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蘑菇种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4091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蘑菇种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蘑菇种植架,包括底板、顶板、两个立板、双轴电机、多个种植盆、多个承重板和两个升降机构,两个所述立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顶板固定设置在两个立板的顶部,多个承重板对称穿设在两个立板上,多个所述种植盆分别设置在多个承重板的顶部,所述双轴电机固定设置在顶板的顶部,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升降机构连接,实现了种植盆的多层放置,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通过双轴电机同步驱动两个升降机构,实现了将铺设了培养料以及覆土的种植盆轻松平稳的放置在承重板上,以及将培养料耗尽的种植盆平稳的从种植架上卸下,避免了覆土的洒出,降低了菇房的清洁难度和灭菌难度。菌难度。菌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蘑菇种植架


[0001]本技术涉及蘑菇种植
,特别是一种蘑菇种植架。

技术介绍

[0002]蘑菇称为双孢蘑菇,又叫白蘑菇、洋蘑菇,隶属于伞菌目,伞菌科,蘑菇属,是世界上人工栽培较广泛、产量较高、消费量较大的食用菌品种,很多国家都有栽培,其中我国总产量占世界第二位。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双孢蘑菇的产量也在逐年增加,成为许多地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蘑菇周年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双孢蘑菇的工厂化栽培也已开始实现。
[0003]现有技术中,蘑菇种植大多采用单层床架式的栽培方法,非常占用空间,限制了蘑菇的产量;蘑菇的种植需要将培养料和覆土铺在床层上,由于蘑菇生长周期短,在对其收割数次后,培养料的营养耗尽,所以需要频繁的清理床层,重新铺设培养料并播种和覆土,保证蘑菇的产量;由于床层的高度不一,直接在种植架上的床层进行操作,费时费力,还会导致播种和覆土的不均匀,影响蘑菇的产量;而且培养料在铺设的过程中很容易洒至地面,蘑菇培养料营养丰富,适合多种生物生存,洒至地面的培养料会大大增加菇房的清洁难度和灭菌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蘑菇种植架。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蘑菇种植架,包括底板、顶板、两个立板、双轴电机、多个种植盆、多个承重板和两个升降机构,两个所述立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顶板固定设置在两个立板的顶部,多个承重板对称穿设在两个立板上,多个所述种植盆分别放置在多个承重板的顶部,所述双轴电机固定设置在顶板的顶部,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升降机构连接;
[0006]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横轴、丝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升降板,所述横轴的一端与双轴电机的一个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横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所述丝杆的下端转动设置在底板的顶部,所述丝杆的上端穿过顶板伸至顶板上方,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升降板螺纹连接在丝杆上,两个所述升降机构的丝杆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个所述立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竖槽,两个所述升降板靠近立板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均滑动设置在所述竖槽内。放置种植盆时,先将承重板向种植架的外侧拉动,使承重板不与种植盆的移动路径干涉,控制双轴电机将升降板降低至丝杆最低处,将完成覆土的种植盆放置在底板上,控制双轴电机使两侧的升降板同步上升,将种植盆抬升至对应的承重板上侧相对推动两侧的承重板至植盆下方,再控制双轴电机使两侧的升降板同步下降,种植盆的底部在与承重板接触后停止下降,升降板继续下降脱离与种植盆的接触,种植盆的放置完成;通过升降板的滑块与竖槽相互配合,使升降板只能沿丝杆轴向移动,不能发生转动,保证两侧升降板高度的一致性;培养
料的养分耗尽后,先控制双轴电机使两侧升降板上升将种植盆顶离承重板,然后将承重板抽出使承重板不干涉种植盆的移动路径,再控制双轴电机使两侧升降板下降,将种植盆放置在底板上,此时可轻松的将种植盆移走进行清理、消毒和杀菌;可拆卸的种植盆不论是铺设培养料、播种和覆土,还是清理、杀菌和消毒都非常的方便,而且完成质量更高;通过升降机构对种植盆的抬升和下降平稳且省力,只需要工人通过按下开关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对于需要频繁放置和卸下的种植盆,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同时避免了种植盆中培养料和覆土的洒出,降低了菇房的清洁和灭菌的难度。
[0007]具体的,所述种植盆靠近所述立板的两侧固定设置有外檐,所述外檐的底部开设有对应所述升降板的凹槽。本方案中,通过抓住外檐抬动起植盆,避免了种植盆底部夹手;通过升降板与凹槽相配合,避免了升降板在抬升种植盆时,种植盆发生倾斜和晃动,增加了稳定性。
[0008]具体的,所述承重板上开设有对应所述升降板移动路径的缺口。通过在承重板上开设的缺口,避免承重板与升降板发生干涉。
[0009]具体的,所述承重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梯形台,所述外檐的底部开设有对应所述梯形台的梯形槽。通过承重板的梯形台与外檐的梯形槽相配合,使种植盆及时存在一定倾斜角度也不会与承重板发生相对滑动;而且梯形槽与梯形台在并不完全正对的情况下,也会通过梯形的斜面滑动至正确位置,降低了操作的难度。
[0010]具体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装卸台,所述装卸台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贯通装卸台的一侧。通过装卸台抬升种植盆的起始放置高度,避免种植盆直接放置在升降板上,便于调整种植盆的位置,放置种植盆时,将种植盆的下部卡入定位槽内,确保了升降板能卡入凹槽内,以及梯形台和梯形槽的对中。
[0011]具体的,所述定位槽的底部对称开设有两个通槽。两个通槽使叉车或手拉叉车的货叉可以插入其中,抬升货叉将种植盆顶离装卸台并抽出,方便了叉车和手拉叉车的使用,相较于人力更加快速和省力。
[0012]具体的,所述顶板的顶部设置有防水罩。通过在防水罩将电机和第一锥齿轮以及第二锥齿轮罩住,避免了电机淋水发生故障,同时减缓了第一锥齿轮以及第二锥齿轮遇水生锈的速度。
[0013]具体的,所述承重板在远离所述种植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挡板。通过挡板避免承重板在不支撑种植盆时从一侧滑出,同时挡板起到定位的作用,当挡板与立板接触时,挡板插入到位,梯形台正对梯形槽。
[0014]具体的,所述挡板上固定设置有把手。通过抓住把手,可在蘑菇种植架外侧将承重板抽出,实现了在同一位置对承重板的抽出和推入,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6]本技术通过先将承重板向种植架的外侧拉动,使承重板不与种植盆的移动路径干涉,控制双轴电机将升降板降低至丝杆最低处,将完成覆土的种植盆放置在底板上,控制双轴电机使两侧的升降板同步上升,将种植盆抬升至对应的承重板上侧;将两侧的承重板相对滑动,再控制双轴电机使两侧的升降板同步下降,种植盆的底部在与承重板接触后停止下降,升降板继续下降脱离与种植盆的接触,种植盆的放置完成;培养料的养分耗尽后,先控制双轴电机使两侧升降板上升将种植盆顶离承重板,然后将承重板抽出使承重板
不干涉种植盆的移动路径,再控制双轴电机使两侧升降板下降,将种植盆放置在底板上,此时可轻松的将种植盆移走进行清理、消毒和杀菌;可拆卸的种植盆不论是铺设培养料、播种和覆土,还是清理、杀菌和消毒都非常的方便,而且完成质量更高;通过升降机构对种植盆的抬升和下降平稳且省力,只需要工人通过按下开关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对于需要频繁放置和卸下的种植盆,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同时避免了种植盆中培养料和覆土的洒出,降低了菇房的清洁和灭菌的难度。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蘑菇种植架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蘑菇种植架侧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蘑菇种植架俯剖视图;
[0020]图中:1

