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间距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575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材间距控制装置,它包括:底板、固定在所述底板顶部的固定隔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隔板一侧的移动隔板、设置在所述固定隔板外侧的第一放料区、设置在所述移动隔板外侧的第二放料区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隔板和移动隔板之间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移动隔板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板材间距控制装置结构简单,通过驱动机构来调节移动隔板与固定隔板之间的距离,实现第一石膏板和第二石膏板的间距控制,在后续安装功能性板(防火岩棉板或者隔音板)时,无需裁切功能性板,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避免了重复返工带来的成本浪费,而且该装置还可以重复使用,具有推广利用的价值。具有推广利用的价值。具有推广利用的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材间距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板材间距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板材间距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的吊顶工艺中,为了提高装修后的防火功能或者隔音功能,通常会将石膏板间隔吊设在龙骨底部,然后在相邻两块石膏板之间安装功能性板(防火岩棉板或者隔音板),最后整体刮腻子处理,保证吊顶强度的同时,还可以起到相应的防火、隔音功能。
[0003]而在现有的石膏板吊顶工艺中,石膏板之间的间距普遍由操作工凭感觉判断,无法达到规范化施工,石膏板固定之后,功能性板(防火岩棉板或者隔音板)通常情况下无法直接安装在两块石膏板之间,需要对功能性板进行相应的切边操作,在实际情况下存在多次切边的可能,因此降低了施工的工作效率,裁切功能性板也会造成相应的成本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板材间距控制装置。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板材间距控制装置,它包括:
[0006]底板、固定在所述底板顶部的固定隔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隔板一侧的移动隔板、设置在所述固定隔板外侧的第一放料区、设置在所述移动隔板外侧的第二放料区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隔板和移动隔板之间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移动隔板移动。
[0007]优化地,它还包括贯穿所述底板的预留孔、设置在所述底板远离固定隔板一侧的导料面、开设在所述底板顶部的移动槽以及一体连接在所述移动隔板底部的楔块,所述预留孔位于第一放料区,所述楔块与移动槽相配合。/>[0008]优化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转轴、固定在所述转轴顶部的齿轮以及与所述齿轮相配合的齿条,所述齿条一端与移动隔板相固定,所述齿轮外周面设有凸齿,所述齿条靠近齿轮的一侧设有齿槽,所述凸齿与齿槽相啮合。
[0009]优化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转轴底部的调节手柄、固定在所述底板顶部的固定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固定板靠近齿轮一侧的上卡板和下卡板,所述齿条位于上卡板和下卡板之间。
[0010]优化地,所述楔块的高度等于移动槽的深度,所述楔块的宽度等于移动槽的宽度。
[0011]优化地,所述楔块的截面为直角梯形,且直角梯形的斜边远离固定隔板。
[0012]优化地,所述齿条的宽度等于上卡板与下卡板之间的距离。
[0013]优化地,所述齿轮的厚度等于齿条的宽度,所述上卡板的宽度大于齿条的厚度。
[001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5]本技术板材间距控制装置结构简单,通过驱动机构来调节移动隔板与固定隔板之间的距离,实现第一石膏板和第二石膏板的间距控制,在后续安装功能性板(防火岩棉
板或者隔音板)时,无需裁切功能性板,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避免了重复返工带来的成本浪费,而且该装置还可以重复使用,具有推广利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移动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移动隔板的主视图;
