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外排瘀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3883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体外排瘀机,该体外排瘀机包括包括主机、正电极板及负电极板;所述主机由壳体、电脉冲发生器构成,所述电脉冲发生器安装在壳体内;所述电脉冲发生器包括控制单元、电源单元、脉冲输出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电源单元、脉冲输出单元电连接;所述正电极板、负电极板均与脉冲输出单元电连接。利用电极板的正负极原理,在生物信息电压下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波频率,正电极板起到送药的作用负电极板排出瘀血,形成一个完整的周期,能有效将药物通过人体皮肤毛孔安全、足量地直接送进患病的区域,患病处的瘀血能排出体外,疾病会很快见效,而不影响身体其他各器官,与此同时将病灶附近的人体关节、器官淤血无创伤地排出体外。出体外。出体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外排瘀机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保健
,具体涉及一种体外排瘀机。

技术介绍

[0002]吃药是几千年来医学界治病的传统方式,经过胃和肠中的酸、碱、酶的分解和破坏,药物到达病变部位前就已大量流失,浓度不足,药效大打折扣。同时药物通过血液循环贯穿人体全身其他没有病变的器官,俗话说“凡药三分毒”,给各器官带来诸多有害的副作用。“湿生寒,寒生瘀”,人体淤血的产生,对于疾病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瘀血往往沉淀在人体各关节周围、毛细血管壁处,长久以后导致关节变形、增生、血管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这几千年来中医传统送药方式的弊端,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人体体外送药排瘀的体外排瘀机。
[0004]本技术提供的体外排瘀机,包括主机、正电极板及负电极板;所述主机由壳体、电脉冲发生器构成,所述电脉冲发生器安装在壳体内;所述电脉冲发生器包括控制单元、电源单元、脉冲输出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电源单元、脉冲输出单元电连接;所述正电极板、负电极板均与脉冲输出单元电连接。
[0005]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由IC电路和脉冲信号输出放大电路组成,所述脉冲信号输出放大电路与脉冲输出单元电性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上设有信号波频率调节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信号波频率调节器进行调节。
[0007]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上设有发光二极管,作为工作指示灯。
[0008]进一步的,所述正电极板与负电极板上分别设有绝缘材料制成的正电极板基座、负电极板基座,便于拿放以及固定在患者身上。
[0009]使用时,将蘸有药酒的两纱布块放置在瘀血处或周边(药酒是治疗疾病的中药加酒浸泡精制而成的药物),将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分别紧贴施加在纱布块上,将本技术接入市电、充电宝和车载电源等电源,即可进入工作状态。利用电极板的正负极原理,在生物信息电压下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波频率,能有效地把人体关节处、毛细血管壁的瘀血通过皮肤毛孔无创伤排出;正电极板起到送药的作用负电极板排出瘀血,形成一个完整的周期,能有效将药物通过人体皮肤毛孔安全、足量地直接送进患病的区域,患病处的瘀血能排出体外,疾病会很快见效,而不影响身体其他各器官,与此同时将病灶附近的人体关节、器官淤血无创伤地排出体外。
[0010]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活动是由大脑神经控制的,大脑通过人体神经系统向人体各个部位传递控制和调节信息,并接收各个部位反馈回来的各种信息。从而达到控制人体的各个部位的功能。当人体某个部位(器官、关节、肌肉、韧带、神经组织)发生病变时,大脑就很快反应出疼痛、不舒适等信号。同时,又通过大脑的控制作用进行镇静、生长、兴奋等
生理状态的调节,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不同的调节信息。
[0011]本技术具有模仿人体对各类痛症自我调节而产生的生物信息的功能,仿生治疗信息不需要通过大脑而由电子装置产生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达到治疗目的。对身体的其他正常部位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湿生寒,寒生瘀”,人体淤血的产生,对于疾病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瘀血往往沉淀在人体各关节周围、毛细血管壁处,长久以后导致关节变形、增生、血管堵塞。多年的临床,数千例的治疗数据,证明本技术对治疗全身各种疼痛症疾病(关节、神经、肌肉、韧带)有极好的疗效。
[0012]本技术改变了几千年来中医传统的送药方式,降低了中药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无创伤排出患病区域的瘀血,实现了“里病外治,病灶送药排瘀”的科学先进疗法。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脉冲发生器的电路图。
[0015]其中图示:1、主机;2、正电极板;3、及负电极板;11、壳体;12、电脉冲发生器;121、控制单元;122、电源单元;123、脉冲输出单元;1211、IC电路;1212、脉冲信号输出放大电路;1213、信号波频率调节器;D4、发光二极管;21、正电极板基座;31、负电极板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7]如图1

