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382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11
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在该吸收性物品中,即使在体液的量较多的情况下,也能抑制体液自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泄漏即侧漏,同时还能改善肌肤触感。在吸收性物品(1)中,在宽度方向上,位于表面片(2)与吸收体(4)之间的辅助片(5)的长度比表面片的长度大,辅助片的两端部分别伸出到表面片的两端缘各自的外侧。表面片包括:中央区域(CA),其位于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以及一对端部区域(EA),该一对端部区域(EA)位于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且与中央区域的宽度方向上的两外侧相邻。一对端部区域各自的厚度方向上的长度比中央区域的厚度方向上的长度大。上的长度比中央区域的厚度方向上的长度大。上的长度比中央区域的厚度方向上的长度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吸收性物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

技术介绍

[0002]已知有一种使所排泄的体液(例示:经血)不易泄漏的吸收性物品。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体液的保持性的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在表面片的肌肤抵接面侧具备透液性的上层片。上层片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沿着长度方向配置,具有包括排泄口抵接区域的中央区域。吸收性物品具有:上层压缩部,其通过对表面片和上层片沿厚度方向进行压缩而成;以及吸收体压缩部,其通过对表面片和吸收体沿厚度方向进行压缩而成。吸收体压缩部在比上层片靠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具有沿着长度方向形成的长度方向压缩部。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

2397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7]在专利文献1的吸收性物品中,上层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不与表面片接合,上层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厚度和其中央部的厚度相同或比其中央部的厚度薄。因而,对于上层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而言,和其中央部相比,能由上层片的构成纤维之间的空隙保持的体液的量较少。其结果是,在使用吸收性物品时,在体液的量较多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风险:在宽度方向上,自上层片的中央部向端部扩散的体液不积存于上层片而是自端部溢出。换言之,由于上层片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小,因此存在如下风险:在体液向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的扩散充分进展之前,体液向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扩散进展,从而体液自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向外侧泄漏。另外,由于保水性较高的上层片位于比表面片靠肌肤侧的位置,因此存在如下风险:当保持有体液的上层片抵接于排泄口时,肌肤触感变差。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即使在体液的量较多的情况下,该吸收性物品也能抑制体液自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泄漏即侧漏,同时还能改善肌肤触感。
[000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的吸收性物品如下所述。(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具备表面片、吸收体以及位于所述表面片与所述吸收体之间的辅助片,其中,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辅助片的长度比所述表面片的长度大,所述辅助片的两端部分别伸出到所述表面片的两端缘各自的外侧,所述表面片包括:中央区域,其位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以及一对端部区域,该一对端部区域位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且与所述中央区域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外侧相邻,所述一对端部区域各自的所述厚度方向上的长
度比所述中央区域的所述厚度方向上的长度大。
[0011]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即使在体液的量较多的情况下,该吸收性物品也能抑制体液自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泄漏即侧漏,同时还能改善肌肤触感。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0014]图2是沿着图1的II

II线的剖视图。
[0015]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另一结构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实施方式涉及以下的方案。
[0017][方案1][0018]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具备表面片、吸收体以及位于所述表面片与所述吸收体之间的辅助片,其中,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辅助片的长度比所述表面片的长度大,所述辅助片的两端部分别伸出到所述表面片的两端缘各自的外侧,所述表面片包括:中央区域,其位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以及一对端部区域,该一对端部区域位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且与所述中央区域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外侧相邻,所述一对端部区域各自的所述厚度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中央区域的所述厚度方向上的长度大。
[0019]在本吸收性物品中,表面片形成为宽度方向上的一对端部区域各自的厚度比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区域的厚度大。即,在表面片中,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厚度比中央部的厚度大。因而,与表面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相比,表面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能由表面片的构成纤维之间的空隙保持的体液的量较多,并且能够如朝向肌肤侧突出的堤那样发挥功能。其结果是,在使用吸收性物品时,即使在体液(例示:经血)的量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使从表面片的中央部向端部通过表面片的内部或表面扩散的体液积存于表面片的端部,能够抑制上述体液漏出到比端部靠外侧的位置的情况。另外,由于表面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较厚而中央部较薄,因此能够使中央部与排泄口的碰触较弱,从而能够改善肌肤触感。这样,在本吸收性物品中,即使在体液的量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体液的侧漏,并且能够改善肌肤触感。
[0020][方案2][0021]对于方案1中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一对端部区域各自的纤维密度比所述中央区域的纤维密度低。
[0022]在本吸收性物品中,表面片形成为一对端部区域各自的纤维密度比中央区域的纤维密度低。即,在表面片中,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纤维密度比中央部的纤维密度低。因此,即使大量的体液沿宽度方向通过毛细管现象在表面片的内部流动,由于端部的纤维密度相对较低,因此也能够使体液不易向端部扩散。另外,由于表面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纤维密度相对较低,因此能够赋予柔软的触感。这样,在本吸收性物品中,即使在体液的量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抑制体液的侧漏,并且能够进一步改善肌肤触感。
[0023][方案3][0024]对于方案1或2中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一对端部区域各自的肌肤侧的纤维密度比所述一对端部区域各自的非肌肤侧的纤维密度高。
[0025]在本吸收性物品中,表面片形成为一对端部区域各自的肌肤侧的纤维密度比一对端部区域各自的非肌肤侧的纤维密度高。即,在表面片中,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肌肤侧的纤维密度比非肌肤侧的纤维密度高。因此,能够使从表面片的中央部向端部扩散的体液不易向该端部的非肌肤面侧转移,能够使上述体液不易向位于端部的厚度方向上的下侧的辅助片的表面转移。由此,能够使到达端部的体液停留在端部,而不易沿宽度方向转移,由此能够使其他体液易于自中央部向厚度方向上的下方即向吸收体转移。这样,在本吸收性物品中,即使在体液的量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限制体液在宽度方向上的移动,能够进一步抑制侧漏。
[0026][方案4][0027]对于方案1至3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该吸收性物品还具备一对压缩部,该一对压缩部通过对所述表面片、所述辅助片和所述吸收体进行压缩而形成,沿着所述长度方向延伸,且在所述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所述一对端部区域各自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端缘位于所述一对压缩部各自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侧。
[0028]在本吸收性物品中,一对端部区域各自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端缘位于一对压缩部各自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由此,在使用吸收性物品时,吸收性物品中的比一对压缩部靠外侧的部分以一对压缩部为起点向肌肤侧变形,表面片中的一对端部区域的比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具备表面片、吸收体以及位于所述表面片与所述吸收体之间的辅助片,其中,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所述辅助片的长度比所述表面片的长度大,所述辅助片的两端部分别伸出到所述表面片的两端缘各自的外侧,所述表面片包括:中央区域,其位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以及一对端部区域,该一对端部区域位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且与所述中央区域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外侧相邻,所述一对端部区域各自的所述厚度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中央区域的所述厚度方向上的长度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一对端部区域各自的纤维密度比所述中央区域的纤维密度低。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一对端部区域各自的肌肤侧的纤维密度比所述一对端部区域各自的非肌肤侧的纤维密度高。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吸收性物品还具备一对压缩部,该一对压缩部通过对所述表面片、所述辅助片和所述吸收体进行压缩而形成,沿着所述长度方向延伸,且在所述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所述一对端部区域各自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端缘位于所述一对压缩部各自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一对端部区域分别不与所述辅助片接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青黑田贤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