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勘察清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5560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清淤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水利勘察清淤设备,包括清淤船;所述清淤船上安装有回转装置;所述回转装置上表面固连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通过液压缸转动连接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上安装有污泥管;所述机械臂远离工作台的一侧安装有污泥泵;还包括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数量为二,并固定安装在清淤船侧边上;第一转辊,两个所述支撑板首端和尾端位置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辊;传送带,两个所述第一转辊上共同转动连接有传送带;吸水层,所述传送带外表面固连有吸水层;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解决污泥内携带的水流不易排出,全都存储在运输船内,从而增大运输船本身承受的重量。而增大运输船本身承受的重量。而增大运输船本身承受的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勘察清淤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清淤
,具体的说是一种水利勘察清淤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水利工程清淤一般指的是河道清淤,即治理河道底部沉积的河道淤积,随着现代化发展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河道日积月累的淤泥早已影响到河道防洪、排涝、灌溉、供水、通航等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恢复河道正常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进行河道清淤工程势在必行。
[0003]目前清淤的方式有干式清淤、半干式清淤以及湿法机械清淤等方法,然在使用湿法机械清淤时,同样分为多种清淤方式,如利用安装在船上的挖斗,挖取淤泥的方式,还有采用安装在船上的污泥泵,利用污泥泵抽取淤泥的方式;
[0004]然而在利用湿法机械进行清淤时,无论是利用挖斗将污泥挖至运输船内,或者采用污泥泵将污泥抽入运输船内,污泥内携带的水流不易排出,全都存储在运输船内,从而增大运输船本身承受的重量。
[0005]目前,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一种在抽取污泥时,污泥管内壁开设有滤水孔,从而来减少收集的污泥中含有水分的量,然而采用该种方式只能将小部分水过滤出去,同时部分污泥还会通过滤水孔流出。
[0006]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通过提出一种水利勘察清淤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水利勘察清淤设备。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水利勘察清淤设备,包括清淤船,且清淤船内安装有控制系统;所述清淤船上安装有回转装置;所述回转装置上表面固连有工作台;
[0009]所述工作台上通过液压缸转动连接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上安装有污泥管;所述污泥管内安装有绞龙;
[0010]所述机械臂远离工作台的一侧安装有污泥泵,且污泥泵与污泥管连通;
[0011]所述清淤船山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出泥管;所述出泥管上安装有金属软管,且金属软管另一侧与污泥管连通;
[0012]还包括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
[0013]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数量为二,并固定安装在清淤船侧边上;
[0014]第一转辊,两个所述支撑板首端和尾端位置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辊;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辊上的转轴与支撑板上固连的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连;
[0015]传送带,两个所述第一转辊上共同转动连接有传送带,且传送带为过滤网制作而成;所述传送带向上倾斜设置;
[0016]吸水层,所述传送带外表面固连有吸水层;所述吸水层为海绵层,且吸水层外表面包裹有过滤布;
[0017]所述第一电机下方位于两个支撑板下表面均固连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相对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挤压辊;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上固连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用于控制挤压辊转动;
[0018]所述吸水层内安装有均匀布置的弹簧。
[0019]优选的,所述吸水层外表面固连有均匀布置的挡块;
[0020]两个所述第一转辊相对一侧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第二转辊;每个所述第二转辊外圈表面均固连有均匀布置的凸块。
[0021]优选的,所述吸水层从中线位置向两侧倾斜设计。
[0022]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杆内壁中均开设有滑槽,且传送带与吸水层均部分滑动在滑槽内。
