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隧道构建导向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隧道构建导向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关节软组织微创修复术中,骨膜损伤、韧带损伤等软组织均是极为常见的修复对象。目前,传统关节镜仅能实现浅表软组织的基础修复,而对于较深的软组织损伤而言,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镜下进行骨穿刺,从而向软组织损伤位置构建骨隧道,通过骨隧道直达损伤部位,以更加准确、稳定、高效的对软组织进行修复。然目前,骨隧道在建立过程中,主要依靠操作医师的操作经验和发挥,骨隧道在建立过程中由于缺乏导向和定位,往往无法直抵损伤部位,造成骨隧道末端与实际损伤部位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不便于后续操作,或需要重新构建骨隧道,进而影响治疗效果,无法发挥骨隧道的核心优势。为此,如何对骨隧道钻孔进行合理有效的导向,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同时,由于人体关节表面存在皮肤、肌肉、脂肪等软组织隔离,软组织质地软,富有弹性,传统的体表固定无法做到对导向器的有效固定,因此,其也无法形成对钻针在钻进过程中的精准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隧道构建导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器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定位钩针(2),本体(1)的下部设置有导向筒(4);所述定位钩针(2)的末端为定位头(3),所述定位头(3)位于导向筒(4)的轴线上;还包括用于穿刺至人体骨块内,以为本体(1)提供固定基础的骨钉(5);所述本体(1)的中段为骨性固定段;所述骨性固定段上设置有能够对骨钉(5)的穿刺进行导向,且能够在骨钉(5)穿刺完成后将本体(1)与骨钉(5)进行锁定的骨性固定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隧道构建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性固定段呈匚字形,骨性固定段匚字形的中部为固定板(6);所述骨性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板(6)靠近人体关节一侧的、竖向的导钉条(7),所述导钉条(7)上设置有沿导钉条(7)长度方向延伸的、与骨钉(5)相配合的条孔(8);所述骨性固定机构还包括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用于将骨钉(5)锁定在固定板(6)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隧道构建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包括设置在固定板(6)凸出方向一面的内螺纹套(9),所述内螺纹套(9)内设置有锁定螺栓(10),所述锁定螺栓(10)与内螺纹套(9)螺纹配合;所述锁定组件还包括锁定帽(11),所述锁定帽(11)的侧面设置有沿横向贯穿锁定帽(11)的、供骨钉(5)穿过的锁定孔(12);所述内螺纹套(9)对应的固定板(6)上设置有于锁定帽(11)相配合的、圆形的帽孔(13),所述锁定帽(11)穿设在帽孔(13)内,且锁定帽(11)上设置有帽沿(14)的一端朝向锁定螺栓(10);所述锁定螺栓(10)的端部设置有与锁定帽(11)的帽沿(14)相适配的容纳腔(15);所述帽沿(14)位于容纳腔(15)内,并与锁定螺栓(10)构成转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隧道构建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孔(13)内还穿设有托钉筒(16),所述托钉筒(16)套设在锁定帽(11)外;所述托钉筒(16)远离锁定螺栓(10)一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倒几字形的托钉槽(17)。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