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脚马鞍型双剖斜面式人工鱼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461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脚马鞍型双剖斜面式人工鱼礁,包括一鱼礁主体,鱼礁主体包括水平放置的三棱柱结构,三棱柱结构的纵截面呈等边三角形,三棱柱结构的每一个侧面上均设有支撑组件,且支撑组件的上表面与三棱柱结构的侧面高度差大于1.5米,支撑组件包括结构一致的左支撑脚和右支撑脚;左支撑脚与右支撑脚均为直角梯形体的块状结构,且左支撑脚的斜面与右支撑脚的斜面安装方向相对,左支撑脚的直角边和右支撑脚的直角边分别与三棱柱结构的侧面两端齐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化了鱼礁的结构,通过正三棱柱结构和支撑脚可以使得鱼礁投放时不管哪个面进入海底都可以牢固的将支撑脚插入砂质底中,并且支撑脚的高度脚设计使得鱼礁在波浪冲击下保持稳定。波浪冲击下保持稳定。波浪冲击下保持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脚马鞍型双剖斜面式人工鱼礁


[0001]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人工鱼礁、海洋牧场
,具体是一种高脚马鞍型双剖斜面式人工鱼礁。

技术介绍

[0002]在砂质底的海底,由于受到波浪和海流的作用,使得人工鱼礁不易保持稳定。为了使得在有波浪条件下设置稳定性佳、保育效果好的人工鱼礁,需要将鱼礁设计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脚马鞍型双剖斜面式人工鱼礁,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脚马鞍型双剖斜面式人工鱼礁,包括一鱼礁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礁主体包括水平放置的三棱柱结构,所述三棱柱结构的纵截面呈等边三角形,所述三棱柱结构的每一个侧面上均设有支撑组件,且所述支撑组件的上表面与所述三棱柱结构的侧面高度差大于1.5米,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结构一致的左支撑脚和右支撑脚;
[0005]所述左支撑脚与所述右支撑脚均为直角梯形体的块状结构,且所述左支撑脚的斜面与所述右支撑脚的斜面安装方向相对,所述左支撑脚的直角边和所述右支撑脚的直角边分别与所述三棱柱结构的侧面两端齐平。
[0006]本技术优化了鱼礁的结构,通过正三棱柱结构和支撑脚可以使得鱼礁投放时不管哪个面进入海底都可以牢固的将支撑脚插入砂质底中,并且支撑脚的高度脚设计使得鱼礁在波浪冲击下保持稳定,支撑脚略带坡度的直角梯形结构,使得海流能够从脚周边流过,减缓水阻力作用。同时,位于其他侧面的支撑脚带有斜面方便藻类孢子在其上附着。马鞍型设计目的是方便将该鱼礁作为防波堤进行堆积。由于容易附着海藻,所以容易产生各类小型生物,诱集各类天然饵料在构造物周围。因此,该鱼礁可以作为设立经济海洋生物育幼场而投放使用。
[0007]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三棱柱结构的侧面的接触面积大于所述三棱柱结构的侧面表面积的三分之二。
[0008]从而能够确保了支撑组件与三棱柱结构连接处的稳定。
[0009]进一步优选,所述三棱柱结构的侧面长度为6m,宽度为3m,同一侧面上的左支撑脚和右支撑脚的间距为2m。
[0010]本技术优化了三棱柱结构的尺寸从而能够更适用于砂质底的海底,并且便于堆叠。
[0011]进一步优选,所述左支撑脚的斜面与所述右支撑脚的斜面均为粗糙面,且所述粗糙面上镶嵌有石子。
[0012]使得藻类有硬质附着基面,更容易生成藻场,一定程度上养护鱼卵仔稚幼鱼。
[0013]进一步优选,所述三棱柱结构的相邻两个侧面之间的连接处设有条状沟槽,所述条状沟槽的长度与所述三棱柱结构的长度一致。从而有利于藻类的附着,产生各类小型生物。
[0014]进一步优选,所述三棱柱结构的内部设有一两端导通的中空通道,所述中空通道连接三个导流孔,所述导流孔开设在所述三棱柱结构的三个侧面,且导流孔位于每个侧面的支撑组件之间。
[0015]本技术通过增加了中空通道能产生小型涡流,使得鱼类更容易栖息在鱼礁内部,通过导流孔能够将藻类排放到各个面。
[0016]进一步优选,所述中空通道可以是矩形通道、圆形通道或者三角形通道。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鱼礁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鱼礁主体的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三棱柱结构;2、支撑组件;3、条状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1]参照图1