[0023]优选的,所述吸水层能够从传送带上拆下。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5]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水利勘察清淤设备,当污泥在落在吸水层以及被吸水层带动时,污泥中的水分会先进入吸水层内,同时由于传送带为过滤网制作而成,进入吸水层的部分水会穿过滤网落入水中,在此过程中,通过吸水层以及传送带可以将污泥携带的部分水从污泥中过滤出去,从而降低污泥中的水量,降低收集的污泥的重量。
[0026]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水利勘察清淤设备,由于吸水层为海绵层,且海绵层外表面包裹有过滤布,落在吸水层上的污泥以及水会被穿过过滤布吸入海绵层内,从而可以降低污泥中的水分,且由于吸水层为循环转动的,因此从出泥管内排出的污泥会相对均匀的落在吸水层中,随后在配合吸水层的吸水效果,可以进一步吸收污泥中的水,从而降低污泥整体的重量,从而降低收集后污泥的重量。
[0027]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水利勘察清淤设备,在第二电机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挤压辊转动,在挤压辊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对经过的吸水层以及传送带进行挤压,在挤压辊挤压吸水层的过程中可以将吸水层内的大部分水分挤出,当被挤出水分的吸水层再次与新落在吸水层上的污泥接触时,可再次进行吸水,从而可以防止吸水层内处于饱和状态,无法再次进行对污泥内的水进行吸附。
附图说明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立体图;
[003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排水机构的立体图;
[003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排水机构的俯视图;
[0032]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图3中A

A处剖视图;
[0033]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4中B处局部放大图;
[0034]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图3中C

C处剖视图;
[0035]图7是本专利技术图6中D处局部放大图。
[0036]图中:
[0037]1、清淤船;11、回转装置;12、工作台;13、机械臂;14、污泥管;15、污泥泵;16、出泥管;17、金属软管;2、排水机构;21、支撑板;22、第一转辊;23、第一电机;24、传送带;25、吸水层;3、安装板;31、挤压辊;32、第二电机;33、挡块;34、第二转辊;35、凸块;36、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39]如图1至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水利勘察清淤设备;包括清淤船1,且清淤船1内安装有控制系统;所述清淤船1上安装有回转装置11;所述回转装置11上表面固连有工作台12;
[0040]所述工作台12上通过液压缸转动连接有机械臂13;所述机械臂13上安装有污泥管14;所述污泥管14内安装有绞龙;
[0041]所述机械臂13远离工作台12的一侧安装有污泥泵15,且污泥泵15与污泥管14连通;
[0042]所述清淤船1山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出泥管16;所述出泥管16上安装有金属软管17,且金属软管17另一侧与污泥管14连通;
[0043]还包括排水机构2;所述排水机构2包括:
[0044]支撑板21,所述支撑板21数量为二,并固定安装在清淤船1侧边上;
[0045]第一转辊22,两个所述支撑板21首端和尾端位置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辊22;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辊22上的转轴与支撑板21上固连的第一电机23的输出轴固连;
[0046]传送带24,两个所述第一转辊22上共同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勘察清淤设备,包括清淤船(1),且清淤船(1)内安装有控制系统;所述清淤船(1)上安装有回转装置(11);所述回转装置(11)上表面固连有工作台(12);所述工作台(12)上通过液压缸转动连接有机械臂(13);所述机械臂(13)上安装有污泥管(14);所述污泥管(14)内安装有绞龙;所述机械臂(13)远离工作台(12)的一侧安装有污泥泵(15),且污泥泵(15)与污泥管(14)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船(1)山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出泥管(16);所述出泥管(16)上安装有金属软管(17),且金属软管(17)另一侧与污泥管(14)连通;还包括排水机构(2);所述排水机构(2)包括:支撑板(21),所述支撑板(21)数量为二,并固定安装在清淤船(1)侧边上;第一转辊(22),两个所述支撑板(21)首端和尾端位置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辊(22);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辊(22)上的转轴与支撑板(21)上固连的第一电机(23)的输出轴固连;传送带(24),两个所述第一转辊(22)上共同转动连接有传送带(24),且传送带(24)为过滤网制作而成;所述传送带(24)向上倾斜设置;吸水层(25),所述传送带(24)外表面固连有吸水层(25);所述吸水层(25)为海绵层,且吸水层(25)外表面包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赵彦军刘建民武瑞杰韩雨桐卢建宇张文华许鸽刘硕曹宇
申请(专利权)人:开封市汴龙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