的定位块,设于所述安装台顶部且位于其中一个所述定位块一侧的转动电机,一端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定位块、另一端贯穿另一个所述定位块延伸至所述转动电机执行端的轴管,以及一端连接所述轴管外壁、另一端连接所述安装块底部的调节绳。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调节部件便于调节主梁板的水平度。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水平检测部件包括设于所述主梁板底部的水平仪,以及设于所述主梁板底部且与所述水平仪位置相对应的摄像头,所述第二水平检测部件与第一水平检测部件结构相同。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水平检测部件便于对主梁板安装的水平度进行检测,通过第二水平检测部件便于对次梁板安装的水平度进行检测。
[0016]优选的,所述活动安装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板侧壁的球形套壳,对称设于所述球形套壳侧壁的定位孔,设于所述球形套壳侧壁的调节槽,嵌设于所述球形套壳内的第二活动球,以及一端穿过所述调节槽焊接所述第二活动球、另一端通过第三螺栓与所述次梁板连接的第二连轴。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活动安装部件便于对次梁板进行安装。
[0017]优选的,所述二次固定部件包括设于所述主梁板、次梁板底部的加固板,贯穿所述加固板与所述主梁板、次梁板相连接的多个第六螺栓,以及一端连接所述加固板顶部、另一端贯穿所述球形套壳以及第二活动球的插销。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二次固定部件便于对次梁板进行二次固定。
[0018]优选的,所述升降部件包括对称设于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伸缩缸,以及设于所述伸缩缸执行端的活动框。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升降部件便于带动活动框升降。
[0019]优选的,所述活动框两侧外壁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通过第四螺栓与所述活动框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五螺栓与所述次梁板连接。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支撑杆便于对次梁板进行支撑。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本专利技术中的装置便于水平安装承重梁。
[002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水平校准安装装置实现对主梁板进行水平安装,水平校准安装装置中通过第一螺栓便于对安装台进行固定安装,通过水平校准部件便于主梁板安装时进行水平校准,通过安装部件便于对主梁板进行安装,通过调节部件便于调节主梁板的水平度,通过第一水平检测部件便于对主梁板安装的水平度进行检测,通过第二水平检测部件便于对次梁板安装的水平度进行检测;
[0023]通过次梁板安装装置实现对次梁板进行安装,次梁板安装装置中通过活动安装部件便于对次梁板进行安装,通过二次固定部件便于对次梁板进行二次固定;
[0024]通过调节支撑装置实现对次梁板进行调节支撑,调节支撑装置中通过升降部件便于带动活动框升降,通过支撑杆便于对次梁板进行支撑。
[0025]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轴侧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水平校准安装装置整体结构爆炸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次梁板安装装置整体结构爆炸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调节支撑装置整体结构爆炸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前视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0032]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0033]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34]附图说明:10、承重柱;101、主梁板;102、次梁板;20、水平校准安装装置;21、安装台;211、第一螺栓;22、水平校准部件;221、半球形套壳;222、第一活动球;223、第一连轴;23、第一水平检测部件;231、水平仪;232、摄像头;24、安装部件;241、安装块;242、第二螺栓;25、调节部件;251、定位块;252、转动电机;253、轴管;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承重梁,包括承重柱(10),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柱(10)呈正四边形,所述承重柱(10)顶部通过水平校准安装装置(20)安装有主梁板(101),所述主梁板(101)两端分别通过次梁板安装装置(30)安装有次梁板(102),所述承重柱(10)外壁设有调节支撑所述次梁板(102)的调节支撑装置(40);所述水平校准安装装置(20)包括套设于所述承重柱(10)顶端的安装台(21),设于所述安装台(21)顶部的水平校准部件(22),以及设于其中一个所述主梁板(101)底部的第一水平检测部件(23);所述次梁板安装装置(30)包括对称设于所述主梁板(101)两侧外壁的安装板(31),设于所述安装板(31)侧壁的活动安装部件(32),设于所述主梁板(101)、次梁板(102)底部的二次固定部件(33),以及设于所述次梁板(102)底部的第二水平检测部件(34);所述调节支撑装置(40)包括套设于所述承重柱(10)外壁的支撑板(41),以及套设于所述承重柱(10)外壁且位于所述支撑板(41)顶部的升降部件(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承重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21)通过多个第一螺栓(211)与所述承重柱(10)顶端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承重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校准部件(22)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台(21)顶部的半球形套壳(221),嵌设于所述半球形套壳(221)内的第一活动球(222),以及一端焊接所述第一活动球(222)外壁、另一端通过安装部件(24)固定连接所述主梁板(101)底部的多个第一连轴(2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承重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件(24)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连轴(223)靠近所述主梁板(101)一端的安装块(241),以及贯穿所述安装块(241)且延伸至所述主梁板(101)内的第二螺栓(24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承重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安装台(21)顶部对称设有多个调节所述水平校准部件(22)的调节部件(25),所述调节部件(25)包括对称设于所述安装台(21)顶部的定位块(2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明,张嘉毅,林健康,柯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集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