[0022]图7为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的状态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底板;2、固定隔板;3、移动隔板;4、第一放料区;5、第二放料区;6、预留孔;7、移动槽;8、导料面;9、楔块;10、转轴;11、调节手柄;12、齿轮;121、凸齿;13、齿条;131、齿槽;14、固定板;15、上卡板;16、下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6]如图1、2所述,为本技术板材间距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它通常用于辅助定位石膏板,以更方便地调节两块石膏板之间的距离,确保后续功能性板(防火岩棉板或者隔音板)的安装,避免由于石膏板固定后距离的不一致,导致重复裁切功能性板,造成成本的浪费,它包括底板1、固定隔板2、移动隔板3、第一放料区4、第二放料区5、预留孔6、移动槽7、导料面8、楔块9和驱动机构。
[0027]底板1为矩形状金属板,作为整体结构的基板,主要用于支撑后续各部件。固定隔板2垂直固定在底板1的顶部,移动隔板3可移动地设置在固定隔板2的一侧,移动隔板3与固定隔板2的形状、大小均相同。如图3所示,固定隔板2的左侧为第一放料区4,移动隔板3的右侧为第二放料区5,第一放料区4和第二放料区5用于后续放置石膏板。预留孔6贯穿底板1,预留孔6处在第一放料区4内,在实际安装时,操作工先将第一石膏板固定在龙骨底部,移动该装置至固定隔板2的侧面抵在第一石膏板的外侧,然后将紧固螺丝穿过预留孔6而固定在第一石膏板上,以此来确保该装置的固定。
[0028]驱动结构设置在固定隔板2和移动隔板3之间,用于驱动移动隔板3移动,驱动机构包括转轴10、调节手柄11、齿轮12、齿条13、固定板14、上卡板15和下卡板16。转轴10可以转动地安装在底板1上(底板1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固定有轴承,转轴10安装在轴承内圈,通过设置轴承,可以减轻滑动阻力,提高转动精度)。调节手柄11固定在转轴10的底部,操作工手握调节手柄11,来控制转轴10的转动。齿轮12通过平键固定在转轴10的顶部,操作工转动调节手柄11时,会带动转轴10与齿轮12同步转动。齿轮12的一侧设有与之相配合的齿条13(齿轮12的外周面设有凸齿121,齿条13靠近齿轮12的一侧设有齿槽131,凸齿121啮合在齿槽131内,因此随着齿轮12的转动,会带动齿条13左右移动),齿条13远离固定隔板2的一端固定在移动隔板3上,操作工转动调节手柄11,会带动齿条13以及移动隔板3左右移动。
[0029]固定板14垂直固定在底板1上,固定板14在靠近齿轮12的一侧固定有上卡板15和下卡板16(上卡板15和下卡板16之间的距离等于齿条13的宽度,齿条13由上卡板15和下卡板16进行限位,齿轮12带动齿条13左右移动时,确保齿条13不发生摆动)。齿轮12的厚度等于齿条13的宽度,且上卡板15的宽度大于齿条13的厚度(如图2所示,确保齿轮12与齿条13的啮合处也处在上卡板15和下卡板16之间,保证两者啮合的可靠)。
[0030]移动槽7开设在底板1的顶部,且处在第二放料区5。如图5所述,楔块9一体连接在移动隔板3的底部,且卡在移动槽7内(楔块9的高度等于移动槽7的深度,楔块9的宽度等于移动槽7的宽度,在实际使用时,楔块9完全置于移动槽7内,移动隔板3移动过程中,楔块9在移动槽7内同步移动,而且移动隔板3不会发生晃动,后续放置第二石膏板时,也不会与楔块9发生干涉)。如图6所示,楔块9的截面呈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直角边靠在移动槽7的左侧边,直角梯形的斜边远离固定隔板2,楔块9的斜边起到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材间距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1)、固定在所述底板(1)顶部的固定隔板(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隔板(2)一侧的移动隔板(3)、设置在所述固定隔板(2)外侧的第一放料区(4)、设置在所述移动隔板(3)外侧的第二放料区(5)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隔板(2)和移动隔板(3)之间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移动隔板(3)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间距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贯穿所述底板(1)的预留孔(6)、设置在所述底板(1)远离固定隔板(2)一侧的导料面(8)、开设在所述底板(1)顶部的移动槽(7)以及一体连接在所述移动隔板(3)底部的楔块(9),所述预留孔(6)位于第一放料区(4),所述楔块(9)与移动槽(7)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间距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的转轴(10)、固定在所述转轴(10)顶部的齿轮(12)以及与所述齿轮(12)相配合的齿条(13),所述齿条(13)一端与移动隔板(3)相固定,所述齿轮(12)外周面设有凸齿(12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逊金立金新华闫鹏菲李翔彭承香朱亚芳张鸿蔚
申请(专利权)人:红蚂蚁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