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锌负极的三维功能层、其原位制备方法和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系锌离子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锌负极的三维功能层、其原位制备方法和电池。
技术介绍
[0002]水系锌离子电池因其理论重量体积容量高,相对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环境友好,成本低廉,易于大规模生产,锌离子电池在大规模能源存储应用方面前景广阔。然而金属锌作为负极,在长期循环过程中,其体积会经历反复的收缩与膨胀,频繁的体积变化可能会导致电子接触失活致电极粉化。同时在电池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由于金属锌不均匀的沉积溶解,在负极表面易生长枝晶,枝晶与金属基体附着力差,易脱离负极形成“死锌”,极片最终粉化。这些都对电池造成容量衰减、库伦效率下降和循环寿命衰减等不利影响,极大地限制了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实际应用。近年来,针对锌负极的优化提出了一系列的策略,包括锌金属负极的宏观三维结构设计,涂层保护,电解液改性。这些策略虽能有效缓解枝晶问题,但制备过程繁琐,或成本较高,或降低电池能量密度,极大程度上阻碍了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锌负极的三维功能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功能层是金属锌在特定电解液中通过电化学方法原位获得;所述的特定电解液是以双三氟甲磺酸锌为溶质,以磷酸三乙酯和水的混合溶液为溶剂得到的溶液,所述三维功能层内部分布孔洞形成三维贯通的拓扑网络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锌负极的三维功能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的孔径小于10nm。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锌负极的三维功能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锌为锌片,泡沫锌,多孔锌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锌负极的三维功能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锌的厚度为0.01mm~1mm。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锌负极的三维功能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特定电解液的溶剂为磷酸三乙酯和水按一定比例混溶,其中磷酸三乙酯的质量分数为10wt%~90wt%。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锌负极的三维功能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电解液中双三氟甲磺酸锌的浓度为0.5~3.5mol L
‑1。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锌负极的三维功能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化学方法为:以金属锌为负极,对锌负极进...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