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低发射率相变微胶囊的红外隐身聚甲醛粉末涂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4496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红外隐身涂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低发射率相变微胶囊的红外隐身聚甲醛粉末涂料及制备方法。低发射率相变微胶囊包括囊芯和囊壁,囊芯为有机烷烃相变材料,囊壁为双层结构,内层囊壁为碳酸钙和低红外发射率填料的混合物,外层囊壁为金属铜层。通过构建Pickering乳液模板体系制备单层微胶囊,然后在单层微胶囊的表面化学沉积金属铜层,形成具有典型的双无机壳层结构的相变微胶囊。将上述相变微胶囊与聚甲醛树脂等复配制成红外隐身涂料,经过静电喷涂在目标物质表面形成涂层。该涂层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优异的极端环境耐受性,而且可以控制目标的表面温度,保持目标的红外特征与环境背景一致,进而实现红外隐身的目的。隐身的目的。隐身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低发射率相变微胶囊的红外隐身聚甲醛粉末涂料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红外隐身涂料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低发射率相变微胶囊的红外隐身聚甲醛粉末涂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红外探测技术和电子信息处理系统的不断发展,红外侦查、红外夜视、红外制导等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军事领域,各种军事目标已处于红外线侦查的威胁之中。特别是运动目标如飞机、坦克、军舰等,都拥有大功率的动力源,运动时会产生强烈的红外辐射。红外探测技术的原理是依据探测目标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辐射能差别而捕捉目标的热红外成像。热红外隐身材料可以使目标和背景间的红外辐射强度差值降低至热红外探测器识别不出的程度,从而达到相对意义上的隐身的目的。红外辐射能强度的大小由斯蒂芬

波尔兹曼定律:M=ε
·
σ
·
T4决定,其中,σ为玻尔兹曼常数,ε为物体的表面发射率,T为物体的表面热力学温度。根据该定律可知,降低物体的表面发射率或控制物体的表面温度即可实现红外隐身。红外隐身涂料因其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发射率相变微胶囊,包括囊芯和囊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囊芯为有机烷烃相变材料,所述囊壁为双层结构,其中,内层囊壁为碳酸钙和低红外发射率填料的混合物,外层囊壁为金属铜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发射率相变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红外发射率填料为纳米铝粉、纳米铜粉、纳米镍粉、纳米锌粉、纳米掺锡氧化铟、纳米掺锑氧化锡或纳米掺铝氧化锌中至少一种;和/或所述有机烷烃相变材料为正十八烷、正二十烷、正二十二烷或正二十四烷中至少一种。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发射率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有机烷烃相变材料、甲酰胺和低红外发射率填料混合均匀,得Pickering乳液;步骤二、向所述Pickering乳液中加入复合乳化剂,搅拌乳化,于50℃

55℃加入氯化钙和甲酰胺的混合溶液,混合均匀后,滴加碳酸钠溶液,保温反应5h

6h,洗涤,干燥,得单层相变微胶囊;其中,所述复合乳化剂包括阴离子乳化剂和非离子乳化剂;步骤三、将所述单层相变微胶囊依次浸入含有氯化锡与盐酸的水溶液和硝酸银水溶液中,然后将单层相变微胶囊置于化学镀铜液中进行化学镀铜,洗涤,干燥,得所述低发射率相变微胶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发射率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有机烷烃相变材料与甲酰胺的质量比为1:12

1:15;和/或步骤一中,所述低红外发射率填料与有机烷烃相变材料的质量比为1:10

1:15。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发射率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阴离子乳化剂与非离子乳化剂的质量比为40:60

60:40,其中,所述阴离子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所述非离子乳化剂为吐温80或司盘80;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小丰李洪娟董金明汪晓东王亚涛李建华贾伟艺
申请(专利权)人: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