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3855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12
一种散热模块包含有一主均温板、至少一辅助均温板、一主散热鳍片组以及至少一辅助散热鳍片组。辅助均温板连通于主均温板,主散热鳍片组安装于主均温板之上,而辅助散热鳍片组连接于辅助均温板,且辅助均温板设置于主散热鳍片组与辅助散热鳍片组之间,以提升散热模块的冷却效率。冷却效率。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模块


[0001]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散热模块,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立体均温板的散热模块。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脑运算能力的日益增强,电脑处理器等电子元件工作时的温度控制越来越重要。而当电脑系统内的工作芯片(即发热源)的运算速度不断提升,升高了系统内的环境温度,进而降低系统稳定度。为了解决所述问题,业界将热管(Heat Pipe)搭配散热鳍片(Heat Dissipation Fin)所组成的散热模块接触工作芯片,使得工作芯片的热能能够通过散热模块排出系统之外,以控制电脑系统内的温度,进而维持电脑系统的稳定性。
[0003]一般而言,散热模块的热管连接至需要散热的热源,而热管另连接至散热鳍片,借此将热量藉热管传送至散热鳍片,进而将热量带出电脑系统,以提升电子元件的工作可靠度。
[0004]然而,面对日益增进的科技进步,现存的散热模块仍存在改善空间,因此,如何使得电脑系统内的散热模块的效能得以提升,是目前相关业者所面临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模块,用以提升散热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均温板;至少一辅助均温板,连通于所述主均温板;一主散热鳍片组,安装于所述主均温板之上;以及至少一辅助散热鳍片组,连接于所述至少一辅助均温板,且所述至少一辅助均温板设置于所述主散热鳍片组与所述至少一辅助散热鳍片组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中所述至少一辅助均温板,包含:一第一辅助均温板;以及一第二辅助均温板,其中所述第一辅助均温板以及所述第二辅助均温板分别连接于所述主散热鳍片组的相对两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模块,其中所述至少一辅助散热鳍片组,包含:一第一辅助散热鳍片组;以及一第二辅助散热鳍片组,其中所述第一辅助均温板设置于所述主散热鳍片组以及所述第一辅助散热鳍片组之间,而所述第二辅助均温板设置于所述主散热鳍片组以及所述第二辅助散热鳍片组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模块,还包含,一支架,用以支撑所述主散热鳍片组、所述第一辅助散热鳍片组以及所述第二辅助散热鳍片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模块,其中所述支架,包含:一第一边梁;一第二边梁,相对于所述第一边梁设置;一第三边梁,连接于所述第一边梁与所述第二边梁之上;一第四边梁,连接于所述第一边梁与所述第二边梁之上,且相对于所述第三边梁设置;以及一开口,形成于所述第一边梁、所述第二边梁、所述第三边梁以及所述第四边梁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辅助均温板以及所述第二辅助均温板,经由所述开口穿过所述支架。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模块,其中所述主散热鳍片组,包含多个散热鳍片,垂直于所述主均温板设置,并固定于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边梁以及所述第二边梁之上。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模块,其中所述第一辅助散热鳍片组以及所述第二辅助散热鳍片组分别包含多个散热鳍片,水平堆叠于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三边梁与所述第四边梁之上。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中所述至少一辅助均温板,包含多个蒸汽通道,形成于其中。9.如权利要求8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伟张正儒庄翔智黄俊玮程以勒
申请(专利权)人:春鸿电子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