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网模板构件、LP墙体及其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4879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网模板构件、LP墙体及其施工工艺,所述钢网模板构件包括标准段构件和搭接段构件,所述标准段构件和所述搭接段构件竖向拼接构成整体钢网模板构件;标准段构件包括第一钢筋组件、焊接于第一钢筋组件内部的若干第一卡持片以及固定于第一卡持片两端的第一模网;相邻第一卡持片的中心间距均为所需模数;搭接段构件包括第二钢筋组件、焊接于第二钢筋组件内部的若干第二卡持片以及固定于第二卡持片两端的第二模网,相邻第二卡持片的中心间距,其中部分间距为所需模数,部分间距依据墙体总高度进行调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搭接段构件消除钢网模数与建筑标高的不匹配,能够实现精准控制建筑标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网模板构件、LP墙体及其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钢网模板构件、LP墙体及其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现浇建筑模式是在现场支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这种建筑模式对施工现场的周围环境污染较大,并且施工周期长。为了解决传统建筑业存在的问题,发展新型的工业化建筑应运而生,即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是以工业化方式生产建筑,在工厂生产加工建筑主要构件,将构件送到工地现场,进行构件的拼装、装配,然后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
[0003]截至目前,装配式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构建体系凭借其轻质、安装方便、尺寸精度优良等优点,发展迅速。钢筋混凝土构建体系可以把墙,板,梁,柱分别制作,在现场组装,该施工工艺与传统现浇工艺相比节省了对拉杆件和大量辅助支撑,改善了施工环境,增加了操作空间和施工通道,降低了施工事故的发生的概率。以钢筋混凝土构件制作的墙称为剪力墙,剪力墙包括以横向钢筋和竖向钢筋交叉焊接成型的钢筋组件,以及焊接在钢筋组件上的卡持片,卡持片两端具有卡口,用于卡持钢网的横肋,因此,钢网上横肋的间距与卡持片的间距相同。钢网上横肋的间距成为模数,同时,建筑施工过程中,考虑到墙体浇筑混凝土需要钢网支撑,因此,墙体的上方标高线应与最上方的卡持片重合,下方标高线应与最下方卡持片重合。但是对于国内市场,模数通常设置为100mm、150mm等比较常规的整数,对于墙体高度也是常规整数的情况下,比较容易实现标高的控制,而对于国际市场,模数普遍采用96.5mm,则导致最上方卡持片或者最下方卡持片超出标高线的情况,如图1

