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组合感应的高压输电线路变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4818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多重组合感应的高压输电线路变电装置,包括底板、散热机构和安装机构;底板:其上表面中部分别设有铁心和外壳,铁心位于外壳的内部,铁心中部均匀设置的立柱外侧面均缠绕有内绕组,内绕组的外侧面均设有外绕组,外壳的前后侧面均等间距设置有绝缘接线柱,内绕组与后端对应的绝缘接线柱电连接,外绕组与前端对应的绝缘接线柱;散热机构:设置于外壳的内部,散热机构与外绕组配合设置,外壳的左侧通过支架安装有风机,该多重组合感应的高压输电线路变电装置,方便定位安装,安装更加方便快速,而且固定稳定牢固,还能够针对外壳内部的高温区进行快速冷却换热,使外壳内部结构的散热效果更好。部结构的散热效果更好。部结构的散热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重组合感应的高压输电线路变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输电线路变电装置
,具体为多重组合感应的高压输电线路变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发电厂发出的电,并不是只供附近的人们使用,还要传输到很远的地方,满足更多的需要,这些电不能直接通过普通的电线传输出去,而是要用高压输电线路传送的,因此在对电力进行输送时会通过变电装置进行升压,变电装置又叫变压器,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从一个电路向另一个电路传递电能或传输信号的一种电器,为了提高变压器的功率,变压器内部通常会有多组线圈,由于多重组合感应变电装置重量较大,在多重组合感应变电装置安装时需要用到吊装机进行起吊安装,而多重组合感应变电装置的安装大多是采用螺栓进行固定连接,变电装置在安装时需要将螺栓孔位完全对准,因此安装时需要多次对变电装置进行起吊调整,安装比较麻烦,而且多重组合感应变电装置在进行冷却时,通常采用油浸自冷式散热或油浸风冷式散热,而这种散热方式无法针对外壳内部的高温区域进行散热,对于功率较大的多重组合感应变电装置冷却效果不够理想,为此,我们提出了多重组合感应的高压输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重组合感应的高压输电线路变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散热机构(2)和安装机构(3);底板(1):其上表面中部分别设有铁心(4)和外壳(13),铁心(4)位于外壳(13)的内部,铁心(4)中部均匀设置的立柱外侧面均缠绕有内绕组(5),内绕组(5)的外侧面均设有外绕组(6),外壳(13)的前后侧面均等间距设置有绝缘接线柱(7),内绕组(5)与后端对应的绝缘接线柱(7)电连接,外绕组(6)与前端对应的绝缘接线柱(7);散热机构(2):设置于外壳(13)的内部,散热机构(2)与外绕组(6)配合设置,外壳(13)的左侧通过支架安装有风机(12),风机(12)的出风端与散热机构(2)连通,风机(12)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开关的输出端;安装机构(3):对称设置于底板(1)的左右两端;其中:所述外壳(13)的上表面设有油枕(8),油枕(8)通过管道与外壳(13)的内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组合感应的高压输电线路变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2)包括进风管(21)、螺旋管道(23)和出风管(24),所述进风管(21)设置于外壳(13)的内部上端,进风管(21)的左侧穿过外壳(13)左侧面的通孔并与风机(12)的出风端连通,出风管(24)设置于外壳(13)的内部下端,出风管(24)的右端穿过外壳(13)右侧面的通口并延伸至外壳(13)的外侧,进风管(21)与出风管(24)之间通过均匀设置的螺旋管道(23)连通,外绕组(6)位于对应的螺旋管道(23)中心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重组合感应的高压输电线路变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管道(23)的外侧面均等角度设置有导热板(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组合感应的高压输电线路变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先平韩海伟雷小飞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洛宁县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