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温的人体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5318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控温的人体充电装置,包括热导通的控温单元和充电单元,所述控温单元包括相变材料,所述控温单元被配置为用于吸收所述充电单元释放的热量。该充电装置能够有效降低或抑制充电装置温升现象对人体内器官组织造成的灼伤风险。织造成的灼伤风险。织造成的灼伤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温的人体充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控温的人体充电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自1960年第一台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应用以来,各种各样由电池供电的有源植入式医疗器械已被广泛应用于检测和治疗各种疾病,如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与除颤器、多种神经刺激器(包括脑起搏器、脊髓刺激器、迷走神经刺激器、骶神经刺激器、膈神经刺激器等)、药物泵、心电记录器等。
[0003]现阶段,绝大多数有源植入式医疗器械所用的电池都是一次性锂电池。一次性锂电池具有非常高的比能量密度,可达到1000

1300Wh/L。但尽管比能量很高,一次性电池使用寿命也只有7

10年左右,需要定期进行手术更换电池,这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二次可充电电池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0004]利用高频交变电磁场原理的无线充电是二次充电电池的首选充电方式。然而,高频交变电磁场在金属导体内产生的涡流和发热效应会使患者面临内部组织器官被不同程度灼伤的风险,依旧无法使患者彻底摆除有源植入式医疗器械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控温的人体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能够有效降低或抑制充电装置温升现象对人体内器官组织造成的灼伤风险。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控温的人体充电装置,包括热导通的控温单元和充电单元,所述控温单元包括相变材料,所述控温单元被配置为用于吸收所述充电单元释放的热量。
>[0007]如上所述的可控温的人体充电装置,其中,所述控温单元包括具有容置腔的壳体,所述充电单元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壳体包裹所述充电单元。
[0008]如上所述的可控温的人体充电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围设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外部且与所述第一壳体围设形成封闭腔;
[0009]所述第二壳体围设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封闭腔中填充所述相变材料。
[0010]如上所述的可控温的人体充电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为胶囊状。
[0011]如上所述的可控温的人体充电装置,其中,所述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不高于41℃。
[0012]如上所述的可控温的人体充电装置,其中,所述相变材料选自大分子脂肪烃、大分子脂肪醇、大分子脂肪酸、大分子脂肪酸酯、聚乳酸、无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0013]如上所述的可控温的人体充电装置,其中,所述相变材料的原始体积为所述封闭腔体积的90%

95%。
[0014]如上所述的可控温的人体充电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
和/或,所述第二壳体的材料包括非金属聚合物。
[0015]如上所述的可控温的人体充电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厚度为50

200μm;和/或,所述第二壳体的厚度为100

2000μm。
[0016]如上所述的可控温的人体充电装置,其中,还包括N个温差发电单元,每个所述温差发电单元与所述充电单元电连接,N≥1;每个所述温差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充电单元之间。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控温的人体充电装置,通过配置包括相变材料的控温单元,实现控温单元对充电单元的热量吸收,从而达到控制患者体内的、充电装置附近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引发的部分器官组织被灼伤的现象。
[0018]此外,由于控温单元对充电装置涡流和发热效应的克服,使充电单元对于无线充电的相关参数具有更高的容忍度,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可控温的人体充电装置也能够降低无线充电装置的成本和拓宽无线充电装置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可控温的人体充电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可控温的人体充电装置中温差发电单元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可控温的人体充电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控温的人体充电装置,包括热导通的控温单元和充电单元,所述控温单元包括相变材料,所述控温单元被配置为用于吸收所述充电单元释放的热量。
[0024]本专利技术对充电单元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是本领域常见的为有源植入式医疗器械提供的体内充电器。示例性地,该充电单元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无线接收线圈、整流器、储能器以及控制器。其中,无线接收线圈用于与体外的无线发射线圈配合以利用高频交变电磁场原理产生电能,产生的电能通过整流器转换后进入储能器进行蓄能,最终当有源植入式医疗器械电量不足时,控制器对储能器进行控制以实现其中电能的释放、调整,为有源植入式医疗器械进行充电。进一步地,该控制器还具有温度监测功能和关断功能,当监测到充电单元的温度高于警报温度时(例如41℃),控制器会切断无线接收线圈和无线发射线圈的相互配合以停止充电。
[0025]在无线接收线圈用于与体外的无线发射线圈配合以利用高频交变电磁场原理产生电能的过程中,充电单元会发生涡流效应以及放热相应。而本专利技术的控温单元用于吸收充电单元在充电过程中释放的热量,避免了充电单元产生的热量对充电单元附近的人体器官组织造成灼伤以及进而引起的人体不适。
[0026]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控温单元包括相变材料,该相变材料能够吸收外部产生的热量并升温,当温度到达其相变点后,相变材料在维持自身温度不发生变换的前提下发生相转
变,进而起到了热量吸收以及储存的功能。相对于控温单元的体内充电装置而言,本专利技术充电装置的控温单元能够吸收并储存充电单元充电过程中释放的热量,避免了这部分热量传导至人体器官组织而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0027]当充电单元充电结束后,充电单元不再产热且整个充电装置会处于正常体温。此时,储存在相变材料中的热量会缓慢释放并且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不适影响。
[0028]以原始相变材料为固相(在正常体温及以下为固相)为例,当充电单元正常工作时,该充电单元产生的热量会被包括相变材料的控温单元吸收,伴随着热量的不断吸收,当相变材料的温度上升至其相变点后,相变材料会由固相逐渐转化为液相,而相变材料吸收的热量被储存在液相的相变材料中。当充电结束后,充电单元及其周围温度均与体温一致,此时液相的相变材料会缓慢释放热量并转变为固相,并继续用于实现下一次充电过程中的热量吸收。
[0029]因此,本专利技术可控温的人体充电装置中的控温单元相当于恒温器,能够保证充电装置周围的器官组织处于正常的温度范围内,降低或避免了体内充电装置对人体造成的负面影响。
[0030]此外,由于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温的人体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导通的控温单元和充电单元,所述控温单元包括相变材料,所述控温单元被配置为用于吸收所述充电单元释放的热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温的人体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单元包括具有容置腔的壳体,所述充电单元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壳体包裹所述充电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温的人体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围设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外部且与所述第一壳体围设形成封闭腔;所述第二壳体围设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封闭腔中填充所述相变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温的人体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为胶囊状。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可控温的人体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不高于4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控温的人体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素丽赵伟董德锐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