图2所示,一种高脚马鞍型双剖斜面式人工鱼礁,包括一鱼礁主体,鱼礁主体包括水平放置的三棱柱结构1,三棱柱结构的纵截面呈等边三角形,三棱柱结构的每一个侧面上均设有支撑组件2,且支撑组件的上表面与三棱柱结构的侧面高度差大于1.5米,支撑组件包括结构一致的左支撑脚和右支撑脚;左支撑脚与右支撑脚均为直角梯形体的块状结构,且左支撑脚的斜面与右支撑脚的斜面安装方向相对,左支撑脚的直角边和右支撑脚的直角边分别与三棱柱结构的侧面两端齐平。
[0022]本技术优化了鱼礁的结构,通过正三棱柱结构和支撑脚可以使得鱼礁投放时不管哪个面进入海底都可以牢固的将支撑脚插入砂质底中,并且支撑脚的高度脚设计使得鱼礁在波浪冲击下保持稳定,支撑脚略带坡度的直角梯形结构,使得海流能够从脚周边流过,减缓水阻力作用。同时,位于其他侧面的支撑脚带有斜面方便藻类孢子在其上附着。马鞍型设计目的是方便将该鱼礁作为防波堤进行堆积。由于容易附着海藻,所以容易产生各类小型生物,诱集各类天然饵料在构造物周围。因此,该鱼礁可以作为设立经济海洋生物育幼场而投放使用。
[0023]进一步优选,支撑组件与三棱柱结构的侧面的接触面积大于三棱柱结构的侧面表面积的三分之二。从而能够确保了支撑组件与三棱柱结构连接处的稳定。
[0024]进一步优选,三棱柱结构的侧面长度为6m,宽度为3m,同一侧面上的左支撑脚和右支撑脚的间距为2m。
[0025]本技术优化了三棱柱结构的尺寸从而能够更适用于砂质底的海底,并且便于堆叠。
[0026]进一步优选,左支撑脚的斜面与右支撑脚的斜面均为粗糙面,且粗糙面上镶嵌有石子。使得藻类有硬质附着基面,更容易生成藻场,一定程度上养护鱼卵仔稚幼鱼。
[0027]进一步优选,三棱柱结构的相邻两个侧面之间的连接处设有条状沟槽3,条状沟槽
的长度与三棱柱结构的长度一致。从而有利于藻类的附着,产生各类小型生物。
[0028]进一步优选,三棱柱结构的内部设有一两端导通的中空通道,中空通道连接三个导流孔,导流孔开设在三棱柱结构的三个侧面,且导流孔位于每个侧面的支撑组件之间。本技术通过增加了中空通道能产生小型涡流,使得鱼类更容易栖息在鱼礁内部,通过导流孔能够将藻类排放到各个面。
[0029]进一步优选,中空通道可以是矩形通道、圆形通道或者三角形通道。
[0030]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脚马鞍型双剖斜面式人工鱼礁,包括一鱼礁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礁主体包括水平放置的三棱柱结构,所述三棱柱结构的纵截面呈等边三角形,所述三棱柱结构的每一个侧面上均设有支撑组件,且所述支撑组件的上表面与所述三棱柱结构的侧面高度差大于1.5米,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结构一致的左支撑脚和右支撑脚;所述左支撑脚与所述右支撑脚均为直角梯形体的块状结构,且所述左支撑脚的斜面与所述右支撑脚的斜面安装方向相对,所述左支撑脚的直角边和所述右支撑脚的直角边分别与所述三棱柱结构的侧面两端齐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脚马鞍型双剖斜面式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三棱柱结构的侧面的接触面积大于所述三棱柱结构的侧面表面积的三分之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脚马鞍型双剖斜面式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脚的斜面与所述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敏王倩金艳李建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