2所示,进而导致无法精确控制建筑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网模板构件、LP墙体及其施工工艺,目的是能够有效应对国际市场中模数与实际建筑标高不匹配,进而精准控制建筑标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钢网模板构件,包括标准段构件和搭接段构件,所述标准段构件和所述搭接段构件竖向拼接构成整体钢网模板构件;
[0007]所述标准段构件包括第一钢筋组件、焊接于第一钢筋组件内部的若干第一卡持片以及固定于第一卡持片两端的第一模网;相邻所述第一卡持片的中心间距均为所需模数;所述搭接段构件包括第二钢筋组件、焊接于第二钢筋组件内部的若干第二卡持片以及固定于第二卡持片两端的第二模网,相邻所述第二卡持片的中心间距,其中部分间距为所需模数,部分间距依据墙体总高度进行调整。
[0008]进一步地,所述标准段构件设置于所述搭接段构件的上方,所述标准段构件最上方的第一卡持片的上表面与墙体上方的标高线重合。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标准段构件最下方的第一卡持片下表面焊接第一支撑钢筋,第一支撑钢筋与搭接段构件最上方的第二卡持片的上表面搭接。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搭接段构件最下方的第二卡持片的下表面焊接第二支撑钢筋,第二支撑钢筋位于墙体下方标高线的上方,且与墙体下方标高线相切。
[0011]更进一步地,设定搭接段构件自上而下方向的第二个第二卡持片记为卡持片Ⅰ,搭接段构件自下而上方向的第二个第二卡持片记为卡持片Ⅱ,搭接段构件自下而上方向的第一个第二卡持片记为卡持片Ⅲ;
[0012]卡持片Ⅰ与标准段构件最下方的第一卡持片的中心间距为所需模数;卡持片Ⅰ与卡持片Ⅱ的中心间距为所需模数的整数倍,卡持片Ⅱ与卡持片Ⅲ的中心间距根据墙体总高度设定。
[0013]进一步地,所述标准段构件的总高度为运输最大限制高度。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网和第二模网均由钢板加工而成。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LP墙体,包括上述钢网模板构件,以及浇筑于钢网模板构件内部的混凝土。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LP墙体施工工艺,应用于上述LP墙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7]S1、下层墙体的混凝土或地基混凝土浇筑前,安装搭接段构件的第二钢筋组件,将第二钢筋组件的标高定位误差和轴线定位误差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0018]S2、下层墙体或地基进行浇筑和养护;
[0019]S3、养护之后安装标准段构件,将第一支撑钢筋与第二钢筋组件搭接;
[0020]S4、安装第二钢筋组件两侧的第二模网;
[0021]S5、安装标准段构件上方的楼板,并在楼板上方安装上层墙体的第二钢筋组件,上层墙体第二钢筋组件的下端埋入本层墙体内,上层墙体第二钢筋组件的上端位于本层墙体上方;
[0022]S6、进行混凝土浇筑。
[0023]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模网自上而下依次卡固于第二卡持片上直至Ⅱ卡持片,然后第二模网垂直于第二钢筋组件向下延伸至墙体下方标高线,之后水平向外延伸。
[002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剪力墙构件拆分为标准段构件和搭接段构件,通过标准段构件控制建筑标高,而搭接段构件内部的卡持片间距能够根据墙体建筑标高进行调整,进而通过搭接段构件消除钢网模数与建筑标高的不匹配,能够实现精准控制建筑标高。
[0026]搭接段构件中,卡持片Ⅰ与标准段构件最下方的第一卡持片的中心间距为所需模数;卡持片Ⅰ与卡持片Ⅱ的中心间距为所需模数的整数倍,卡持片Ⅱ与卡持片Ⅲ的中心间距根据墙体总高度设定;在施工过程中,墙体自上而下直至卡持片Ⅱ均由钢网卡固,保证墙体浇筑强度和浇筑质量,而卡持片Ⅱ和卡持片Ⅲ之间的钢网位于墙体底部,能够和墙体底部的其他加固方式结合,保证墙体浇筑工艺质量;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施工工艺不仅能够保证建筑标高的精准控制,而且具有较高的浇筑质量。
[0027]本专利技术中标准段构件的总高度为运输最大限制高度,不仅可以满足运输要求,而且使得运输效率最大化,降低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现有技术的剪力墙构件。
[0029]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钢网模板构件示意图,其中下一层标准段构件仅示出部分结构。
[0031]图4为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
[0032]图5为图3中C处局部放大图。
[0033]图6为实施例一的钢网模板构件施工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隐藏了第一模网和第二模网。
[0034]图7为图6中D处局部放大图。
[0035]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搭接段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说明:
[0037]1‑
标准段构件,101

第一钢筋组件,102

第一卡持片,103

第一支撑钢筋,2

搭接段构件,201

第二钢筋组件,202

第二卡持片,203

第二支撑钢筋,3

下层标准段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结合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网模板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标准段构件和搭接段构件,所述标准段构件和所述搭接段构件竖向拼接构成整体钢网模板构件;所述标准段构件包括第一钢筋组件、焊接于第一钢筋组件内部的若干第一卡持片以及固定于第一卡持片两端的第一模网;相邻所述第一卡持片的中心间距均为所需模数;所述搭接段构件包括第二钢筋组件、焊接于第二钢筋组件内部的若干第二卡持片以及固定于第二卡持片两端的第二模网,相邻所述第二卡持片的中心间距,其中部分间距为所需模数,部分间距依据墙体总高度进行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网模板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段构件设置于所述搭接段构件的上方,所述标准段构件最上方的第一卡持片的上表面与墙体上方的标高线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网模板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段构件最下方的第一卡持片下表面焊接第一支撑钢筋,第一支撑钢筋与搭接段构件最上方的第二卡持片的上表面搭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网模板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段构件最下方的第二卡持片的下表面焊接第二支撑钢筋,第二支撑钢筋位于墙体下方标高线的上方,且与墙体下方标高线相切。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网模板构件,其特征在于,设定搭接段构件自上而下方向的第二个第二卡持片记为卡持片Ⅰ,搭接段构件自下而上方向的第二个第二卡持片记为卡持片Ⅱ,搭接段构件自下而上方向的第一个第二卡持片记为卡持片Ⅲ;卡持片Ⅰ与标准段构件最下方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星岑刘春
申请(专利权)人:阿博建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