图2,本技术的体外排瘀机,包括主机1、正电极板2及负电极板3;主机1由壳体11、电脉冲发生器12构成,电脉冲发生器12安装在壳体11内;电脉冲发生器12包括控制单元121、电源单元122、脉冲输出单元123,控制单元121分别与电源单元122、脉冲输出单元123电连接;正电极板2、负电极板3均与脉冲输出单元123电连接。控制单元121由IC电路1211和脉冲信号输出放大电路1212组成;脉冲信号输出放大电路121与脉冲输出单元123电性连接。
[0018]控制单元121上设有信号波频率调节器1213及发光二极管D4。
[0019]正电极板2与负电极板3上分别设有绝缘材料制成的正电极板基座21、负电极板基座31。
[0020]使用时,将蘸有药酒的两纱布块放置在瘀血处或周边(药酒是治疗疾病的中药加酒浸泡精制而成的药物),将正电极板2和负电极板3分别紧贴施加在纱布块上,将本技术的电源单元122接入市电、充电宝和车载电源等电源,即可进入工作状态。利用电极板的正负极原理,在生物信息电压下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波频率,能有效地把人体关节处、毛细血管壁的瘀血通过皮肤毛孔无创伤排出;正电极板2起到送药的作用负电极板3排出瘀血,形成一个完整的周期,能有效将药物通过人体皮肤毛孔安全、足量地直接送进患病的区域,患病处的瘀血能排出体外,疾病会很快见效,而不影响身体其他各器官,与此同时将病灶附近的人体关节、器官淤血无创伤地排出体外。
[0021]电脉冲发生器12基本工作原理如下:控制单元121的IC电路1211采用四通道比较
器的A通道实现稳定频率的近似三角波输出;再利用四通道比较器的B通道和电位器及精密电阻来实现上限为电源VCC,下限约大于1/2VCC的精密可调电压作为比较源,采用比较器结合的方式来达到更为稳定、精准的可调电压来确保脉宽调制的稳定工作。最终叠加在比较器D来实现脉宽调制。该调制方式相比复杂不稳定的频率调节或简单不可靠的幅度调节更具有稳定可控的实用意义。
[0022]外接直流电源经由接口J1过电位器开关接入,当电位器打开时,电源VCC接入,电容C5,C6为铝电解电容,对VCC进行滤波。上电同时,VCC经由R17点亮发光二极管D4作为工作指示灯。同时VCC直接对四通道比较器IC供电,使四通道比较器直接进入工作状态。同时VCC经由R2,R3分压所得VCC*R3/(R2+R3),约为电源VCC电压的一半施加在四通道比较器的A通道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以下简称A同相端)。同时VCC经由R9,R6对电容C1进行充电且连接在A通道的反相输入端,随着对电容C1的充电,C1端电压(即A通道的反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外排瘀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正电极板及负电极板;所述主机由壳体、电脉冲发生器构成,所述电脉冲发生器安装在壳体内;所述电脉冲发生器包括控制单元、电源单元、脉冲输出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电源单元、脉冲输出单元电连接;所述正电极板、负电极板均与脉冲输出单元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排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由IC电路和脉冲信号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丰强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杨丰强中医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