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腰椎穿刺体位保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4722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腰椎穿刺体位保持装置,包括载板、第一限位柱及限位板,载板适于载放患者;第一限位柱设在所述载板的一端且在所述载板的长度方向可滑动,用以对所述载板上患者的腘窝进行限位;限位板设在所述载板的另一端且在所述载板的长度方向可滑动,用以对所述载板上患者的头部进行限位,以使所述患者在所述第一限位柱和限位板的双重限位作用下,形成侧卧的腰椎穿刺体位。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儿童腰椎穿刺体位保持装置,可以用于患儿保持虾米状的弓状,不再需要医护人员辅助,降低医护人员的负担,且提高腰椎穿刺体位的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腰椎穿刺体位保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穿刺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儿童腰椎穿刺体位保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腰椎穿刺系临床常用的一种诊疗操作,可用于诊断中枢神经系统各种炎症性疾病、血管性疾病、脊髓病变、疑有颅内占位病变、对诊断不明的神经系统疾病及气脑、椎管造影等;亦用于因脑脊液压力过高的放液(减压)和注入药物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0003]腰椎穿刺对于体位要求非常高,其原因在于不当的体位增大了腰椎穿刺针误伤风险,例如腰椎穿刺针误伤椎管内静脉丛,导致血性脑脊液等问题。临床上腰椎穿刺的体位是取左侧卧位或者右侧卧位,侧卧位的同时要屈膝、屈髋,同时头部要向下低,尽量保持虾米样的弓状,使后背凸出,这样使棘突之间间隙增加,更有利于穿刺的成功。
[0004]专利技术人作为儿童医院的医护人员,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儿童在腰椎穿刺时,体位的保持较为困难,通常需要一个医护人员协助保持体位(如图6所示),不仅增大了医护人员的负担,并且人为的保持动作容易产生疲劳感而出现松弛,导致体位变化,因此,其体位的保持效果不佳。
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腰椎穿刺体位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板,适于载放患者;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设在所述载板的一端且在所述载板的长度方向可滑动,用以对所述载板上患者的腘窝进行限位;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在所述载板的另一端且在所述载板的长度方向可滑动,用以对所述载板上患者的头部进行限位,以使所述患者在所述第一限位柱和限位板的双重限位作用下,形成侧卧的腰椎穿刺体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腰椎穿刺体位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设在所述载板的所述一端且在所述载板的宽度方向可滑动,所述第二限位柱在所述载板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柱的外侧,用以限制所述载板上患者的小腿向外侧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腰椎穿刺体位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柱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柱的滑动行程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腰椎穿刺体位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的所述另一端设有两个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在所述载板的宽度方向上相对布置,每个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载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载板的底部设有两个第一滑轨组件及一滑动架,两个所述第一滑轨组件在所述载板的宽度方向上相对布置,每个所述第一滑轨组件沿所述载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滑动架架设在两个所述第一滑轨组件上,以形成沿所述载板的长度方向可滑动,所述限位板具有支脚,两个所述支脚与两个所述第一滑槽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支脚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滑槽后与所述滑动架固定,且所述支脚在所述第一滑槽内可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腰椎穿刺体位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的底部设有丝杆,所述丝杆沿所述载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沿自身轴线可枢转;所述滑动架上具有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的螺纹套,所述丝杆上连接有驱动件,用以驱动所述丝杆旋转,并通过所述丝杆与所述螺纹套的配合,驱动所述滑动架沿所述载板的长度方向滑动。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