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梯的底坑梯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4598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梯(10)的底坑梯子装置(1),包括底坑梯子(2)和移位单元(3),所述移位单元(3)包括:一对活动臂(5,6),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4)的两侧,并且所述一对活动臂(5,6)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件(4)活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底坑梯子(2)滑动连接,其中,在所述收纳位置,所述底坑梯子(2)靠近所述壁(21),在所述使用位置,所述一对活动臂(5,6)沿相反方向收起呈第一夹角(α),以与所述底坑梯子(2)形成三角形支撑,使得所述底坑梯子(2)远离所述壁(21)。述底坑梯子(2)远离所述壁(21)。述底坑梯子(2)远离所述壁(2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梯的底坑梯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梯的底坑梯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梯设置有在下降到底坑时使用的底坑梯子,作业人员通过底坑梯子从层站的厅门进入底坑以进行作业和维修工作。已知采用倾斜靠在墙壁或类似结构的位置的固定式底坑梯子,这类底坑梯子无法折叠收缩,并且需要根据底坑的尺寸进行专门设计。
[0003]对于紧凑的竖井空间和大坑深的应用场景,现有的底坑梯子无法满足需求。因此,需要一种新颖的、可折叠收合的底坑梯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和需求,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电梯的底坑梯子装置,其由于采取了如下技术特征而解决了上述问题,并带来其他技术效果。
[0005]在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梯的底坑梯子装置,其配置于电梯的井道内,并且用于从层站进出底坑,所述底坑梯子装置包括底坑梯子和移位单元,所述移位单元设置在所述底坑梯子和固定于所述井道的第一固定件之间,并能够使所述底坑梯子在使用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移位。
[0006]所述移位单元包括一对活动臂,设置在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梯(10)的底坑梯子装置(1),其配置于电梯(10)的井道(20)内,并且用于从层站(30)进出底坑,所述底坑梯子装置(1)包括底坑梯子(2)和移位单元(3),所述移位单元(3)设置在所述底坑梯子(2)和固定于所述井道(20)的第一固定件(4)之间,并能够使所述底坑梯子(2)在使用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移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单元(3)包括:一对活动臂(5,6),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4)的两侧,并且所述一对活动臂(5,6)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件(4)活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底坑梯子(2)滑动连接,其中,在所述收纳位置,所述底坑梯子(2)靠近壁(21),在所述使用位置,所述一对活动臂(5,6)沿相反方向收起呈第一夹角α,以与所述底坑梯子(2)形成三角形支撑,使得所述底坑梯子(2)远离所述壁(2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梯(10)的底坑梯子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活动臂(5,6)与所述第一固定件(4)之间设置有气缸组件(7)。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梯(10)的底坑梯子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4)包括第一安装板(41)和第一连接板(42),所述第一安装板(41)固定于所述井道(20),所述第一连接板(42)与所述第一安装板(41)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梯(10)的底坑梯子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活动臂(5,6)包括第一活动臂(5),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端(51)和第二端(52),所述第一端(51)与所述第一连接板(42)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端(52)与所述底坑梯子(2)滑动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梯(10)的底坑梯子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组件(7)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动臂(5)与所述第一连接板(42)之间,并且所述气缸组件(7)包括缸体(71)和相对所述缸体(71)可移动的推杆(72),所述缸体(71)与所述第一活动臂(5)或所述第一连接板(42)中的一个连接,所述推杆(72)与所述第一活动臂(5)或所述第一连接板(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庚孙明孝梅亚中
申请(专利权)人:通力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