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强效抑制艾滋病病毒及其耐药毒株的新型膜融合抑制剂及其药物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强效抑制艾滋病病毒及其耐药毒株的新型膜融合抑制剂、其衍生物、其药物组合物以及它们的药物用途。
技术介绍
[0002]艾滋病(AIDS)由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目前全球感染人数大约有3840万(www.unaids.org)。由于艾滋病疫苗尚未研发成功,阻断病毒不同复制阶段的药物对治疗和预防HIV感染起着重大作用。临床上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病毒进入抑制剂和整合酶抑制剂(www.fda.gov)。广泛使用的高效抗病毒治疗方案(鸡尾酒疗法)主要由3
‑
4种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组成。由于HIV感染的持续性,病人需要长期给药,所以容易导致耐药产生,严重地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因此,研发新的抗HIV药物一直是防控艾滋病的重大需求。
[0003]HIV进入靶细胞由其表面的三聚体包膜糖蛋白(Env)介导,该蛋白由表面亚基gp120和跨膜亚基gp41非共价键连接而成。在HIV感染过程中,gp120先后与细胞受体CD4和辅助受体(如CCR5或CXCR4)结合,导致gp120发生构象变化,暴露并激活gp41的膜融合功能。首先是gp41的N末端融合肽(FP)插入靶细胞膜内,然后C端螺旋区(CHR)与N端螺旋区(NHR)反向折叠形成一个稳定的六聚体螺旋(6
‑
HB)结构,拉近病毒膜和细胞膜进行融合,HIV基因组从而进入细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脂肽、其药用盐、或其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肽为结构式Ⅰ所示化合物;结构式I:X1‑
多肽P1
‑
X2;所述多肽P1为如下(a1)或(a2)或(a3):(a1)氨基酸序列为“EXEELEKKIEELLKKAEEQQKKNEEELKKLEK”的多肽;(a2)在(a1)基础上进行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多肽;(a3)与(a1)具有至少60%、65%、70%、75%、80%、85%、90%、93%、94%、95%、96%、97%、98%或99%同一性且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多肽;所述多肽P1的末端氨基酸残基修饰有亲脂性化合物基团;X1为多肽P1的氨基端保护基团;X2为多肽P1的羧基端保护基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肽、其药用盐、或其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P1中,X为异亮氨酸、缬氨酸或亮氨酸。3.脂肽、其药用盐、或其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肽为结构式II所示化合物;结构式II:X3‑
多肽P2
‑
X4;所述多肽P2为如下(b1)或(b2)或(b3):(b1)氨基酸序列为“EXEELEKKIEELLKKAEEQQKKNEEELKKLEKX”的多肽;(b2)在(b1)基础上进行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多肽;(b3)与(b1)具有至少60%、65%、70%、75%、80%、85%、90%、93%、94%、95%、96%、97%、98%或99%同一性且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多肽;所述多肽P2的末端氨基酸残基修饰有亲脂性化合物基团;X3为多肽P2的氨基端保护基团;X4为多肽P2的羧基端保护基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脂肽、其药用盐、或其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P2中,作为第2个氨基酸残基的“X”为异亮氨酸、缬氨酸或亮氨酸,作为第33个氨基酸残基的“X”为赖氨酸或半胱氨酸。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脂肽、其药用盐、或其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脂性化合物为胆固醇琥珀酸单酯、2
‑
胆固醇乙酸、2
‑
胆固醇丙酸、3
‑
胆固醇丙酸、2
‑
胆固醇丁酸、2
‑
胆固醇异丁酸、3
‑
胆固醇丁酸、3
‑
胆固醇异丁酸、4
‑
胆固醇丁酸、2
‑
胆固醇戊酸、2
‑
胆固醇异戊酸、3
‑
胆固醇戊酸、5
‑
胆固醇戊酸、2
‑
胆固醇己酸、6
‑
胆固醇己酸、2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玉先,耿秀珠,朱园美,种辉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