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深部高应力巷道动态变形智能监测及调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4814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部高应力巷道动态变形智能监测及调控方法,包括步骤A、在深部高应力巷道围岩的两帮及顶部,采用锚杆锚索进行主动支护;步骤B、在采场工作面前方的采动应力变化敏感段上,从工作面顺槽超前支护段外开始每隔15—25米布置一个应力监测断面;步骤C、为所有应力监测锚杆锚索配置动态调压机构;步骤D、巷道动态变形智能调控。既能实现全面监测,又能根据监测结果自动进行锚杆锚索调压,使高应力区的应力向邻近低应力区转移,向均匀分布转化,减小围岩在高应力状态下产生局部变形。减小围岩在高应力状态下产生局部变形。减小围岩在高应力状态下产生局部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部高应力巷道动态变形智能监测及调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围岩变形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深部高应力复杂条件下巷道动态变形监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深部采场围岩处于较高的地应力和复杂的地质环境,导致其变形特征与浅部大相径庭,深部采场围岩变形控制方法及监测系统的应用是保障深部工作面安全回采的重要措施之一。
[0003]国内外专家对深部高应力巷道变形已经开展了一些研究,虽然一定程度上为深部高应力巷道变形控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的问题在于:巷道内部支护强度不够;传感器布置不合理,且未对巷道两帮与底板变形进行监测,监测数据较为单一;仅对巷道内部支护强度进行改进,未涉及锚杆锚索自动调压方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深部高应力复杂条件下巷道动态变形监控方法,既能实现全面监测,又能根据监测结果自动进行锚杆锚索调压,使高应力区的应力向邻近低应力区转移,向均匀分布转化,减小围岩在高应力状态下产生局部变形。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部高应力巷道动态变形智能监测及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在深部高应力巷道围岩的两帮及顶部,采用锚杆锚索进行主动支护;其中,巷道围岩的顶板采用高强度锚杆和预应力锚索进行联合支护,采帮和不采帮均采用高强度锚杆进行支护,且采帮的高强度锚杆的上下间距大于不采帮的高强度锚杆的上下间距;步骤B、在采场工作面前方的采动应力变化敏感段上,从工作面顺槽超前支护段外开始每隔15—25米布置一个应力监测断面,将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埋入巷道两帮中部、顶板中部的高强度锚杆以及巷道顶板中部的预应力锚索上,对采动应力进行监测,将巷道两帮中部、顶板中部的高强度锚杆以及巷道顶板中部的预应力锚索统称为应力监测锚杆锚索;步骤C、为所有应力监测锚杆锚索配置动态调压机构;在每个应力监测锚杆锚索的托盘和岩壁之间安装中空千斤顶和锚杆锚索预应力监测元件,且托盘的外侧通过螺母锁紧,岩壁外对应应力监测锚杆索的位置处安装有金属安全网;所有中空千斤顶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高压油管与同一多通道油源控制系统连接,多通道油源控制系统通过内设程序控制器与内置人机界面连接,锚杆锚索预应力监测元件与锚杆锚索预应力监测显示元件连接;步骤D、巷道动态变形智能调控;内置人机界面实时接收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监测到的锚杆锚索应力信号,动态调整锚杆锚索的预应力;通过内设程序控制器设定采动应力增加阈值,判断所接收到的数据是否超过阈值,若超过,则在采动应力增加段,自动提高位于应力增加段内的锚杆锚索的预应力,通过内设程序控制器,驱动多通道油源控制系统给中空千斤顶供压,通过中空千斤顶行程控制增加在高应力区锚杆锚索的预应力,对锚杆锚索直接施加轴向预应力,无需经过径向的扭矩转化,从而使施加的预应力能在锚杆锚索使用过程中较长时间的保持;通过自动调压功能,可以使高应力区的应力向邻近低应力区转移,向均匀分布转化,减小围岩在高应力状态下产生局部变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长宝黄椿尧雷运朋郭建泉李琳邓博知吴家耀熊彬许文锋程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