底板,2

顶板,3

立板,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蘑菇种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顶板(2)、两个立板(3)、双轴电机(4)、多个种植盆(5)、多个承重板(6)和两个升降机构(7),两个所述立板(3)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1)的顶部,所述顶板(2)固定设置在两个立板(3)的顶部,多个承重板(6)对称穿设在两个立板(3)上,多个所述种植盆(5)分别放置在多个承重板(6)的顶部,所述双轴电机(4)固定设置在顶板(2)的顶部,所述双轴电机(4)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升降机构(7)连接;所述升降机构(7)包括横轴(8)、丝杆(9)、第一锥齿轮(10)、第二锥齿轮(11)和升降板(12),所述横轴(8)的一端与双轴电机(4)的一个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横轴(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10),所述丝杆(9)的下端转动设置在底板(1)的顶部,所述丝杆(9)的上端穿过顶板(2)伸至顶板(2)上方,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11),所述第一锥齿轮(10)与第二锥齿轮(11)啮合,所述升降板(12)螺纹连接在丝杆(9)上,两个所述升降机构(7)的丝杆(9)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个所述立板(3)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竖槽(18),两个所述升降板(12)靠近立板(3)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滑块(19),所述滑块(19)均滑动设置在所述竖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先建
申请(专利权)人:遂宁市秭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